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8 12: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评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ú jiàn kuān chǎng hén jì yǐn bì jūn yún
chóng dié chù jiǎo xiū xiǎng róu ruò qīng xié
二、划去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4分)
苍(蝇 绳) (驻 注)扎 (赔 培)养 (即 既)使
(赌 堵)气 (征 证)明 (坚 竖)直 (煤 媒)气
三、选择关联词语填空。(8分)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组关联词写一句话。
3.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一百多年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中,在未离开豆荚之前,五粒豌豆的共同特点是   。第五颗豌豆给予母女两人以生存的   和生活的   。
2.在《蝙蝠和雷达》一文中,科学家通过   、   、   三次试验证明   。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   的启发。
3.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的意思是   。“春风”指的是   。“梨花”指的是   
4.   ,自用则小。——《尚书》
5.人非生而知之者,   ?——(唐)韩愈
6.   ,疑则有进。——(宋)陆九浦
六、课内阅读(12分)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划去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画线句中的“那时”是指(  ) (2分)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科学社会
3.想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2分)
千里眼:遥控器    
顺风耳:电话    
4.片段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 (3分)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惊喜。
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语段的意思:   (3分)
七、课外阅读(14分)
梧桐子(节选)
叶圣陶
梧桐子在麻雀的嘴里,周身觉得很湿润,麻雀用舌头舔他,好像给他挠(náo ráo)痒痒似的。他本来很渴了,身上又有点儿痒,所以感到很舒服。
不知道为什么,麻雀一张嘴,他就从半空里掉了下来,正好落在又松又软的泥里。下了几天春雨,刮了几天春风,他醒过来了。看看自己身上,褐色的旅行服已经不在身上了,换上了一身绿色的新衣,比先前的更加鲜艳。看看周围的邻居,都是些小草,也穿着可爱的绿色的新衣。有了这许多新朋友,他不再觉得寂寞了,可是想起母亲,想起哥哥弟弟们不知道怎样了,心里就不大愉快。
他慢慢地长大了,周围的小草们本来跟他一般高,现在只能盖没(méi mò)他的脚背。他的身子很挺拔,站得笔直,真是个漂亮的小伙子。小草们都很羡慕他,跟他非常亲热。
有一天,一只燕子飞来,歇在他的肩膀上。燕子本是当邮差(chā chāi)的,所以他心里很高兴,就写了一封信交给燕子。他说:“燕子哥哥,好心的邮差,我有一封信,是写给母亲和哥哥弟弟们的。可是我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请您帮我打听吧;打听到了,就把我这封信给他们看,让他们都能看到。最好能带个回音给我。谢谢您,好心的燕子哥哥。”
燕子一口答应,把信带走了。没过一天,燕子背了一大口袋信回来了,对他说:“你的信来了,他们都给你写了回信哩。”
(选自《稻草人》)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舒适——( ) 孤独——( ) 打探——( )
3.从哪里可以看出梧桐子长成了大树?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背了一大口袋信回来”,这些信是谁写的?会写些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小明说:“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熊。”小红说:“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请你写一篇习作,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人。(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逐渐;宽敞;痕迹;隐蔽;均匀;重叠;触角;休想;柔弱;倾斜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渐、敞、痕、蔽、均、叠、触、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逐渐、宽敞、痕迹、隐蔽、均匀、重叠、触角、休想、柔弱、倾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绳;注;赔;既;堵;征;坚;媒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结合所给的字组词。
故答案为:绳、注、赔、既、堵、征、坚、媒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答案】(1)不仅;还
(2)即使;也
(3)不是;而是
(4)因为;所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1)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仅……还……”
(2)分句之间也是转折关系,“即使……也……”;
(3)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故选“不是……而是……”。
(4)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1)不仅、还;(2)即使、也;(3)不是、而是;(4)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答案】(1)科学家揭开了秘密。
(2)即使;也;即使是在下雪的早晨,他也坚持跑步。
(3)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4)奥运健儿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原来是来自于平日的刻苦训练。
【解析】【分析】(1)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经过反复研究,终于、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即可。
(2)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用“即使……也……”关联词造句: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人民解放军也会迎难而上决不畏惧!
(3)通过朗读发现,语句不通顺,“一百多年前”和“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位置颠倒,属于病句中语序不当。修改时只需让它们交换位置。
(4)通过分析例句可知,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在提问题,第二句在回答问题。一问一答,有问有答属于设问,所以仿写一句设问句即可,先提问题,再回答这个问题。
故答案为:(1)科学家揭开了秘密;(2)即使;也;即使是在下雪的早晨,他也坚持跑步;(3)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4)奥运健儿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原来是来自于平日的刻苦训练。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变换。句子缩句、修改病句等都是常考的类型,要掌握各种句型变换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5.【答案】(1)躁动不安,对未来充满期望,对自己很有信心;希望;勇气
(2)蒙眼睛;塞耳朵;封嘴巴;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蝙蝠夜里飞行
(3)形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
(4)好问则裕
(5)孰能无惑
(6)为学患无疑
【解析】【分析】(1)—(3)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4)—(6)考查对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补充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1、躁动不安,对未来充满期望,对自己很有信心 2、希望 3、勇气(2)1、蒙眼睛 2、塞耳朵 3、封嘴巴 4、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5、蝙蝠夜里飞行(3)1、形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2、科学技术 3、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4)好问则裕(5)孰能无惑(6)为学患无疑
【点评】(1)—(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4)—(6)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名句的含义。
【答案】6.托付;成果
7.B
8.卫星电视、监控、望远镜;广播、收音机、手机
9.B
10.通过对比的手法,介绍了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6.“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这句中应选用“寄托”,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托付在某人或某事物上面;“20世纪的(成果 成就)”这项中应选“成就”,比“成果”的范围更广,意义更重要。
故答案为:托付;成果。
7.结合上句,“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句子中的“那时”指的是“农耕社会”。
故答案为:B。
8.“千里眼”指远距离的视频信息传输,如卫星电视、监控、望远镜等;“顺风耳”指的是远距离的声音传播方式,如“广播”、“收音机”、“手机”等。结合词语的不同意义和区别,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卫星电视、监控、望远镜;广播、收音机、手机。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指20世纪以来,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像春天梨花的开放一样,发展多样而迅速,生活和社会变化很多很大很快。
故答案为:B。
10.这段文字采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耕社会和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状况,介绍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结合语段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可以进行分析概括。
故答案为:通过对比的手法,介绍了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答案】11.náo;mò;chāi
12.舒服;寂寞;打听
13.从周围的小草们只能盖没他的脚背,燕子飞来歇在他的肩膀上,可以看出梧桐子长成了大树。
14.这些信是梧桐子的妈妈和哥哥弟弟们写的。他们可能会说,很高兴收到他的信,因为一直很牵挂他。信里可能还会讲到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希望彼此多写信等。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语段阅读,要想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才回顾整体的感知,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11.注意多音字,没:多音字,读méi时,表示无、没有,可以组没有;读mò时,表示漫过、高过,可以组淹没等。文中表示是高过的意思。故选“mò”;差:多音字,读chā是,义同“差”(chà),可以组差别、差异;读chāi时,表示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职务,可以组词出差。“邮差”是一个职位职务,故选“chāi”。
故答案为:náo;mò;chāi
12.“舒适”舒服,近义词“舒服”;“孤独”孤单,近义词“寂寞”;“打探”打听,近义词“打听”。
故答案为:舒服;寂寞;打听
13.结合句子“周围的小草们本来跟他一般高,现在只能盖没他的脚背。一只燕子飞来,歇在他的肩膀上”可总结为:从周围的小草们只能盖没他的脚背,燕子飞来歇在他的肩膀上,可以看出梧桐子长成了大树。
故答案为:从周围的小草们只能盖没他的脚背,燕子飞来歇在他的肩膀上,可以看出梧桐子长成了大树。
14.注意结合“燕子背了一大口袋信回来”“可是想起母亲,想起哥哥弟弟们不知道怎样了,心里就不大愉快。”可以想到这些信是梧桐子的妈妈和哥哥弟弟们写的。可能会说一些想念的话,讲一些生活的事情等
故答案为:这些信是梧桐子的妈妈和哥哥弟弟们写的。他们可能会说,很高兴收到他的信,因为一直很牵挂他。信里可能还会讲到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希望彼此多写信等。
15.【答案】略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②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③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④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