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和灭火课后评价卷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
2、如图所示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D.隔绝氧气
3、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用水浇灭
4、“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进入面粉厂时应严禁烟火,以防粉尘爆炸
D.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器失火立即用水灭火
B.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
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6、下列有关安全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着火,打开门窗让风吹灭
C.图书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燃气泄漏,用蜡烛照明检查原因
7、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8、如图是“粉尘爆炸实验”的装置图,与该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B.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C.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9、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查找漏源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说明白磷有可燃性、红磷没有可燃性
D.烧杯中的热水有提高温度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1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
B.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着火点未必燃烧
C.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
D.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为1.74g/cm3,熔点为650℃,沸点为1090℃,质地轻、有延展性.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镁还能和乙醇、水反应生成氢气.将镁条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强光,反应结束后,可看到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和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固体碳(C),说明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镁的物理性质有 (找到一点即可给分)
(2)金属镁的用途有 .
(3)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果存放在仓库中的少量金属镁发生了火灾,消防官兵可以选用 灭火.
A.沙土 B.二氧化碳 C.水.
14、燃烧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但燃烧控制不当会引起火灾。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②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
③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 和 。
(2)灭火器常用于处理小规模火灾。常见的灭火器包括泡沫灭火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①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焰熄灭。其灭火的原理: 。
②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中存储着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喷出。该种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的初起火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用时要防止冻伤手
B.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体,不会弄湿或损坏图书、设备等
C.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5、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打火机中丁烷为液体,按下按键打开盛装丁烷的容器口,丁烷变为气体,从微观角度解释丁烷汽化的原因:压强减小, 。松开开关即可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是 。
(2)地铁隧道中须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喷出的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3)现有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H2+Cl22HCl,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分析反应特点,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16、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粉末,有毒,溶于水后能生成磷酸(H3PO4)。
实验探究一:请你根据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A)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2)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 。
实验探究二:乙同学经过思考提出了问题,发现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对环境有危害,同时设计了自己的探究实验如图2(装置B、C、D)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3)请写出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 。
(4)设计B、D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5)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
17、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若CO2转化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 ;
(2)根据上述信息,请计算生成96g 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D A C D D D D
11 12
C C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1)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为1.74g/cm3,熔点为650℃,沸点为1090℃,质地轻、有延展性.
(2)用镁制造照明弹、燃烧弹和焰火等;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
(3)2Mg+CO2C+2MgO.
(4)A.
14、(1)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2)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AB。
15、(1)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隔离可燃物;
(2)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化合反应;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合理即可)。
16、(1)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隔绝氧气。
(3)P2O5+3H2O=2H3PO4。
(4)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5)C中白磷不能燃烧,D中白磷燃烧。
17、解:(1)H2O。
(2)设消耗CO2的质量为x。
答:消耗CO2的质量为13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