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等高线地形图 4、5 1、2、10 6、7
地形剖面图 3、8、9 11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1~2题。
1.ab段河流流向是 ( )
A.自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2.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①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该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河流自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可判断河流流向。第2题,甲线路穿过等高线最少,地形相对平坦。
答案:1.B 2.A
2010年7月22日,陕西安康东关村遭到泥石流袭击,194人死亡失踪。下图为安康东关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5题。
3.能够反映ab剖面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不可能形成泥石流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该题组是以安康东关村泥石流灾害为情境,考查等高线图的相关知识。第3题,a点海拔位于800与900之间,b点海拔位于700与800之间,ab线依次经过800、700、700、700、600、600、700米等高线,为①图。选A。第4题,甲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乙、丙、丁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山谷处易发育成河流。选D。第5题,泥石流一定形成在山谷处,而甲处为山脊不会形成泥石流。选A。
答案:3.A 4.D 5.A
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6~8题。
6.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 )
A.a B.b
C.c D.d
7.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
A.a B.b
C.c D.d
8.a、b、c、d四地 ( )
A.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第6题,由图可知,a、b两地位于向阳坡,蒸发量大,土壤相对干旱,而d位于最高处,水分条件更差,只有c位于背阴坡,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第7题,b位于山谷,c处坡度陡,d处地势太高,都不安全,只有a处海拔适中,且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与外界联系方便,遇到紧急情况,便于处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四处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其所处的地形。第8题,a、b、c、d四地由于经纬度各不相同,所以其自转速度、地方时与正午太阳高度均不相同。
答案:6.C 7.A 8.C
二、综合题(共52分)
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30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小河流向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3)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如图中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如图中的⑤⑦);由内向外增高的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①)。等高线的曲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③);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④)。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如图中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⑥)。判断小河流向要注意地势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引水问题,不要被距离远近所迷惑,应选择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AC。开辟梯田,就考虑平缓的坡度、灌溉水源和修建水库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择在甲处开辟梯田要比乙处适宜。
答案:(1)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2)东 选择AC路线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
(3)甲处好 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平缓,但在建坝后,乙处会被淹没;甲处则濒临水库,灌溉方便
10.(创新性学习)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_______。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________。
解析:(1)据图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米,M点所在等高线与N点所在的等高线之间相差4个等高距,故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4×50米=200米。本题也可据50米等高距及图中M、N两点所在等高线情况 ,推知M点海拔150米,N点海拔350米,进而求知两点相对高度为200米(350-150=200)。(2)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比较四条线路的取水点与A村海拔的高低。据图可知A点所在等高线海拔250米,L1、L2两线路的取水点海拔低于250米,水不能自流。L3、L4两线路的取水点海拔低于250米,水能自流。但L3线路长于L4线路,故最适宜线路为L4。(3)解决该题的关键是判定五点的视野范围。从图可知在该区域的左半部分d为最高点,右半部分a为最高点,设在两点的火情瞭望台,视野可覆盖整个区域。
答案:(1)200 (2)L4 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3)a和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