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辰国际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辰国际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7 22:5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辰国际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生物试题
(全卷满分100 分,答题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5分,21-30题各2分,共50分)
组织液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组织液中增殖
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使组织液减少
肌肉注射后,药液进入人体后主要途径为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饮水量增多会引起人体组织液的渗透压下降
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④⑤三种细胞外液的总量小于③
B.②④⑤中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同
C.只有②才能与细胞内液之间发生物质交换
D.⑤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⑤的pH不会发生改变
3.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 2017年,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孕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电解质溶液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B. “人造子宫”内的电解质溶液即羊羔的内环境
C. “人造子宫”也需及时更新电解质溶液以确保养料的供应和废物的排出
D. 电解质溶液除水和电解质外,还需包含羊羔生长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等
6. 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的,充填在眼前、后房的一种透明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0.5%,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作用是给角膜和晶状体等供应营养,并排出其代谢产物和维持眼内压。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人患青光眼,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房水是组织液中的一种 B.房水中的葡萄糖、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导致其渗透压低于血浆
C.房水是角膜和晶状体实现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
D.房水增加可能是其中蛋白质、无机盐含量增加引起的
7. 刚进入西藏的上海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 )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增多 ②呼吸频率加快 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8.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9.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0. 广东省是丝虫病的流行区,病原体的寄生部位是淋巴。丝虫病的传染源主要为血液中含微丝蚴(丝虫的幼虫)的早期患者及无症状的带虫者,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受感染病人严重时导致毛细淋巴管阻塞,下肢肿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B.患者下肢肿胀是由于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
C.抽取机体血液进行成分检查,不适用于丝虫病的诊断 D.保持环境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可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
11.太空环境中,航天器和航天服为航天员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O2是人体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普遍存在着稳态的现象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D.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12.如图所示为外界O2到肝细胞中被消耗的路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界O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11层生物膜
B. O2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但是不消耗能量
C. 肝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完全不同
D. 线粒体中消耗O2的场所与产生CO2的场所相同
13.把小鼠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小鼠的血红蛋白。这个事实说明
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位于信使RNA上 B.小鼠的信使RNA能使大肠杆菌向小鼠转化
C.生物的遗传密码都相同 D.小鼠的信使RNA在大肠杆菌体内控制合成了小鼠DNA
1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5.科学家在遗传物质探索中付出了不懈努力,同时也留下了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艾弗里实验和赫尔希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技术、物质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B.S型菌与RNA酶一同加入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后只出现R型菌
C.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细菌,若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则可确定是标记了32P
D.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时,部分R型菌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16.逆转录病毒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HIV繁殖过程中不存在A—T、T—A的碱基配对
B.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需经过逆转录、转录、翻译
C.亲代HIV的RNA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和作为逆转录的模板
D.HIV在宿主细胞初次繁殖需要的逆转录酶由亲代HIV提供
17.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④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⑤①③    B.⑥②⑤ C.⑤①② D.⑥③④
18.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19.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20.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发生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重组
C.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D.基因型为YyRr的植物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等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2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有几项(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22. 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细胞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B.若该组织为肝脏组织,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C.如果细胞③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尿素浓度低于①处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后,①中的H2CO3,可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23. 如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 ② 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
B. 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生物膜
C. ① ② 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24.下图表示某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X表示某种酶,请据图分析,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为RNA聚合酶,该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B.该图中最多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
C.过程Ⅰ仅在细胞核内进行,过程Ⅱ仅在细胞质内进行,图示中X和核糖体的移动方向相同
D.b部位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可有T-A、A-U、C-G、G-C
25.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③⑤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26.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遗传特点时,发现在当地人群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内,所有子女中女性全部患病,男性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下列对此调查结果解释正确的是(  )
A.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占2/3 B.该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C.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D.在选择调查疾病的类型上,调查此类遗传病不如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
27.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 ②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③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④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 ⑤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⑥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和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28.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区域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 B.增加4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 D.缺失4个碱基对
29.图中甲--丁为小鼠(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的比例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处时期可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现象
B.乙所处时期可能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丙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着丝点分裂
D.丁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减半
30.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里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与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AA、Aa表现型相同且不存在致死现象).在收获的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 )
A.1:3 B.5:8 C.1:1 D.7:9
二.填空题。
31.(10分)如图1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____(填字母)构成;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填字母)。
(2)在B中含有许多对酸碱缓冲物质,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B中时,主要与其中的_________发生作用。机体对乳酸的这种处理,维持了内环境_________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3)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mL0.1mo/L的HC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②该同学用如图2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a.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
b.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_。
32.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部分细胞增殖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甲、乙、丙或丁)细胞,判断理由是 。
(2)丁细胞中出现b基因的原因是 。
(3)丙图细胞处于___________期,丙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
33.(8分)根据遗传学史填空:
(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他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总是高茎,将F2自交,F2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隐形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F2中,同时出现两种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___________。
(2)摩尔根实验过程:让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红眼是_______性状;接着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___________定律。摩尔根在________代发现了果蝇眼色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3)F2中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
杂交实验: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
结果预期:
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34.(16分)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中的__________而形成的,使种群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可能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4)已知果蝇白眼(b)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5)假定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__________。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________的方向。
35.(6分)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______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东辰国际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生物参考答案
1---30题
BADCB BDAAC BACBD ABCCD BCCCB ACDAD
31. (10分)答案: (1)BDE;D
(2);pH
(3)①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作比较;②a.清水;清水中加HCl后,溶液pH下降;b.对照;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③加入NaOH溶液的实验
32(10分)(1)甲(2分)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2分)
(2)有丝分裂间期发生基因突变(2分)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2分)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彼此分离(2分)
33.(8分)(1)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杂合子自交,新出现的性状。 性状分离 基因
(2)显性 分离定律 F2
(3)(雌、雄果蝇)全为红眼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34. (16分)(1)基因库 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不定向的   原材料  
(2)2×106 (3)65%  (4)2% 
(5)残翅是不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不断地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
35(6分)【答案】(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