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我”喜欢的事物,读出喜爱之情。
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仿写下来,想象表达,创意表达。3.通过课文内容,体会喜鹊一家其乐融融地温馨场面,以及“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天,铺垫想象。
师:今天早上我来学校,碰到了一只小花猫,瞧,就是它(图片出示)。它一直跟着我,喵~喵~喵~地叫个不停。我觉得,它好像再说:“我好饿呀!”于是,我赶紧给了它点食物,吃完后,它又对着我叫:“喵!喵!喵!”这次,我猜,它在说:“谢谢你!”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和老师一样的经历,听过小动物的叫声,并猜过它们的叫声呢?
生: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碰到一只小花狗,他一直跟着我,冲着我“汪汪汪”地叫,我猜它一定没有家,我就把它抱回家了。它还对着我“汪汪汪”地叫,我猜它一定在说:“谢谢你!”
师:它一定在感谢你!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儿。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二、复习“喜欢”,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了学习第九课《枫树上的喜鹊》,要想学习新内容,必须先闯关。先来看第一关,字词(出示词语)。
抽生念词语。师相机强调“懂得”的“得”读轻声。
师:付梓豪闯关成功!大家能不能也成功闯关呢?
生:能!(生齐读词语,声音洪亮。)
师:太棒了,全体闯关成功!第二关,难度增加,大家做好准备哦,课文在1到4然段中,反复说“我”喜欢,“我”喜欢的都是什么呢?
生:枫树、枫树上的喜鹊窝、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词条。
三、学习新知,放飞想象。
1、有趣的事——学习第5自然段。
师:(指着黑板上的词条)作者喜欢渡口旁的枫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窝,喜欢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从那天起,作者一有空就到渡口边去看望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我”看到了什么呢?请看学习提示:默读课文5到13自然段,找一找“我”在渡口旁又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生开始默读,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坐姿,强调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睛看。
师:谁来说一说?
生: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做游戏,教他们学拼音字母。
师:还有吗?
生:还教他们唱歌。
师:你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吗?
生读。
师:我听着喜鹊阿姨好忙碌啊!从哪个词语中可以体会出喜鹊阿姨的忙碌?
生:一会儿。
师:几个“一会儿”?
生:三个。
师:是的,作者连用了三个一会儿,喜鹊阿姨一会儿教他们——
生:唱歌。
师:一会儿教他们——
生:做游戏。
师:一会儿教他们——
生:拼音字母。
师:喜鹊阿姨还真是忙碌啊!(板书:教)
师:喜鹊弟弟们就跟着不停地——
生:学。(板书:学)
师:喜鹊阿姨仅仅教了喜鹊弟弟这三件事吗?课文中有个标点符号已经告诉我们了,谁找到了?
生:省略号。
师:在哪里呢?
生:这一段最后。
师:标点符号会说话,一个省略号就告诉我们喜鹊阿姨还教了喜鹊弟弟很多内容。那喜鹊阿姨还会教喜鹊弟弟们做什么呢?
生:教喜鹊弟弟学飞翔。
师:是啊,作为鸟必须学会飞翔。
生:捕食。
师:是啊,长大了要自己学会找食物。
生:让他们的爪子更灵活。
师:哦,训练训练它们的小爪子,好捉虫子。还能在树枝上站得更稳当。
生:做窝。
师:是的,长大了就得自己做窝,不能再依靠妈妈了。
师:谁能把我们刚才说的句子用书上的句式连成一句话。(出示支架填空: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他们 ,一会儿教他们 ,一会儿教他们 。)
生:一会儿教他们学飞翔……
师:(示意学生)请从开始说,说完整的句子。
生: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他们 飞翔 ,一会儿教他们捉虫子,一会儿教他们 做窝。
师:真棒!谁再来说?
生: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他们 飞翔 ,一会儿教他们捕食,一会儿教他们 做窝。
师:真是忙碌的喜鹊阿姨啊!看来,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和我们人一样,每天都有好多事情要做呀!在这句话里面有一个字使我们本课的生字,而且特别容易写错。老师之前教那些哥哥姐姐的时候,他们就有好多人都写错了。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请同学们盯着书上的田字格,看最后一个字“母”,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字有几画?
生:五画。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没有人觉得是六画吧?
生:没有。
师:那我们的正确率应该很高。我们再来盯着“母”字,谁来说一说“母”字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生:“母”字的竖折的竖要稍微往里斜,横折钩的折画也要稍微往里斜,点横点,横画要写长。
师:为什么要写长呀?
生:因为它是这个字的主笔。
师:主笔要突出嘛!非常棒,请同学们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书写。第一笔竖折,竖画微微向内倾斜,折画要写长。第二笔横折钩,折画微微向内倾斜,这样我们写出来的字才漂亮。点横点,横画要写长。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描红一个写两个。
师巡视,提醒坐姿“三个一”,适当指导书写。
师:眼睛一定要看清楚每个笔画的位置再下笔。
师:写完可同桌先互相指一指。
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精益求精,写完自己就没相中,擦了又在写。值得表扬!
师:有几个同学写得和印刷的一样。
选两个优秀的在展台展示。
师:写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再来看一个。
生:一模一样。
师:大家是说这位同学写得和书上的一模一样。这里有个读音读错了,是“一模(mu)一样”。“模”是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读“mu”。其实,像这两个同学写的字,我刚才看了,有好多好多。请大家再看看自己写的,和田字格中的对比一下,看需不需要再改一下。
2、“学拼音字母”——学习6、7、8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母”字,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喜鹊阿姨是怎样教喜鹊弟弟学拼音字母的吧。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6、7、8自然段,感受一下他们学拼音字母的场景吧。
生读,不自觉地变成齐读。
师:请大家自己读,自己读才能有自己的体会。
生自己读自己的。
师:我来当喜鹊阿姨,我来教!“鹊!鹊!鹊!”。你们知道我在教什么吗?
生:a o e
师:听懂了,真棒!那你们来当喜鹊弟弟,跟着我来学好吗?我们开始吧!
师:你是一只刚刚出生的小喜鹊,我来教,你来学!“鹊!鹊!鹊!”
生:(稚嫩地、怯怯地读)“鹊,鹊,鹊……”。 师:就是一只刚刚出生的小喜鹊,多稚嫩的声音!
师:你是一只刚刚学习拼音字母的小喜鹊,我来教,你来学!“鹊!鹊!鹊!”
生:a o e
其他学生偷笑。
师:(笑)你直接想成了小男孩理解的。你是——喜鹊弟弟,不是——小男孩。我来教,你来学!“鹊!鹊!鹊!”
生:(试探地读)“鹊,鹊,鹊……”
师:在尝试,这只小喜鹊在不停地尝试,就像小朋友们一样好学!
师:还有好多同学想读,是不是?那你们来演吧。女生,请静静地起立,站在窝边,你们就是喜鹊阿姨了。男孩子们,你们蹲在窝里,就是喜鹊弟弟。
师生合作读。
师:喜鹊阿姨在教喜鹊弟弟们学拼音字母呢——
女生:“鹊!鹊!鹊!”
师:喜鹊弟弟跟着学——
男生:“鹊,鹊,鹊……”
师:喜鹊阿姨在教的时候要自信一点,你是妈妈呀!
师:喜鹊阿姨用心地教——
女生:(自信地、肯定地读)“鹊!鹊!鹊!”
师:喜鹊弟弟耐心地学——
男生:“鹊,鹊,鹊……”
师: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我”站在树下听,“我”听懂了,“我”真高兴呀!(出示句子)一起读——
生:我真高兴呀!
师:真高兴!我们再高兴一点吧!
生:我真高兴呀!
3、“看日出”——学习9、10、11、12自然段
4、
5、师:我真高兴呀!让大家高兴的事儿还有呢!一天早上,我看见太阳从山冈后面升上来了(出示图片),我看见喜鹊阿姨在和喜鹊弟弟们一起看日出呢!我们来看9、10、11、12自然段,自己先来读一读。
生大声读课文。
师抽生读这四个自然段。四个学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读的真好啊!接下来我们三人一组来演一演。
生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演。
师(手势停):听清楚要求再开始演哟:一人演喜鹊阿姨,一人演喜鹊弟弟,一人演树下的小男孩。送给大家两点提示:第一,想要演好,就要记住你演的角色的话。第二,要注意他说的话里的标点符号。开始吧。
生小组内商量分配角色,合作表演。师相机指导。有一组没有读完,师耐心地等待他们读完。
师:谁有勇气上台来演一演呢?
抽出四位同学并戴上头饰,一个演喜鹊阿姨,两个演喜鹊弟弟,一个演小男孩。
师:老师来配合大家。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的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纹,问喜鹊弟弟——
生:鹊!鹊鹊鹊?
师:树下的小男孩懂得,喜鹊阿姨的意思是——
生:看,那是什么?
师:喜鹊弟弟一起快乐地回答——
生:鹊!鹊!鹊鹊鹊!
师:树下的小男孩懂得——
生: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师:演得怎么样?
生:很好(鼓掌)!
(还有很多同学举手,师又抽了一组来演。)
师:这一次坐着的同学是有任务的:你们要评一评他们谁演的好。
师生合作演。
师:谁来评一评
生:武晟睿读得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
生:吕汶娟读得好。
师:怎么好?
生:声音大。
师(笑):声音大就是好呀?嗯,声音大是一个优点。
生:我觉得李兆康和郝军沣读得好,不仅声音大,而且有感情。
师:这两个同学读得有感情,师因为他们关注了文中的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也是语言呀!掌声送给这四位小演员。
师:是不是还有同学想演?
生:对对对!
师:那我们全班来演一演吧。左边同学轻轻起立,站在窝边,你们是喜鹊阿姨;右边同学也请轻轻起立,你们是喜鹊弟弟;中间同学,你们就是树下的小男孩了。我们开始吧。
师生合作读。
师: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的山冈后面升上来了,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纹,问喜鹊弟弟——
生:鹊!鹊鹊鹊?
师:小男孩听懂了,喜鹊阿姨的意思是——
生:看,那是什么?
师:喜鹊弟弟一起快乐地回答——
生:鹊!鹊!鹊鹊鹊!
师:小男孩懂得,喜鹊弟弟给出的答案是——
生: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师:太棒了!喜鹊阿姨在问,喜鹊弟弟在答。(板书:问、答)我站在树下听懂了,我真高兴啊!读(出示:我真高兴啊!)
生:我真高兴啊!
6、拓展想象(课后题)
7、师:让人高兴的事不止这几件,还有呢!(出示图片)喜鹊阿姨捉了一只虫子回来了,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出示填空)
师:谁来读?
生: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
师:“他们”指的是——
生:喜鹊弟弟。
师:那喜鹊弟弟的意思是——
生:妈妈,我想吃!
生:妈妈,让我第一个吃。
师(笑):你要当第一个!
生:妈妈,太好吃了,我还要吃!
生笑。
师:还没吃呢,还在等着呢!
生:我!我!我要吃!
师:都想吃呢!
师:(出示填空)“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了喜鹊弟弟的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 ’”这个“她”是谁?
生:喜鹊阿姨。
师:那喜鹊阿姨在说什么呢?
生:别乱别乱,我再去捉一些虫子。
生: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
生:别急别急,谁都有。
师:喜鹊阿姨在喂喜鹊弟弟,喜鹊弟弟在慢慢长大,我每天去渡口边探望,我看着他们长大,我能听懂他们的话,我真高兴啊!(出示:我真高兴啊!)读。
生:我真高兴啊!
师:喜鹊阿姨还教小喜鹊飞翔,我也能听懂,我真高兴啊!读。
生:我真高兴啊!
师:喜鹊阿姨教小喜鹊搭窝,我也能听懂,做真高兴啊!读。
生:我真高兴啊!
二、总结全文,阅读推荐。
1、联系作者,总结全文。
2、师:是的,我真高兴啊。喜鹊阿姨,喜鹊弟弟,喜鹊窝,这棵枫树,我都喜欢(贴上小男孩图片)。我喜欢渡口旁的那棵枫树(画枫树的树干),喜欢枫树上的喜鹊窝(画喜鹊窝),喜欢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画枫树的树冠),我们一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3、师:(出示实景图)郭风爷爷的家乡在福建莆田,那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枫叶塘。这不就是他在文章中描写的渡口吗?渡口,枫树,喜鹊窝,可爱的喜鹊,这些都成了郭风爷爷童年生活的记忆。
4、结合“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师:童年生活是最美好的,充满了有趣的想象。儿童故事书里,记录着很多有趣的童年生活。在我们本册书的读书吧里推荐了一本书《一起长大的玩具》,请同学们巴蜀翻到第15页,书上有这本书的目录,你能根据题目来猜一猜,哪个故事最有趣,你最想读?
生:“站着睡觉”。
师:这谁能站着睡觉呀?
生兴奋至极,七嘴八舌地猜测。
师:看来大家都想去读一读呀。
生:“会走动的红玛瑙”。
师总结:玛瑙就是一种好看的石头,石头还会走动?有意思!有意思的故事还有好多呢!那就请同学们课下去读一读这本书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