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8 19: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八年级同学拟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系列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
准备
爆发
成果
结果
武装起义三民主义同盟会
1911.10.10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构想共和 浴血共和 缔造共和 维护共和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背景
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时间:
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黎元洪
南 京
采用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民国?年=公历X年-1911年
公历?年=民国X年+1911年
民国?年 = 1949-1911=38
=38+1911=1949
1.背景:
2.经过
3.性质:
4.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1、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处学知识判断,这张银元发行于公元( )
A.1927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指出,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辛亥革命爆发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临时约法》的颁布
C
A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大总统誓词》宣誓,要“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
表达了孙中山全心全意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高尚品格
5.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进步性——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位。
局限性——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P47 材料研读
5.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增睦谊”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材料研读(教材P47)
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1)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教育方面
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 奖励工商业的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 提倡男女同校,禁止小学读经
(2)影响
这些政策在当时虽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自由平等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6.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教材P49知识拓展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社会生活:
(4)教育方面: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北局势
清政府
革命派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南北议和
(2)为了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共和,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便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背景:
孙中山让位的条件
2、过程
(1)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2月15日,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溥仪退位诏书
1636--1912
(2)2月13日,孙中山辞职,接着袁世凯通电全国,拥护共和。
(4)结局: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剪掉辫子表示“革命”
窃国大盗
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什么会落入袁世凯之手呢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及对袁世凯认识不清。
2.袁世凯反革命的策略
3.帝国主义的支持。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
“封印”
大法
1.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确立主权在民原则,否定主权在君。
确立平等自由原则,否定封建等级。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防止专制独裁。
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
法院:司法权
据此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影响是什么呢?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影响: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内容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 ①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 ②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时间:
人物:
内容:
1912年3月
孙中山
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地位:
性质:
作用:
国家性质 、主权在民
人民权利 、自由平等
政治体制,三权分立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中国近代化探索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最大的历史功绩)
(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影响最深远)
(5)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势力。
合作探究:
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或成功之处)
课堂讨论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 成功:意义
失败(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3)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结束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
重要成果
结果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小结
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其中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是( )
A.黄兴 B.毛泽东 C.袁世凯 D.孙中山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称呼,规定政府官员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平等的思想 B.自由的思想
C.共和的观念 D.博爱的观念




D
A
3.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一致认为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结束动乱、稳定政局,革命派也希望能尽快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这一形势下谁占据了有利位置( )
A.孙中山 B.张作霖 C.袁世凯 D.黎元洪
4.清帝退位后不久,袁世凯正式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从此中国进入(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C.清政府统治时期 D.湖北军政府统治时期
A
C
5.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
A.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摆脱了殖民统治
A
第10课中华民国成立 活页答案
(一) 1.1911. 12 孙中山
2.1912 南京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3。阳历 黎元洪 参议院
4.民主革命
(二)1.袁世凯 和平的方式 共和
2.宣统帝 袁世凯 3.北京
(三)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全体国民 人身居住言论 立法权 行政权 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度 民主自由原则
B
D
(1)民族和民权。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