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中山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17 20:3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山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1、有人在评价隋朝时认为“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包括
A.实现了南北重归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古人在赞颂的大运河中,它的最南端城市是
A.江都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3、“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下列不属于李世民在位期间采取的措施是
A.任用贤臣 B.虚心纳谏 C.合并州县 D.增设武举
4、“对生活在他退位以后苦难动荡的几十年的中国人来说,他的执政期代表着一个已失去光辉的黄金时代,一个政绩彪炳、安定繁荣和在国内外同样取得成就的时期。”材料中所说的“黄金时代”是指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汉武中兴
5、“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乡试及格称为举人,会试中试者曰进士,再由皇帝亲试,是为殿试,又称廷试。” 殿试最早可追溯到
A.隋文帝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6、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朝代的高峰,开放的气度和胸襟为唐朝的强盛注入了勃勃生机。下列史实最能够折射出唐朝开放气度的是
A.唐代长安聚集着各行各业的外国人 B.唐朝饮茶之风盛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 唐朝纺织技术高超
7、“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下列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上与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是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8、“玄奘于贞观元年只身西行,历经数十年,行程五万里,所至和所闻多至一百三十八个国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贞观是唐玄宗的年号
B.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天竺;
C.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D. 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
9、隋朝画家以他最有名,他善画山水、台阁、人马,代表作是《游春图》,他是
A.吴道子 B.阎立本 C.张择端 D.展子虔
10、“它结束了五代十国七十余年的分裂割据之局,却从来没有强盛过。它受着若干外族的侵略,历尽屈辱,最后更亡于外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指的是宋朝
②“它”指的是明朝
③“若干外族”只包括党项族、女真族
④“屈辱”中有澶渊之盟、宋金和议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 ①④
1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融合。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2、“天下的租赋,江南居其十九”、“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3、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图片对我们了解宋元海外贸易兴盛有帮助的是
A. 金瓶掣签 B.交子 C.唐三彩 D.持罗盘陶俑
14、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 B.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 D.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
15、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人们在元旦那天往来拜年
B、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雅克萨之战》
D、人们传诵着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16、读史使人明智。《史记》与《资治通鉴》被称为是“史学双璧”,《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17、《水调歌头·中国梦》:“华夏史文化,经历数千年。也曾四大发明,科技居世先。”关于四大发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形成于活字印刷术之后
C、宋朝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D、唐朝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18、2012年中国实现了“航母梦”,我国开始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早在宋朝,中国的造船业就居当时世界首位,北宋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
A.广州与泉州 B.刘家港与广州 C.开封与泉州 D. 广州与临安
19、“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20、据《元史 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位于下图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1、从右侧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管辖广州的行省是
A.行中书省 B.江浙行省
C.湖广行省 D.江西行省
22、“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材料所指始现于
A.汉武帝统治期间 B.元世祖统治期间 C. 明太祖统治期间 D.康熙帝统治期间
23、科举是由分科取士而得名,是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到明朝时逐渐僵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2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文中的“他”是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岳飞
25、2013年3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促进了中非友好交往。5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远航至非洲东海岸,开创了中非友好交往的新纪元。这个航海家是
A. 郑成功 B.戚继光 C. 张骞 D. 郑和
26、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7、“……成为皇帝的私法庭,可以不经过政府司法机构,而擅自逮捕拘讯朝臣,乃至于非刑虐杀”,材料中描述的机构包括
①锦衣卫 ②军机处 ③东厂 ④行中书省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28、“明代臣僚朝见皇帝,不过四拜或五拜,清则必须三跪九叩之道”,其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29、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 “思想的牢笼”意指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30、2013年4月新疆巴楚县发生暴力恐怖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清朝乾隆年间,新疆也曾爆发大小和卓叛乱,叛乱被平定后,清政府在此设机构管理新疆,这个机构是
A.伊犁将军 B.新疆行省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
31、近年来中国领土主权备受挑战,出现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中印边界争端等,当下,保卫领土主权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上,清朝皇帝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抗击外来侵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3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文天祥 D.左宗棠
33、明朝宋应星的一本著作中对筒车的介绍:“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顷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宋应星的著作为《齐民要术》
②宋应星的著作为《天工开物》
③筒车是一种农业灌溉工具
④筒车是一种播种工具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34、小敏想了解艾草、枸杞等中药的药性,她应查阅相关的古代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C.《水经注》
35、“清代言情小说最负盛名的为 ,凡一百二十回,作者曹霑,字雪芹,雍乾时人。”横线部分的内容应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D.《三国演义》 C.《西游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
36、自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南海主权争端加剧,“海权”、“海洋”、“海军”等涉海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高之国博士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兴盛、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等折射出海洋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1)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中有关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的观点。(6分)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这部巨著中写道:当世界变革之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十五世纪上半叶,位于地球之东方,在波涛万顷之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之辽阔海域,呈现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主要指的是什么事件?请简述理由。(4分)
材料三 《国际先驱导报》载文指出:海权影响海洋战略,西方扩张性的海洋文化注定了其对外侵略殖民的海洋政策,中国农耕文明相对内敛带有更多公平的色彩。调查发现,有7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就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海洋利益,包括在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内航海、养殖、捕捞、开采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排它性的权力,而仅有15.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是控制海洋的权力。恰恰相反,西方社会则普遍认为海权无非是控制海洋的权力。
(3)依据材料三,概要指出中西方海权观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据此你认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关键是什么 (6分)
37、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沙皇俄国则妄图利用噶尔丹分裂势力作为肢解、侵略我蒙古地区的工具。为此,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36.(1) 正面举例: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使唐文明更加繁荣辉煌;(或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海外贸易兴盛。)
反面举例: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国家的落后。(6分)
(2)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4分)
(3)中国人普遍认为海权就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海洋利益,西方社会则普遍认为海权就是控制海洋的权力(4分);更新海权观念、强化海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说出其中一条即可)(2分)
37、(1)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藏族。(6分)
(2)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
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6分)
(3)原因:①噶尔丹勾结沙俄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
②康熙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2分)
A B C D
①李世民 ②嬴政 ③赵匡胤 ④朱元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