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科学试卷(到第2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科学试卷(到第2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9 16: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
科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Na-23 Cu-64 S-32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苛性钠、氢氧化钠、 NaOH B.盐酸、氯化氢水溶液、 HCl
C.烧碱、碳酸钠、Na2CO3 D.食盐、氯化钠、 NaCl
2.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符合此漫面情景的是( )
A.Fe +CuSO4=FeSO4+ Cu B.CuO+CO △ Cu+CO2
C.H2 +CuO △ Cu+ H2O D.Fe+H2SO4=FeSO4+ H2↑
3.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
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 Cl- ,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4.人摄入 Ba2+、Ag+、Cu2+等重金属离子会引起中毒。如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3g,万一不慎误服,应大最吞服鸡蛋清及适量解毒剂,此解毒剂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
A.AgNO3 B.CuSO4 C.MgSO4 D.Na2CO3
5.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右图,这瓶试剂中的溶质可能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
6.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ZnCl2+2HNO3= Zn(NO3)2+2HCl B.2Fe2O3+6HCl=2FeCl3+3H2↑
C.Cu(OH)2+2HCl=CuCl2+2H2O D.BaSO4+K2CO3=BaCO3↓+K2SO4
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8.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硫酸、氯化钡、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两间反应的现象,试判断a,b,c,d,依次是( )
A.H2SO4、Na 2CO3、BaCl2、HCl B.HCl、H2SO4、Na 2CO3、BaCl2
C.Na2CO3、H2SO4、HCl、BaCl2 D.BaCl2、HCl、Na 2CO3、H2SO4
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2SO4 、Na2CO3、BaCl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可能存在 NaOH B.可能存在 Na2SO4
C.肯定不存在BaCl2 D.肯定存在 Na2CO3 和 Na2SO4
10.黄金是 Au 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颜色和外形似黄金。下列不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的方案是( )
A.在空气中灼烧 B.放在盐酸中
C.放在NaOH溶液中 D.放在AgNO3溶液中
11、现有 X、Y、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Y 和Z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只有Y溶解并产生气泡,X、Z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属活动性顺序为( )
A.Y > X > Z B.X > Y > Z C.Z > Y > X D.X > Z > Y
12.现有铁与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克,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 0.1克,则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可能( )
A.Mg B.Al C.Zn D.Cu
13.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为:R+3AgNO3=3Ag+ R(NO3)3,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B.该金属可能是铁
C.R 的活泼性比Ag弱 D.R表面有固体析出
14.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丙 D.丙、甲、丙、乙
15.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是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没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 FeO + CO高温Fe + CO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16分)
17.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根据圈中所示的物质问的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的新途径。
(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烷完全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根据表中物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上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已知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COO-+H+,请写出醋酸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20.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2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秒里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下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
(1)从实验结果看出,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
(2)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为____________。
21.小明在探究NaOH和CO2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OH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__________,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2.(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____色,pH____(填“>”、“<”或“=”)7,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pH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2)有一瓶溶液pH是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 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小,最终小于7
B.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9分)
24.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学生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求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25.实验后的废液一般需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倒入排污管,小科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10.22g,他向废液中缓缓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与滴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总质量为20g。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则:
(1)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溶液的pH为_______。
(2)图中m=_____ g。
(3)废液恰好处理完毕时,回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A C D C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B D D D A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16分)
17.(1)CO2(合理即可);
(2)CO2+Ca(OH)2= CaCO3↓+H2O;Na2CO3+Ca(OH)2= CaCO3↓+2NaOH
18.(1)有机物;(2)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9.(1)Fe2O3;(2)2CH3COOH+Ca(OH)2=(CH3COO)2Ca+2H2O;
(3)Ca(OH)2+Na2CO3=2NaOH+CaCO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20.(1)乙>丙>甲>丁;(2)Fe
21.(1)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小气球鼓起来;(2)CO2+2NaOH=Na2CO3+H2O;
(3)矿泉水塑料瓶;矿泉水塑料瓶变瘪
22.(1)红;>;红色溶液又变为无色;减小;(2)加水稀释
23.(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NaOH+H2SO4=Na2SO4+2H2O;(2)不正确,硫酸剩余也会产生气泡;(3)AB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9分)
24.(1)CuO+H2SO4=CuSO4+H2O;(2)40%;(3)9.8%
25.(1)7;(2)10;(3)14.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