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鲁教版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鲁教版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17 19:1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4 9
昼夜长短的变化 6、7、10
四季与五带 8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2013年元旦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②位置时,有关太阳直射点及移动方向,正确的叙述是
(  )
A.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B.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D.在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
解析 第1题,元旦为1月1日,从图中信息可知,③为12月22日,④为1月初。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③为12月22日,②处为12月22日之前,秋分之后,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答案 1.D 2.B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3~4题。
3.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
4.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2月22日前后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所以可推断该地位于回归线附近。再结合图中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月22日的高度,可推断出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第4题,图中C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太阳直射该地,所以可推知,该地正午旗杆无影子。
答案:3.D 4.B
5.如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解析:此题通过图片的形式显示各地昼夜长短状况,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将图形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即“图文转化”的能力。正确解答此题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①此类题目关注的重点是昼夜相差多少小时而不是昼长为几小时。昼夜长度相差越大,说明纬度越高。②夏至日或冬至日,全球各地昼长约达到最长或最短。若此时仍昼夜平分,则该地一定在赤道上,纬度最低;若此时出现极昼或极夜,则该地区在南北极圈内,纬度高;若既不平分,也没有极昼、极夜,则介于赤道和极圈之间。按昼夜长度相差越大,纬度越高的原则来判断。
答案:A
下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完成6~7题。
6.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  )
A.春分(3月21日) B.谷雨(4月20日)
C.立夏(5月5日) D.小满(5月21日)
7.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解析:分析图中日出、日落时间可知,当地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是在春分日之前。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向北移动。
答案:6.A 7.A
8.青岛地处约36°N,四季分明。青岛四季分明的原因是 (  )
①地处中纬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 ③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 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中纬度地区因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大,且两者数值变化一致,因此四季分明。
答案:D
二、综合题(共52分)
9.甲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乙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26分)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中用表示夜半球的范围。
(2)此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南或北)移动。
(3)甲图中,①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下列各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4)此时,乙图中三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
A.北京小于汕头 B.汕头大于海口
C.海口小于北京 D.汕头小于北京
(5)简述此时至次年3月1日,北京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
解析:第(1)题,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第(2)题,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冬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第(3)题,甲图中,①地位于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冬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则相反。第(4)题,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5)题,从冬至日到次年3月1日,北京昼渐长,夜渐短,但昼短于夜。
答案:(1)略 (2)北 (3)12 C (4)A (5)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10.下图是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竿长2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
(1)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________。
(2)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3)图中反映6月22日竿影长度的点是________。
(4)竿影长度为①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b中绘出夏至日这天中,竿影长度变化曲线。
解析:读a图可知,正午竿影一年均朝北,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其中②点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90°(竿影为0),则可推知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
答案:(1) 23°26′N (2)12时40分 (3)② (4)(0°,110°E)
(5)画图,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