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8 11: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考点落实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考点精要落实版
导入新课
汉文陵是谁的陵墓?为什么人们不去拜壮丽恢弘的秦始皇陵?却要拜只用瓦器做装饰的汉文陵?
途经秦始皇墓
作者:许浑 (唐)
龙盘虎踞树层层,
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树草木以象山。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研读相关史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
认识到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的作风一直为史家称颂。
学习目标
一、西汉建立
都城
公元前202年
时间
建立者
汉高祖刘邦
长安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建立之初,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经济萧条,社会残破,人民流离失所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政策
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与民休息,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事逾烦而天下逾乱,法逾施而奸滋逾炽,兵马逾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
二、休养生息政策
1.目的:
2.措施:
3.作用: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兵皆罢归家”,奴婢释放为平民;注重农业生产,鼓励耕织;轻徭薄赋。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三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四位皇帝。
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措施:
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汉高祖时,规定了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文帝多次减免田租,汉景帝继续推行文帝的政策,继位当年即下诏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
秦汉徭役
秦朝 一年数次;
服徭役年龄:17岁开始
文景 时期 三年一次;
服徭役年龄:20岁开始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及孝文即位,……风流笃厚,禁网疏阔。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
——《汉书·刑法志》
③“以德化民”,废除酷刑。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文帝曾想建一露台,召工匠计之,需百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白寿彝:《中国通史》
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
2.结果: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
——《汉书·食货志》
西汉建立:
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时期: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措施:
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刘邦的统治:
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兵皆罢归家”;注重农业生产,鼓励耕织;轻徭薄赋,使汉初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本课小结
牛刀小试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这个“新的朝代”的建立者是( )
A.项羽 B.刘邦 C.陈胜 D.刘秀
2.西汉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有(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③释放奴婢为平民 ④田赋三十税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追忆历史,下列古代政权最早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唐高祖时期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C.元世祖时期 D.东汉光武帝时期
B
A
B
4.《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随之而来的是文帝和景帝之治,两帝的性格和成就长期以来引起了中国作者的景仰。他们由于井然有序地治国和治民而受到赞誉。”下列让他们受到“赞誉”的做法是( )
A.统一度量衡制度 B.延续休养生息政策
C.统一铸造五铢钱 D.采取重文轻武政策
5.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一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妲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
A.增加赋税徭役 B.倡导勤俭治国 C.实施“推恩令” D.设置西域都护
6.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日:“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文帝( )
A.加紧对农民控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实施了严刑苛法 D.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C
B
D
7.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
A.廉政风气形成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监视地方官吏 D.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8.《汉书 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9.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百家争鸣” D.“王与马,共天下”
B
A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