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中山装
末代皇帝剧照
剪辫子
中山装造型的含义是什么?末代皇帝是谁?剪辫子的照片反映的情景可能发生在哪个时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句话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
2.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2、袁世凯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一.中华民国的创建
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清朝土崩瓦解。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组织基础: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
材料一: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材料二:
材料三:
背景: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比如:南京的逸仙桥,中山路,广东的中山市……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
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呢?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背景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产生参议员。
五色旗
孙中山
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政权性质
除革命派外,还有立宪派、旧官僚,但政府实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手中。
它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带有革故鼎新、“尽扫专制流毒”的新精神。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1.背景:
2.时间:
3.临时总统:
4.副总统:
5.意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
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
孙中山
黎元洪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政治方面 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
经济方面 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
教育方面 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
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材料:沪宁铁路车站的出口处挤满了接车的人,列车本应5:15到站,结果至6点半才到。误点的原因竟然又和剪辫有关。原来,6名革命军士兵在南京登上火车,他们上车后,不由分说就动手剪起旅客的辫子来。整整一车的人数以千计,一大半都留有辫子……就这样,车厢里乱做一团,以致影响了列车的正常运行。
——《档案中的上海剪辫往事》
1、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意味着什么?
反对清朝,支持革命
2、阅读本课49页知识拓展,民国建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活礼仪方面:
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
从跪拜礼到握手礼
从长袍马褂到中山装、旗袍
剪辫运动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人民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民国元年
崇德、顺治、
康熙、雍正、
乾隆、嘉庆、
道光、咸丰、
同治、光绪、
宣统
清朝年号纪年
民国纪年
帝王观念
民主观念
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清末国旗——黄龙旗
皇权至上
国家和民族至上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巩金瓯(ōu),
承天帱(dào),
民物欣凫(fú)藻,
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皞 (hào),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清《巩金瓯》
中华民国国歌
祈求清朝长久
追求民主共和
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军阀”。
袁世凯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孙中山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辛亥革命史资料选》
袁
世
凯
时间:
意义:
1912年2月12日
标志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一)宣统帝下诏退位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袁世凯
孙中山为什么让位给袁世凯?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施压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军事威胁
支持
依靠
打击
孙中山不得不让位给袁世凯
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它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但它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临时政府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其政策目标不可能实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性质:
意义:
内容: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912年3月11日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施压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支持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的原因。
(2)袁世凯动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
(3)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抵制和破坏革命。
(4)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探究研讨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
3、内容: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性质:
国家主权,国民权利,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三权分立)
5、意义:
1、时间:
1912年3月11日
2、颁布机构:
参议院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人民权利
政治体制
国家性质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为什么?
成功
(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一个崭新国家,
一部重要文件,
两个重要人物
课堂小结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1.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检测目标
A
2.八路军的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 )
A.1936年 B.1937年
C.1938年 D.1939年
检测目标
C
3.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 )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检测目标
C
4.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宣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检测目标
A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检测目标
A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Thank you!
谢谢同学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