第一单元综合复习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嫌弃(xián) 大腹便便(biàn) B.吩咐(fù) 糕饼(bǐn)
C.嵌入(qiàn) 榨油(zhà) D.眼睑(jiǎn) 待会(dà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俭起 镜匣 B.白鹤 凉停 C.沉浸 矮小 D.缠绕 荼叶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④②①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②⑤③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冬天温和。”“他目光温和,话语亲切。”这两句中“温和”意思不同。
B.“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反映了小珍珠鸟越来越爱捣蛋。
C.“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句话运用静态描写,写出了白鹭的闲情逸致。
D.“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城里桂花的喜爱。
5.下面句子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
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A.它飞向笼子。 B.父母再三呼唤它。
C.它扭动滚圆的身子。 D.它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珠鸟羽色艳丽,活泼娇小,性情温顺,美中不足的是太胆小了。
B.他是一位出色的素描画家,他的作品可谓是神气十足。
C.白鹭站在水田中央,不动声色地盯着一条黑色的小鱼。
D.秋天、漫山遍野的桂花开了,真是香飘十里。
7.下列课文与信息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白鹭》 寓情于物 如诗如画的意境 首尾照应 郭沫若
B.《落花生》 借物喻人 对比写法 详略得当 许地山
C.《桂花雨》 借物喻理 情感丰富 思乡情怀 琦君
D.《珍珠鸟》 细腻的描写 真挚的情感 语言清新 冯骥才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字词。
河边,有一座 i( )小的tíng zi( ),河水轻轻流过,几只huī hè( )和zhū( )鹭在浅滩觅食,这景致别有一番 yùn wèi( )。
9.比一比,再组词。
捡( ) 资( ) 航( ) 宜( )
俭( ) 姿( ) 杭( ) 谊( )
10.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 )的脸蛋 ( )的雷声 ( )的长喙
( )的夜晚 ( )的诗歌 ( )的鼓励
11.把词语补充完整。
一( )千( ) ( )山( )海 ( )色( )流
一( )既( ) 谢( )谢( ) ( )腔( )火
12.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____,____,____,____,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收获”在词典里有两种意思:A.取得成熟的农作物;B.比喻心得、战果等。句中“收获”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我能用另外一种意思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中的____(填词语)表现出了“我们”收获花生时的惊喜,它的近义词是____,我能用它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填空。
“那___________的蓑毛,那全身的__________结构,那__________的长喙,那_________的脚,增之一分则嫌_______,减之一分则嫌________,素之一忽则嫌________,黛之一忽则嫌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三、语言表达
14.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神气”一词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指精神饱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为优越而傲慢:__________________
(4)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这句话将_________与________进行对比,体现了____________。
②请你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 )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5.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汉字。
16.画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的句子。
17.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摇花乐,其中“________”字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接着又用“________”等动词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
18.“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飘落的桂花比作雨,写出了“我” ________的心情。
19.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味浓郁,即使花谢了,香味仍然存在。
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已不受季节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课内阅读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的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0.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
21.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在你的同龄人中,谁是最有特点的呢?比如,最爱做实验、最有幽默感、最乐于助人……请以《最 的小伙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选择一两件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事情,写出人物鲜明的特点,字数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找出错误的读音改正即可。
A.“大腹便便”的“便”读音pián
B.“糕饼”的“饼”读音 bǐng
C.读音正确。
D.“待会”的“待”读音dāi
2.C
【详解】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俭起”改为“捡起”
B.“凉停”改为“凉亭”
C.全部正确。
D.“荼叶”改为“茶叶”
3.B
【详解】解答此题,先要熟悉所给句子,弄清每句话的意思,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正确排序。这几句话围绕人生之路来写,先写不能停一辈子,再写不能停的原因,然后将人生路上挫折多,我们应如何应对。
4.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句理解及语文基本常识的掌握。
B项语句选自《珍珠鸟》。《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联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之后三个自然段都是讲珍珠鸟胆子变大,围着作者活动的场景。从“它先是理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可知第二段是小鸟对我的试探。
C项“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修辞方法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例句中,把晴天的清晨人格化,让其能够有和人一样的情感“孤独地”、“很悠然”,同时,有和人一样的动作“站立”、“不安稳”。
D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对家乡的桂花喜爱,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A
【详解】考查了概括段意或层意的能力,段意,就是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又称为段落大意;层意,就是一层话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概括段意层意的要求是明确、简练、完整、连贯。
“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去掉修饰的词语,概括主要意思,即:它飞向笼子。
6.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搭配。
A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总觉得~。
B神气十足:神气:自以为得意傲慢的神情。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C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D香飘十里:形容香气浓郁或香气传得非常远、特别香,一般用于文章描写某物的味道香味很浓。
通过分析可知,ACD三项词语运用均正确;B项词语运用不恰当。
7.C
【详解】C《桂花雨》的作者是当代台湾女作家琦君。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作者在文中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出了母亲思念家乡的心情,这家乡的桂花雨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故乡情。
8. 矮 亭子 灰鹤 朱 韵味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矮、亭子、灰鹤、朱、韵味”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捡东西 资料 航行 便宜 勤俭 姿色 杭州 友谊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捡”和“俭”、“资”和“姿”、“航”和“杭”都是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宜”和“谊”读音不同,字形相近,偏旁不同,要注意区分汉字字形,再组词。
10. 红红 轰隆 铁色 宁静 优美 积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粉红的脸蛋、震耳欲聋的雷声、铁色的的长喙、寂静的夜晚、优美的诗歌、温柔的鼓励。
11. 泻 里 排 倒 翠 欲 如 往 天 地 满 怒
【详解】考查补写成词语。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一( )千( )又可以写“一碧千里、一诺千金、一日千里、一落千丈”等。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 )山( )海又可以写“人山人海、移山倒海、移山跨海、连山排海”等。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满腔怒火:心中非常生气。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12. 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A 这次活动,我收获真不小啊! 居然 竟然 没想到,这道题他竟然三分钟就做出来了。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词语解释与造句及近义词等。
(1)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中的句子出自课文《落花生》,原句是: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根据原句把空缺处补完整即可。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句话中,“收获”指花生取得成熟。“收获”的另个一意思是“比喻心得、战果等”,可造句:老师让我们谈谈参加夏令营的收获。
(3)“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句话中,“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体现出了“我们”收获花生时的惊喜,它的近义词是:竟然,可造句:谁也没有想到,毕业之后我们竟然不期而遇了。
13. 雪白 流线型 铁色 青色 长 短 白 黑 排比
【详解】考查课文的背诵和修辞手法的辨析。
出自课文《白鹭》,原文选段: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由句子结构“那……,那……,那……”和“之一……,之一……,之一……,之一……”可知,运用了排比修辞。
14. 父亲说,对,那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全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他整个人看起来很神气。 他摆出了目空一切的神气。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装饰的门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 这种装饰的别有风趣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详解】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改为提示语中的具体人称。
将句中“:“”改为逗号,将“这”改为“那”,将“我”改为“他”,将“你们”改为“我们”,去掉后引号,提示语不变。
(2)“没有不”是双重否定词,将其改为“全都”
(3)根据词义写句子。
今天他看起来很神气。
他自以为有点钱就可以在这里神气了。
(4)将用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装饰的门与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高楼相比较,写出了这种装饰的别有风趣。句子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所要描写的事物,与其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体现所描写事物的特点,非常形象。
野菊花不像腊梅一般孤高自傲。它虽不华丽,却有一种朴实的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5.摇;挑;晒;收 16.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17. 缠 抱、摇 18. 比喻 高兴 19.C
【分析】15.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联系上下文,结合动词特点理解,由“落”、“去”、“太阳”、“铁盒子里”可知,依次应填“摇、挑、晒、收”。
16.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我们要通读片段,勾画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然后筛选出有效信息,总结作答即可。
由文中“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可知答案。
17.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
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由“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可知,“缠”字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可知,“抱、摇”等动词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
18.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可知,“好香的雨”是指纷纷落下来的桂花。在这里作者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飘落的桂花”比作“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迷人。写出了“我”高兴的心情。
19.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文中这句话“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意思是说全村人都沉浸在桂花浓浓的香气里,一个“浸”字说明了形象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之浓。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已不受季节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20.C 21.通过比较,说明白鹭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分析】20.本题考查了选词填空的能力。
“增”的意思是:添、加;“减”的意思是: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可见“增之一分……、减之一分……”是写长短的;“素”是白色,“黛”是黑色,可见“素之一忽……、黛之一忽……”是写颜色的。因此这句话应为: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选C。
21.本题考查了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选文中“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的上文写的是: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后文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写,可见这是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强调了白鹭颜色、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强调了白鹭自然美的特点。答题时需要注意按照字数要求,整理概括出分析内容即可。
22.范文:
最勇敢的小伙伴
我有一个小伙伴,她长得胖胖的,头发留得短短的,小眼睛,圆鼻头。就因为她长得不太漂亮,又老实,有的同学不怎么和她玩,可是我们俩是好朋友。别看她貌不惊人,平时很老实,不爱多说话,但她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使我非常敬佩她。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朱敏正在小广场上玩跳皮筋,玩得正在兴头上,忽听“呜呜”的哭声,我和朱敏定神一看,原来是一位中学生把两位小学生逼到广场一角勒索,嫌给的钱少,又威胁他们。看把小学生吓哭了,那位中学生慌了,扭头就要跑。这时,只见朱敏跑上前去拦住他大声说:“你不能走!”那位中学生一看是个小女孩儿,气势汹汹地说:“找死啊!”我吓得直拉朱敏的衣角。可朱敏却毫不怕他,用手指着中学生大声嚷道:“如果你要跑,我就大声喊‘抓坏蛋’!”这时,小学生的家长也来了,中学生没有办法了,只得老老实实地承认了错误,退了钱。那位家长见他态度好,原谅了他。
这件事对我教育很大,这种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最 的小伙伴”将题目补充完整,将身边最具有特点的小伙伴介绍出来,如:最爱做实验、最有幽默感、最乐于助人……选择一两件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事情,写出人物鲜明的特点,表明自己对人物的情感。
开头:简单的介绍人物的外貌特征。
中间: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写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可使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自己对人物的情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