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9 14: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1
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
战国
魏晋南北朝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时空坐标
铁犁牛耕
出现和推广
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
兼并战争
各国变法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生产力
发展
生产关系
变化
决定
调整
生产关系
一、商鞅变法(立封建,促统一)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时代,变法和改革是必然趋势,商鞅变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推动社会转型
请用唯物史观说明商鞅变法必然的。
商鞅(前356--前338)
◇ 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 投奔秦国,畅谈治国之道
◇ 庙堂之上,舌战群臣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② 内容
领域 措施 作用
经济
军事
政治
思想
风俗
废除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耕织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什伍连坐
行县制
焚诗书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调动生产积极性,增加财政收入;
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提高战斗力;
严刑峻法,强化统治
强化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强化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小农经济;增加财政收入
③ 意义: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
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一、商鞅变法(立封建,促统一)
1.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
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贯彻儒家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
课堂练习
B
1. 时代背景
①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征伐不断。北魏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②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行汉化,促交融)
“千古第一后”——冯太后
  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
  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而且他还杀了太后的男宠李奕,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死。
2.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措施 内容 影响
俸禄制 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严惩贪污。
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
吏治得到改善,加上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行汉化,促交融)
后期,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迁都洛阳
易服装
改汉姓
说汉话
通婚姻
迁都原因:
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
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
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贺兰 贺
独孤 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行汉化,促交融)
3. 实质:
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改革
4. 影响:
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汉化)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行汉化,促交融)
北魏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社会阶级从贵族急速沦落镇户、府户,身份低下。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在25年后引爆为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 B.改革要与自身的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 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的精神
课堂检测
B
庆历新政
加强
中央集权
王安石变法
藩镇割据
导致分裂的教训
政治腐败
财政困难
起义不断
边患危机
1.背景
北宋中期
官僚机构
官僚机构
财政制度
军事体制
宋初
改革官僚机构   改革财政制度 改革军事体制
措施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 培养了革新人才;宣传了革新思想 一定程度抑制豪强兼并;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 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
三、王安石变法(固封建,促富强)
2.内容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工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挑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以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大计。
—钱穆《国史大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 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② 用人不当,执行中危害百姓利益;
③ 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
④ 宋神宗动摇(后期)
3.结果
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但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
三、王安石变法(固封建,促富强)
(2020·山东高考·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链接高考
C
(2016·北京高考·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链接高考
D
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
——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
政治腐败
统治危机加深
整肃吏治,加强考核(重点)
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实行一条鞭法)
背景
举措
一条鞭法 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影响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封建统治危机暂时缓解
四、张居正改革(固封建,促富强)
【小结】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改革 背景 措施
商鞅变法 社会转型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孝文帝改革 民族交融 前期: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
后期: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北宋时期的改革 统治危机 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
张居正改革 统治危机 政治、经济、军事等
思考:从背景和措施看,中国古代改革有何共性?
都是统治者为了处理当时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是对国家制度的变革、修补或完善。
【小结】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改革 成效 结局
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基 成效显著,但商鞅被车裂而死
孝文帝改革 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利于民族交融; 为北方统一南方奠基 成效显著,但遭到鲜卑贵族反对
王安石变法 初期有成效,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遭到阻力而失败,
王安石被罢职
张居正改革 统短暂缓解治危机 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多数被废
思考:从改革的成效和结局看,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过程往往曲折艰辛
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
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
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课堂检测
B
2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1.背景
①时代:内忧外患,救亡图存
②直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③个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志士宣传维新思想:
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
提倡西学,议论时政
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2.高潮:百日维新
①开始: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②内容:
一、教育方面:
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
二、行政管理:
裁撤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三、工业:
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
促进新思想的传播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的官僚体制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①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经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思想: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影响:
3.结果:失败
进步性
启蒙性
爱国性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他们)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英】赫德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客观: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
主观: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力量太弱
②操之过急
③阻力太大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化),为辛亥革命增加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武装力量等,加速了清朝的覆灭。
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由于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二.清政府(地主阶级)——清末新政
探究: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
救亡图存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1.主题:
2.局限性(失败的原因)
3.意义:
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清末新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改革 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2016·海南高考·16)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链接高考
C
3
新中国以来的重要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初步构成
1953年 1956年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一根二基)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一.过渡时期——深刻变革
1949--1952
政权巩固
经济恢复
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土地改革
八字方针
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1958年
1956
1960年
1966年
教训: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时期
1.改革开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对内改革: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2)对外开放: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逐步深化: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1982年中共十二大)
→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87年中共十三大)
→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
→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
(4)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影响
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979—1983年,中央采取了建立经济特区、在税收和进口关税给予外资优惠、允许地方政府洽谈外国投资事宜等一系列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措施。这些措施( )
A.根除了苏联模式中的僵化部分
B.巩固了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
D
课堂检测
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来一片新天地。下列选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②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③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④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C
课堂检测
(2022年山东高考·6)19世纪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
A
链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