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3.2熔化和凝固
唐古拉山地处青藏高原中部,其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峰,南北长达5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冰雪覆盖方圆670平方公里,周围分布着40余条现代冰川。汇合在大面积的沼泽地带,形成星罗棋布的湖泊,这些湖和沼泽就是世界第三大川-----长江的生命之源。
一、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1、
当温度低于0 ℃时,可以发现冰 熔化,当温度达到0 ℃时,发现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2、
蜡烛加热后,可发现蜡烛 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叫做晶体(例:食盐、冰、海波、金属等)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熔化时温度在不断升高的固体叫做非晶体(例:松香、石蜡、玻璃、沥青等)。非晶体没有熔点。
3、
固体在熔化时需要吸热
不
冰开始熔化
保持不变
马上
不断升高
一、熔化、凝固
实验探究
海波
松香
如图所示,分别在盛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观察海波和松香的变化情况及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1.实验探究:海波熔化
数据记录
二、熔化
时间(m)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温度(℃) 41 43 44 45 46 47 47 47 47.5 48 51.5 53.5 55.5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温度(℃)
时间(m)
45
50
55
1
2
3
4
5
6
7
海波的熔化图像
2.实验探究:松香的熔化
时间(m)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温度(℃) 52 55 58 61 62 63 65 66.5 69 72 74 83
状态 固态
粘稠状态
液态
数据记录
温度(℃)
时间(m)
60
70
80
10
15
20
松香的熔化图像
3.固体的分类
固体
晶 体:
非晶体:
实例: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属等。
实例: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等。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晶体
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
1.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
2.凝固中:晶体有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注意
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熔点和凝固点
-259
固态氢
48
硫代硫酸钠
1083
铜
-218
固态氧
232
锡
1200左右
各种铸铁
-210
固态氮
327
铅
1300-1400
各种钢
-117
固态酒精
660
铝
1535
纯铁
-39
固态水银
962
银
3410
钨
0
冰
1064
金
80.5
萘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物质
几种晶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有熔点和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
3、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1、在南极,气温常常达到零下40摄氏度,请问,在那里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气温吗?那么水银温度计呢?
2、有句话叫“下雪不冷,化雪冷”你是如何理解呢?
在那里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
下雪凝固放热不冷,化雪熔化吸热`冷
3、一杯冰,一部分已熔化,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在冰还没有全部熔化时,问这冰的温度为多少 若放在-10 oC的房间里,水没有全部结成冰呢?
等于0 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