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习题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习题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8 20:07:21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
一、读拼音,写汉字,并组成词语
quan
xi
(词)语
(权)利
(习)惯
(辞)退
(全)体
(媳)妇
(磁)铁
(泉)水
(席)子
二、交流感悟。
本单元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
父母与
子女之间浓浓
的感情。作者的感情有时
是通过
场景描写
表达出来。如:《父爱
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
流露出父子间的
温情
。有时,深厚的
感情藏在
字里行间
,要用心品味,如
《慈母情深》有一个
细节
描写:“母亲掏
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
手指数着

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工作的
辛苦,净钱的不易
,还可以联系上下文体
会到“我”的
羞愧和自责
由此可见,
阅读时,关注文中
抒情的语句
,品味
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根据提示填写名言警句。
1.爸爸常告诫我长大了要能为国家大事不
辞辛劳,居家生活要俭朴,正如《尚书》中
所说:“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2.“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的意思
是人应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
侈,行节俭。
3.司马光说:“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
难。”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
勤俭败由奢。”
4.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的
名言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
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话
出自朱用纯的《朱子家训》。
四、词句段运用。
1.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
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
手法,一
个“又”字说明,
作者不止一次在想起故
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淡淡的一句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
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
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
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这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
赞扬
和父亲的
批评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那
就是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
在成长的过程中能
谨慎把握生活的小船
不自悲,不自傲,有父亲的时常提醒,不断
前进。
3.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街上真热闹,表演龙
灯、划船的…各种各样的表演令人赞
不绝口。请你试着写一个场景突出节日
的热闹
你瞧,那龙头上有很多个灯笼,五彩斑
斓,龙身就更好看了,密密麻麻的龙鳞像
拼图一样装点着龙身。真长啊!这时又
一条“龙”,它们静时像两条蛇,舞起来时
全场沸腾了。观众们鼓掌欢呼,龙舞得
更欢了。(共5张PPT)
/
【主题阅读】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我在上小学,
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一人拉扯我和妹妹,起早摸
黑地干活,家里A日子穷得犹如被水冲刷过一样。
有年“六一”,学校庆祝儿童节,给每个学生发了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
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
的路上,我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
是先吃了自己那个。B三两口一咬,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下肚去了。又走了一段,口水
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
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糊糊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把呀!“等我回到家时,手中荷叶
里空空的连馒头屑都不见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
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
你看我家二丫,发了三个馒头,一个也不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娘从灶间拾起头,
“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部带回来了!你看嘛一”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
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看我,
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递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
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选择能概括文中画“一”句子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一尘不染一贫如洗狼吞虎咽
狼狈不堪
A处:一贫如洗
B处:狼吞虎咽
2.读短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
(1)“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当时,“我”心里可
能是这样想的:娘一个人拉扯我们很辛苦,学校发了馒头,一人一个都尝尝。
(2)“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目光。”那是因为:“我”把馒头都吃了,很惭
愧,不知道怎样对妹妹和妈妈说。
(3)“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那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很自私,感
到很惭愧。
(4)“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的意思是(A)
A.那一天,我告别了无知和幼稚,告别了童年生活。
B.那一天,我长大了,成为了一名少年。(共21张PPT)
/
轻松入门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A.兼有(qian)
嘲笑(cho)
榜样(bang〉
B.僻静(b)
冤家(yuan)
嫁妆(jià)
C.客栈(zhàn)
恍惚(hū)
高跷(giao)
D.茧子(jiǎn)
枇杷(b)
河蚌(beng)
二、读拼音,写词语。
can jian
爸爸带着我到一家客栈住下来。床上铺着用
蚕茧织成的
liang xi
丝绸被子,掀开床单,发现下面还有一床
凉席
没想到小学刚

ye
pei
毕业,爸爸就
陪我外出旅游。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人)山(人)海
(恋)(恋)不舍
各(式)各(样)
(千)变(万)化
密密(层)(层)
恍恍(惚)(惚)
1.以上词语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词语是人山人海,这样
的词语我还知道:汗如雨下、震耳欲聋
2.我能从上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松树林里,松果密密
层层落在地上,俯拾皆是。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缩句)
父亲和母亲添桑叶。
2.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改为直接
引述句)
父亲经常说:“你要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
3.我背着书包和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伏在他背上。(修
改病句)
我背着书包,撑着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伏在他背上。
快牙.提升
六、下面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采用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
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
结束。
(/)
2.课文以梦境的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组
织情节,更好地表达主题。
(/)
七、佳句品析。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
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
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滋味”的意思有:①味道;②比喻某种感
受。在这里它的意思应选
。联系
前文,此处的“滋味”具体指的是:“我”
体会到父亲为供自己上学凑钱的艰难,
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沉重,以及对父亲
的依恋
2.我能用同样的句式来写一写“笑”:这是
发自内心欣慰
的笑,与
物质满足
后的微笑
和友人的说笑
被逗
乐时的大笑
都大不一样,是
第一次
感到心灵的满足与舒畅(共22张PPT)
/
二、读拼音,写字词。
ci
tui
1.母亲被铁路工厂
辞退,又在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街道小厂
ya
yi
上班,那里空间低矮得使人感到
压抑,四壁潮湿颓败,七八
zào sheng
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
噪声耳欲聋。
三、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一句中“挺”的意思是(D)
A.笔直
B.伸直
C.支撑
D.很
2.下列与“失魂落魄”意思相近的词语是(B)
A.忐忑不安
B.心神不定
C.心乱如麻
D.心烦意乱
3.下列词语与“震耳欲聋”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B)
A.酷暑炎夏
B.排山倒海
C.亭台楼阁
D.如痴如醉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母亲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母亲大声 答那个女人,她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2.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缩句)
我有了小说。
3.《青年近卫军》是我一直想买的一本长篇小说。(不改变意思,换
种说法)
我一直想买的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
快乐提升
六、选择破折号的用法。(填序号)
A.表示声音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转折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
《青年近
卫军》。(B)
1.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的辛苦,抓紧
时间工作,尽可能地挣钱养家胡口
2.文段中两个省略号分别表达出了:
(1)
母亲的忙碌。
(2)
“我”跑出去时的心情。
3.“我”为什么给母亲买水果罐头?
因为看到母亲拼命工作,“我”深受感
动。
时勇敢闯关
八、挑战课外阅读。
母爱如佛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
当贫困。
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
(fú
9),母亲苦劝数次,但年轻人依然故我,
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
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说远方的山上有位
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
成佛之道,但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地
从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险,终于在山上
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听完他的自述,沉默良
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
得道成仙,我可以给你指条路。你即刻下山,一
路到家,但凡遇到有赤脚给你开门的人,这人就(共6张PPT)
/
【审题】选一选,明确习作任务。
1.审主题:本次习作的体裁是(C)。本次习作题目中的“您”可以是(DEF)
A.记叙文
B.散文
C.书信
D.爸爸妈妈
E.老师同学
F.亲人朋友
2.审内容:本次的习作内容可以是(AB)(可多选)
A.回忆往事,表达情感
B.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获得理解。
C.关注他们的生活,提出建议。
D.介绍学习方法,共同进步。
3.审要求:本次习作的要求有(BCD)(可多选)
A.“交谈”时无所顾忌。
B.注意书信的正确格式。
C.语言真诚委婉,有礼貌。
D.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练笔】写一写,根据提示将下面的习作补充完整。
妈妈,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妈妈:
您好!我的心里有好多话想对您说,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就想到用写信的方式
跟您说说心里话。
妈妈,我想对您说:在我做错事情的时候,请不要拿衣架打我,我会非常的疼。记得上次我
在做数学训练的脱式计算时,您检查后发现我做错了让我重新做,但是因为我的马虎连做两遍还
是错的,您很生气就用衣架打了我几下,当时疼在身上也疼在心里。心里的疼是为自己的马虎而
难过,但是请妈妈给我一点时间,相信我以后一定会改掉马虎的毛病,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列举具体事例说说妈妈的做法)
妈妈,我想对您说:当我们两人不在同一个房间里时,我对您说的话如果您没有听清楚,我
可以再说一遍,但不能凶我呀,这样会伤我的心。我知道妈妈每天要上班,还要照顾我,是非
常辛苦,有时心情也会不好,当我做错事时请您先忍耐一下,不要发火,换个角度想想也许您会
发现我的优点就不会生气了,心情也会好起来。(此时,我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共9张PPT)
/
三、选词填空。
赞叹
赞赏
赞扬
1.我十分
赞赏
那位来自大山的女孩顽强拼搏的精神。
2.他乐于助人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
赞扬
3.看到窗外的美景,乘客们发出由衷的
赞叹
迫不及待
得意扬扬
一如既往
4.小亮这次的作文得了一等奖,他不免
得意扬扬
起来。放学后
他便迫不及待
地把奖状拿给父亲,但父亲却严肃地告诉他不
能骄傲自满,要一如既往地努力。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把诗扔回原处说:“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改为转述句)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说,他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糟糕的诗已经够多了。
3.用下面的句式来表达两种不同的爱。
母亲的爱像一缕阳光,驱散我心底的阴霾。
母亲的爱像一场春雨
,滋润我干涸的心田;父亲的爱像
一座灯塔,
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五、课文语段精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
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
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
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
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
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文段中的“两股风”是指
母亲对“我”的鼓励

父亲对“我”
的提醒
2.说说你对画“—”句子的理解。
“我”既不骄傲也不自卑,牢记父母的提醒,沿着正确的方向,健
康成长。
3.在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精彩极了!”是一种鼓励

爱,慈祥
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
的爱,深沉
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