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鲁教版4.2自然灾害与人类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鲁教版4.2自然灾害与人类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17 19: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自然灾害的判断 1 7、8 9
洪水灾害 2、3
气象灾害 6 4、5
地质灾害 10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
①2011年4月17日,广东省部分地区出现冰雹及龙卷风天气,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确认18人在灾害中死亡 ②2010年6月28日上午8时15分左右,阜新矿业集团五龙煤矿瓦斯发生爆炸,造成27人死亡,36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 ③当地时间2012年2月7日11时49分,菲律宾中部内格罗斯岛发生里氏6.9级地震,共造成50多人死亡,92人失踪,大量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④喜马拉雅山无人区的雪崩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事件。②属人为灾害而非自然灾害。④现象发生在无人区。
答案:D
据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据此回答2~3题。
2.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 (  )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 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特的地貌特征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 (  )
A.西北内陆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流域
解析:第2题,山洪灾害严重与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有关。我国山区面积广、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第3题,长江流域降水量大,多暴雨。
答案:2.C 3.D
读“2012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完成4~6题。
4.关于本次旱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受灾最为严重
B.全球气候变暖是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
C.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受本次旱灾影响损失最严重
D.实施人工降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次旱情
5.造成这次特大旱灾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偏少 B.厄尔尼诺
C.农业用水偏多 D.水体污染
6.此次旱灾危害最严重的是 (  )
A.工业 B.农业
C.交通 D.商业
解析:读图可知这次旱灾最为严重的省区,此次旱灾主要与降水异常偏少有关,越冬作物冬小麦受旱灾影响最严重。农业受旱灾危害最严重。
答案:4.D 5.A 6.B
下图为我国主要蓄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C.都位于河谷地带   D.都位于北方地区
8.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稀少   B.降水量少
C.河网密度小   D.平原面积小
解析:第7题,滞洪区指滞纳洪水的地区,因此,滞洪区应该在地势较低的地区。图中A、B、C、D四区域均在地势低平的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第8题,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地势较高,降水较少,这是我国西部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
答案:7.A 8.B
二、综合题(共52分)
9.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时~24时的1小时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3 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海拔3 828 m,最低点1 340 m)和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 794 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 330 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5 500余间。
材料二 自1823年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是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材料三 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示意图
(1)简述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说明造成这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解析:第(1)题,描述地形特征可从地势、相对高度(地势起伏状况)、地貌类型等方面分析。第(2)题,自然原因可从地貌、地势、河流、水量、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等分析,人为原因从人口开发利用、防灾减灾、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相对高差大。沟谷强烈侵蚀下切,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2)自然原因:①高山峡谷地貌,(树枝状)水系发育,落差大、汇水速度快;②岩体破碎,风化侵蚀强烈,地表有大量的松散物质堆积;③强降雨天气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的暴发,滑坡和崩塌逐步集聚了岩土物质。人为原因:①人口的增长使得泥石流危险区被不断地开发利用,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增强了灾害的损失;②多道人工拦坝依次被暴雨冲毁,加剧了泥石流灾害。
10.2007年6下旬至7月下旬,淮河流域连续发生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降雨,累计降雨量达430毫米,为常年同期的2~3倍,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6分)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7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________的特点。
(3)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水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上淮河流域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建议?
解析:本题以淮河流域区域图为背景,在分析淮河流域位置、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的基础上,讨论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第(1)、(2)题答案的内容是解答第(3)、(4)题的基础,体现了综合题层层递进的解题思路。正解解答该题要抓住以下几点:
(1)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数量多少及其分布状况、河道弯曲程度等方面描述。
(2)我国降水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北方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因而降水变率大,南方地区受锋面雨及台风雨的影响,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3)从自然原因看,淮河地区多洪涝灾害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4)河流的综合治理措施,上、中、下游有所不同。上游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水库;中游加固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退田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海水道。
答案:(1)黄河 长江 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3)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 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 上中游支流多,下游河道淤塞,出海口少,泄洪不畅
(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