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材料一 农村和城市都有个政策问题。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 ——邓小平1978年在四川的讲话
材料二 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缓慢,工业生产1974年、1976年停滞不前,1976年只增长了0.6%,钢产量倒退5年,财政连续三年出现赤字。
——薛暮桥《对计划管理体制的一点意见》1979年
材料三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雄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一一《人民日报》社论
思想僵化
经济衰退
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 28 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开辟与发展
课程标准:
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3.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真理标准讨论在全国范围展开
主要作者: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胡福明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纠正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倾”错误;
②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③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左倾错误的延续,继续推行会束缚思想
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图为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头版,从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②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理论准备: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掀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指导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北京)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3)内容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两个凡是”方针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央“左”倾领导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否定
确立
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恢复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新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
新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正式形成
【扩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秋收起义进攻城市失败后,文家市决策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拨乱反正
▲ 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 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完全推翻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了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名誉。刘少奇冤案的平反,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
(1)目的: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2)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3)内容:
①平反冤假错案(“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②纠错、摘帽(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4)意义:拨乱反正有效地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化大革命” 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 “文化大革命〞 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台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史料阅读
三、经过大量切实的调查研究,为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以及遭受冤屈的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族各界的领袖人物恢复了名誉,肯定了他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为党和人民建树的历史功勋。
四、在全国复查和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宣布原工商业者已改造成为劳动者;把原为劳动者的小商小贩、手工业者从原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为现已改造成为劳动者的绝大多数原地主、富农分子改订了成分。这一系列工作妥善地解决了大量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1981年6月,北京)
(1)内容: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意义:会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思考:①1982年《宪法》在结构上进行了怎样的调整,②这样的调整有何意义?
①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放在“国家机构” 之前;
②体现了国家机构是根据人民的授权;表明了我国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视;吸取了文化的革命的教训
4.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的召开(1982年底,北京)
(1)内容: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意义:《1982年宪法》增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证。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趋于制度化、法制化)。
1.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 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材料二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很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来取这样的措拖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人民公社体制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对城市企业发展的束缚、工人生产积极性低下
实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进程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死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年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②普遍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农村试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到93%。
①初步实行: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包产到户,“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到“包产到户”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
③机构改革:1980年6月,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政社分开”。人民公社体制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材料一 人民公社时期: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二 改革开放时期: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期后···农民还搞起了养殖业、加工业、经济作物种植、农副产品运销等···很多农民还开始从事粮食种植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了向城市的流动,从事着商品零售、服务、修理等行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何将责任下放到家庭?实质?有何作用?
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实质: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易错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土地所有制不变,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分配方式
经营方式 1980年普及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管理体制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购销体制 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为农产品自由买卖
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分配方式 由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
意义:
①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③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推行。
【扩展】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或调整
年代及农业政策 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 是否改变土地私有制 突出意义或问题
1950-1952 土地改革 地主→农民 没有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1956 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集体 改变 私有→公有 确立了农业的公有制
1958-1983 人民公社化 无 提高公有化程度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1978年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无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 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
思考:如何开始?中心环节?内容?结果?
①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重点:国企改革)
③内容:政企分开、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等
④结果: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
改革前 改革后
管理方式 高度集中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82年中共十二大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年春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十四大召开做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 提出基本经济制度,非公经济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初 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200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共十六大得到进一步完善
理论准备
目标确立
基本框架确立
基本确立
理论完善
进一步完善
汕头
厦门
深圳
珠海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珠江三角洲
闽三角区
长三角
环渤海
浦东
乌鲁木齐
拉萨
西宁
银川
成都
昆明
贵阳
南宁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西安
太原
呼和浩特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济南
石家庄
南京
杭州
2.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
(1980.5、1988)
“特”在哪里?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①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
②引进外资;
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沿海港口城市
(1984,14个)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4个地带)
开发开放浦东
(1990,进一步对
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特点:
从沿海到内江,从沿海到内陆;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多渠道、多种形式;
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978
1984
1980
1992
2001
2010
今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2017
1982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987
中共十三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国十四大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开始“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2000
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
香港
澳门
台湾
▲“一国两制”示意图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 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和核心
主体
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2)实践
①1984年12月,中英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 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 1999年12月20日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根本原因:强大的综合国力。
国际局势的缓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学思之窗
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现货物贸易零关税,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此后又签署多个补充协议。
想一想,这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及实施,对深化内地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起到怎样的作用?
2.台湾问题
(1)《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3)“九二共识” (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晤,形成了在处
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2)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
本质:中国内政问题
历史纵横
1981年 9月 30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大常委会、国务院,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政策:
(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二)海峡两岸各族人民迫切希望互通音讯、亲人团聚、开展贸易、增进了解。我们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五)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六)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七)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八)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我们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
(4)“汪辜会谈”(1993 年 4 月,两岸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即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5)《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了反对“台湾独立”、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国家统一的法律保障)
(6)两岸领导人会面(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和马英九,新加坡。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 习近平与马英九历史性握手
小结: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进程示意图
问题探究:
查找相关史料,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部分。分析阻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
1.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5亿人下降到1.3亿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5.1%。有学者将其称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项奇迹”。其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实现农村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
2.1979年3月15日,瑞士雷达表首次在中国电视上播放了一条长达1分钟的广告。同一天,上海《文汇报》上也登载了瑞士雷达表手绘插图的通栏广告。这说明了 ( )
A.中国已经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企业开始面向国际市场
C.中国已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中国开始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练习
A
C
3.1984年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曾经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此后 ( )
A.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展开 B.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入方向发展 D.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建立
4.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两极格局的瓦解
练习
B
A
5.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并创造了脍炙人日的“深圳速度”。“深圳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B.港深两地联系的密切
C.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
D.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练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