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评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ī 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 ɡǔn dònɡ lǒnɡ zhào
bó wù hénɡ ɡuàn jiānɡ miàn 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二、按要求填空。(7分)
①用部首查字法查“薄”字,先查部首 ,再查 画。在“薄雾”中“薄”的读音是 。
②“鼎”字一共有 笔,第十笔是 。用“鼎”组两个词语: 、 。
三、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填序号)。(7分)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A. 鼎沸 B.风平 C.浩浩
D.水天 E. 浪吼 F. 地裂
2.根据课文内容给词语分类。
①形容人多:
②描写潮水的声音:
③描写江面或潮水的样子:
3.选词填空。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湖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江面上, , 湖水声如 。海堤上 ,听不出他们在说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内容回顾。(10分)
1.我们踮着脚 ,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2.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 ,看看水塘里的 ,看看我 的地方。
3. 不见人,但闻 。返景 , 青苔上。
六、课内阅读。(15分)
细细的流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这个片段节选自《 》。(1分)
2.“走月亮”的意思是 ,文段中写的是“我”和阿妈在 (哪里)走月亮。(2分)
3.读了这段话我们仿佛看到了 ;仿佛闻到了 ;想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 ___________________画。(4分)
4.“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中“抱”能换成“映”吗?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5分)
海上生明月
巴 金
四围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A】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B】我( )不能以海为家,( )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 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仔细阅读短文,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光辉一一( ) 皓月一一( ) 无际一一( )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B】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 (1分)
A.虽然……但是…… B.即使……也…… C.尽管……可……
3.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照样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描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写出几句写月亮的诗句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快乐习作。(30分)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不少大自然的奇妙景观、景象。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景观、景象呢?把你见到的描绘出来吧,让我们通过你的作品,感受一下其中的奇妙吧!
要求: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有一定的叙述顺序,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
一、【答案】依据;宽阔;潮水;滚动;浪潮;薄雾;横贯江面;人声鼎沸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宽阔”的“阔”不要写成形近字“开闸”,“薄雾”的“薄”不要写成形近字“簿”,“横贯”的“贯”不要写成同音字“惯”,“人声鼎沸”的“沸”不要写成形近字“佛”。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依据、宽阔、潮水、滚动、浪潮、薄雾、横贯江面、人声鼎沸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二、【答案】艹;13;bò;12;一;人声鼎沸;鼎力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词形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故答案为:艹、13、bò、12、一、人声鼎沸、鼎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理解。
三、【答案】1.人声;浪静;荡荡;相接;风号;山崩
2.A;EF;BCD
3.B;E;F;A;D
【解析】【分析】1.“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水天相接”:表达开阔遥远的意思。
“风号浪吼”: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2.①“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符合语境;
②“风号浪吼”: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符合语境;
③“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水天相接”:表达开阔遥远的意思。符合语境。
3.结合题干“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江面上,风号浪吼 ,潮水声如 。海堤上 ,听不出他们在说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再联系词语的意思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1.人声;浪静;荡荡;相接;风号;山崩;2.①A;②EF;③BCD;3.B;E;F; A ;D
【点评】考查词语搭配。识记词义,根据词义正确使用词语。
四、【答案】1.我爱看星星。
2.悠闲的我躺在舱面上,仰望静寂的天空。
3.秋天的雨是细密的,是温柔的,是可爱的。
【解析】【分析】1.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最” 修饰“爱”;“ 天上密密麻麻的”修饰“星星”。删掉“最、天上密密麻麻的"这些修饰限制的成分。
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2.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用“悠闲的”修饰“我”,用“静寂的”修饰“天空”。
3.例句连用三个(是……,是……,是……)结构相同的句式加强语气,是排比。仿写的句子也必须满足排比这个特点。
故答案为:1.我爱看星星。 1.悠闲的我躺在舱面上,仰望静寂的天空。 3.秋天的雨是细密的,是温柔的,是可爱的。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使句子具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删掉修饰限制的成分。
(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五、【答案】1.往东望去;风平浪静;越来越大
2.小水塘;月亮;采过野花
3.空山;人语响;入深林;复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往东望去、风平浪静、越来越大 2.小水塘、月亮、采过野花 3.空山、人语响、入深林、复照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六、【答案】1.走月亮
2.在月光下散步;小溪和水塘
3.鹅卵石布满河床;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白天阿妈在溪里洗衣裳,而自己,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如诗、如梦、如世外桃源般的赏月
4.不能,因为“抱”使小水塘具有了人的动作,将小水塘拟人化了,“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5.在课文中出现多次,有强调的作用,写出了赏月的欣喜。不仅形成了全文的线索,更重要的是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无比幸福的心境,突出了中心。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结合语段的内容,这段话出自课文《走月亮》,描写了中秋节的夜晚,我和阿妈到郊外散步赏月的情形。
故答案为:走月亮。
2.结合短文和课文内容,“走月亮”的意思是在月亮下散步赏月;文中描写的是我和阿妈在故乡的小溪和水塘边去散步赏月的情形,表现童年生活的惬意和美好。
故答案为:在月光下散步;小溪和水塘。
3.阅读语段,这段话描写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的小溪和水塘;阅读文字,结合文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题目要求,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出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故答案为:鹅卵石布满河床;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白天阿妈在溪里洗衣裳,而自己,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如诗、如梦、如世外桃源般的赏月。
4.“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中的“抱”把水塘当做人来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倒映在水塘中的温馨动人的景象。而用“映”的话,则显得过于生硬,缺少浓郁的感彩。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抱”使小水塘具有了人的动作,将小水塘拟人化了,“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5.“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写出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的这种高兴的心情,同时也深化了课文的主题思想,带动了全文的节奏,进一步表现童年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故答案为:在课文中出现多次,有强调的作用,写出了赏月的欣喜。不仅形成了全文的线索,更重要的是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无比幸福的心境,突出了中心。
七、【答案】1.光芒;明月;无涯
2.A
3.比喻;风筝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4.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捕写。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3.把“船”比作“一只大鱼”是比喻。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考查对古诗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即可。
故答案为:1.光芒、明月、无涯
2.A
3.比喻 ;风筝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4.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捕写。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八、【答案】略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写景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③写景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