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

文档属性

名称 平均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8 11: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学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统计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说一个小故事。去年我教二年级,下半年要开运动会了,班主任要了解这个班里哪些小朋友跑步比较快。于是就有一个小朋友非常认真,他回到家里叫爸爸给他跑60米测时间。于是呢爸爸给他测了五次,这五次时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对的,第一次几秒?
生:15秒。
师:第二次几秒?
生:14秒。
师:第三次呢?
生:12秒。
师:第四次呢?
生:10秒。
师:第五次呢?
生:14秒。
师:时间不一样说明他跑的有?
生:有快有慢。
师:那么是时间多快还是时间少快呢?
生:时间少快。
二、体会平均数的“值区间”
师:然后这位小朋友第二天回到学校,他在填这张表格。他填的时候我正站在他的旁边,我发现他填了一个数字(板书:15 ),填好之后他看看我,又把它给涂掉了(板书:在15上打叉)。小朋友们,你能不能告诉我他为什么要把15涂掉?
生:他每次跑的都不一样,15秒是他跑的最慢的一次,并不是他每一次都跑这个数。
师:这个小朋友说的有道理,他不甘心把最慢的成绩填在上面,那同学们觉得呢?
(板书:15后面写上最慢)
生:他有两次成绩是14,所以应该填14。
师:好,你们先听我把故事往下说,你们猜,他涂掉15之后填了哪个数字?(板书:10 )
他填了10没填14,结果他看看我,又把10涂掉了(板书:在10上打叉),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要涂掉吗?如果是你,你会涂掉吗?
生:我会,因为我觉的是14。
师:那10秒是他跑的最什么的成绩啊?
生:最好的。
师:他能每次都跑出10秒吗?
生:不能。
师:对,10秒是他跑出的最快的成绩。(板书:10后面写上最快)他不能保证每次都跑10秒,他如果填了个10,老师叫他跑他跑不出来,什么感觉?
生:尴尬,不好意思。
师:对,填这个有时候会不好意思。然后我看到他涂掉之后在发呆,现在我要问同学们本节课一个大问题,他最后填了什么数?
生:他可能填的14,因为他跑的两次都是14秒。
师:在所有成绩当中,14秒跑的最多。(板书:14 最多)有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我支持13,因为它们的平均数是13。(板书:13)
师:平均数讲过没有?有没有第三个答案?
生:12,这个比较保守。这个里面13没出现过,所以12也有可能,它们相差也不太大。
师:12出现过,你觉得12和14比,小朋友更愿意填几?(板书:12)
生:12。
师:为什么更愿意填12?
生:12成绩更好。
师:就是说14还是偏慢,说到偏慢不如来一个偏快,谁是偏快?
生:12是偏快。(板书:14后面写偏慢,12后面写偏快)
师:三个答案出来了,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可能性最大?同学们看一看,14偏慢12偏快,那有没有不偏快也不偏慢的呢?
生:13!
师:13既不偏慢也不偏快,感觉正好是中等是吧。那他能不能填13呢?
生:可以。
师:为什么可以?
生:因为13是平均数。
师:平均数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板书:平均数)
生:平均数是算出来的。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把5个数相加再除以5。
师:怎么想到这么算的?
生:书上看到的。
师:你怎么想到去看他这个书的?不知道平均数是什么,只知道是算出来的。
生:把这些数相交,有几个数就除几个数。
师:算出来干嘛用呢?
生:…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看这边(指向黑板),前两种叉掉后他有三种选择,14?
生:最多,偏慢!
师:第二种选择是?
生:12,偏快!
师:第三种选择是?
生:13,不偏快慢!
三、强化平均数的“虚拟性”
师:但是13它?(指向黑板)
生:没出现!
师:那13没出现你敢填吗?谁有理由?
生:可能下一次跑就跑出13了。
师:同学们,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板书:下一次)
生:有道理!
师:这次它没出现,下次它很有可能出现,它是最能够代表这个成绩的。
四、理解平均数的“求法意义”
师:(板书:代表)那接下来大家可以算一算刚刚那位小朋友提出来的,这5个数相加再除以5是不是13啊?
(同学试着算,老师在下面指导)
师:算出来多少啊?
生:13!
师:好,请大家再看过来,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谁能从这里面变出一个13啊?
(学生上台,拿下14的一个珠子放在12上面,拿下14的一个珠子和15的两个珠子放在10上面)
师:原先5个数高高低低的,现在全都平了,都变成了?
生:13!
师:小朋友们,什么叫平均数懂了没有?板书:均分(15+14+12+10+14)÷5 这叫均分。平均数怎么来的?
生:平均数就是把不同的数均分成一个相同的数。
师:我们来看这五个数,谁最特别?
生:13!
师:它有两个特点,哪两个特点?
生:不偏快慢,没出现。
师:符合这个特点的叫?
生:平均数!
师:好,因为它正正好好,所以它能代表这位二年级小朋友的水平,因为它不快也不慢。因为它没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怎么得到它?
生:算。
师:还可以?(指向算珠)
生:移。
师:对,移多补少。所以他最后填的是13,这个故事讲完了。同学们有谁要补充吗?
生:平均数也不一定要没出现啊?
师:同学们,平均数一定要没出现吗?我们第一次15,第二次14,第三次12,第四次10,第五次14,第六次?(边说边指)
生:13!
师:出现没有?平均数多少?
生:13。
师:所以它这个没出现,不是一定没出现,而是可以没出现。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我有两个数字,6和4,这两个数字的平均数是几?
生:5!(6+4)÷2
师:再来,1、3、5这三个数平均数是几?
生:3,(1+3+5)÷3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5给两个给1就是3
师:一条河平均水深4米,请问这条河最深几米?平均水深4米,它一定是四米深吗?有可能是?
生:6米或1米。
师:它有很深的地方也有很浅的地方。我现在把这条河重新修整一下,变成了平均水深1米,这样我们走过去安全吗?
生:不安全。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东西?
生:平均数。
师:平均数来干嘛用啊?来解决一个小朋友代表他跑步水平的问题。平均数有什么特点啊?
生:不偏快慢,可能没出现
师总结:可能没出现也可能出现。我们看13这个数这么特别叫平均数,(指向15)这个数这么特别叫什么数呢?(指向10)这个数这么特别叫什么数呢?我们慢慢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