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考点落实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考点精要落实版
泓水之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导入新课
“宋公”是谁?这场战争发生在什么时代?“春秋无义战”与春秋的“义战”?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运用文献资料、视频,探究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过程。
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认识中原“诸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交往与冲突,促进了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前221年
前771年
1895
前475年
前476年
西周灭亡
前356年
前256年
前770年
秦灭东周
平王东迁
商鞅变法
秦朝建立
东周
战国
春秋
铁制农具
牛耕出现
小知识:
“春秋”源自于孔子整理修订的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
由于《春秋》记载的历史时期与东周前期历史发展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就把东周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一般认为始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止于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发展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劚,试诸壤土。——《国语 齐语》
2.手工业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冶铁
莲鹤方壶
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
漆木有柄鼓
河南侯古堆一号墓
冶铸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3.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
二、王室衰微
1.分封制瓦解
铁器牛耕的使用
井田制被破坏
分封制逐步瓦解
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王室衰微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已无力控制诸侯。
诸侯国崛起,不听王命,各自为政。
(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三、诸侯争霸
1.诸侯争霸原因
①王室衰微;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
③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争斗
2.春秋霸主
春秋首霸齐桓公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军事实力大增。同时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获取政治上的优势,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八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阅读史料,概括春秋争霸战争带来的影响。
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文物春秋战国史》
诸侯国在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辖地,吞灭了周围的戎狄部族。这些地区的戎狄部族,迅速与华夏文化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员,对华夏文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李玉洁《简明春秋史》
积极:1.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2.促进了民族融合
消极: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时间:
前770年至前476年
旗号:
“尊王攘夷”
动荡的春秋时期
农业生产力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
王室衰微:
周王室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诸侯争霸
霸主:
齐桓公(春秋首霸)、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影响:
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促进局部统一和民族交融
本课小结
牛刀小试
1.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
2.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
3.“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C
C
4.《史记·周本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特征是( )
A.国家统一 B.民族交融 C.生产力发展 D.诸侯争霸
5.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6.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D
B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