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世界地形
学习目标:
1.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3,了解海底地形和山脉带,能区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掌握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
4.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提高读图能力。
重难点: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
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能区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海拔和相对高度
概念解释:
海拔:
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例如:
甲地的海拔高度为 米。
乙地海拔高度为 米
相对高度: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甲乙相对高度为 米
1500
500
1000
等高线的特点
100m
150m
200m
250m
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250m
200m
甲
乙
250m
200m
1.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的是海拔高度。
2.同一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等。
3.等高距指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
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的疏密表示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的特点
100m
150m
200m
250m
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
250m
甲
乙
200m
稀疏
坡度缓
密集
坡度陡
密集
稀疏
1,①②③的海拔高度分别为多少?
2,图中的等高距为多少?
3,A和B对比谁的坡度更陡?
都是200米
100米
B更陡
4,A和B对比,哪里登山更容易?
A
练习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面增大(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两山峰之间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重叠即等高线非常的密集)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 山谷往往形成河流
1
2
3
4
5
1,2,3,4,5分别代表了哪种地形部位名称?
对比AC和BC,从哪里登山更容易?理由是什么?
1,鞍部,2,山顶,3,陡崖,4,山谷,5,山脊
A和B的海拔分别是多少,AB的等高距是多少?
AC,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A:150m,B300m,等高距为150m
练习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洋盆
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较强烈
大陆架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
概念解释: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全世界一共分为五种地形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地表崎岖不平。海拔较高,多在500米以上,
丘陵较低,地表崎岖不平,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地表起伏小。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陡峭
地表起伏小,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原
山地
巧记
南
东
北
西
走
向
认识山脉
概念解释:山地呈条带状分布,
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
山脉的走向
山系
概念解释:山系是由一系列的山脉组成的巨大地形。
东西走向
刚果盆地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青藏高原
科迪勒拉山系
安第斯山脉
认识世界主要地形
世界最大
世界最大
世界最高
世界最长
世界最大
课堂练习
1.2022年“十一小长假”,小华准备去登山,通过网络了解到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通过地形图山体不同的部位,
(1)山体部位:A____;丙_____;EF______;CD____。(2)乙山和甲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方向。(3)如果要从B、G两处爬到甲山顶,则从______处爬山容易,原因是_______。
陡崖
鞍部
山谷
山脊
170
东北
G
G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是1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D.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0米
B
下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
A
.如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乙地攀登山峰比从甲地攀登更费力B.丁地的坡度比丙地陡C.甲、乙、丙、丁四地的海拔都是480米D.甲地海拔最高,丁地海拔最低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