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我”喜欢的事物,读出喜爱之情。
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仿写下来,想象表达,创意表达。3.通过课文内容,体会喜鹊一家其乐融融地温馨场面,以及“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捉迷藏游戏(看看少了谁)
2.趣味找不同。
3.师:今天早上我来学校,碰到了一只小花猫,瞧,就是它(图片出示)。它一直跟着我,喵~喵~喵~地叫个不停。我觉得,它好像再说:“我好饿呀!”于是,我赶紧给了它点食物,吃完后,它又对着我叫:“喵!喵!喵!”这次,我猜,它在说:“谢谢你!”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和老师一样的经历,听过小动物的叫声,并猜过它们的叫声呢?
生: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碰到一只小花狗,他一直跟着我,冲着我“汪汪汪”地叫,我猜它一定没有家,我就把它抱回家了。它还对着我“汪汪汪”地叫,我猜它一定在说:“谢谢你!”
师:它一定在感谢你!看来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儿。上课!
一、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呢?
生:喜鹊。
师:对喜鹊这位朋友,你想了解什么?对于枫树,你想提什么问题。 师适当提示。
生自由回答。老师在课题旁边板书
(读着课题提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要求:带着提出的问题,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能找到的答案画下来。(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
生: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枫树在哪?)
渡口在哪?跟着作者去看。出示图片,依次认识什么是“渡口”,什么是“渡口边”,什么是“渡船”,什么是“渡口对岸”。随着教师边讲解边出示文字,学生会认生字“渡口、渡口边、渡船、渡口对岸”。
师:如果你想去对岸,怎么办呢?
生:“撑船。”(出示“撑船”二字)
师:“撑”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以前见过这个字吗?
回忆白居易诗《池上》,让学生做撑船的动作。
师:这颗枫树长什么样?
指名回答:“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师:这棵枫树像……
生:这棵枫树像一把太阳伞。
师:这棵枫树像一把什么颜色的太阳伞。
生:这棵枫树像一把绿色的太阳伞。
师:“这把绿色太阳伞怎么样”?
生:这把绿色的太阳伞很大又很高……
(这个环节,老师手上的纸条是“活”动的,短句一步一步扩成长句。而设计这个环节时,则是把长句一步一步缩成短句。)
师:你们想象一下,这把太阳伞有多大,有多高?生自由表达。
在想象力训练环节“这把太阳伞有多高有多大?”又引出“蔽”和“荫”字的学习。“蔽”字采用了字理识字,出示篆体“蔽”字,教师释义。生齐读。
师:什么遮蔽了渡口?
生:枫树。学习“荫”字。
齐读长句:“它好像一把……。它的绿荫遮蔽了村口的渡船。”
师:“……难怪我那么喜欢它。”指名读“我们村的渡口旁……我喜欢它。”教师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喜欢”。齐读。
师:我除了喜欢这棵枫树,还喜欢什么?
生:喜欢喜鹊的窝。
出示句子:枫树上有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师:“喜欢极了”是什么意思?
指名读,读出“喜欢极了。”
指名读。齐读。
师:除了喜欢枫树和喜鹊窝,我还喜欢什么?带着问题默读课文2——4自然段。划出表现“我喜欢”的句子。
学生找出并汇报:我常常觉得……跟我说话……
师:你觉得喜鹊会跟我说什么呢?生自由表达。
师:还找到哪句喜欢的话?
生:我真是喜欢极了。
师:我还喜欢什么?
生:我喜欢……我真是喜欢极了……
指名读。
师:我喜欢什么?接下来梳理并出示,: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棵枫树,我很喜欢。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我真是喜欢极了。……喜鹊阿姨的鸟窝里有六只小喜鹊。
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仿说训练,用不同方式表达喜欢:
_____________,我很喜欢。
____________,我喜欢极了。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
我真是喜欢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点评。
四、写字教学。选用了“姨”和“弟”两个字。
步骤如下:
1.齐读,观察并说说两个字的异同之处。
2.教师范写,学生认真看。
3.学生当堂写,教师提示三个“一”,巡堂指导。4.写后互评。
五、继续学习课文5-13段
默读,思考:还有什么是我喜欢的呢?看看你知道了什么?(鸟语)
师生:我听懂了他们之间的对话,也听懂了他们的学习。
教师小结:下面我们回到课前问题,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课前:提出问题——课中:解决问题——课后:提出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