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内战爆发练课时测试题
选择题
1.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经过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
A. 1945年9月3日
B. 1945年9月19日
C. 1945年10月10日
D. 1946年1月10日
2. 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 解决革命的方向和道路问题
B. 讨论停战问题
C. 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D.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3. 《新华日报》曾发表群众来信:“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求。”“毛先生”此行的结果是( )
A. 促成了国共抗日
B. 实现了国内和平
C. 达成了“双十协定”
D. 避免了内战
4. 1946年6月,“假和平、真内战”的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 )
A. 中原解放区 B. 东北解放区
C. 陕北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5.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其中的战略失误指的是( )
A. 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D. 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6.小说《红日》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山东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搏杀,最终在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故事。该小说可能参照的创作背景是( )
A.孟良崮战役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重庆谈判
7.对下图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
B.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C.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危机
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8.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国民党一大 D.政治协商会议
9.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 )
A.民主与自由 B.和平与民主
C.团结与进步 D.自由与和平
10.党中央撤出延安后,中央领导同志胸怀大局,临危不惧,和边区军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历经风险,饱经艰辛,一次次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材料描述的史实是( )
A.中原突围 B.转战陕北
C.挺进中原 D.抗美援朝
11.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 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 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2.下图是1946年6月,上海各界群众举行呼吁和平、反对内战示威游行的照
片。它属于哪一时期的事件(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山东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14、揭开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孟良崮战役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15、下面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
A.建设民主国家 B.修改宪法草案
C.坚持独裁专制 D.推进国共合作
16.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此去的目的是( )
A.消灭国民党
B.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17.下列对抗战胜利后国内局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民渴望和平
②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面对两种前途还举棋不定
③美国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④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⑤各民主党派主战者与主和者各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
A.要为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
B.尽量避免内战
C.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
D.既要争取和平也要准备斗争
19.1945年,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应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邀毛泽东赴沪谈判以掩盖内战目的
B.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全面内战序幕
C.先重点进攻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区
D.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进行土地改革
20.1947年4月17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的发展表现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却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
A.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B.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三大战役
21.1947年3月毛泽东断然决定撒出延安,他对部队指战员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面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毛泽东微离延安的主要原因是( )
A.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则”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国民党发动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国民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22.陈毅元帅在1947年5月作诗云:“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诗中描绘的孟良固战役(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地区的主力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撤离延安前,告诉部队指战员:“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材料二 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蒋介石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延安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2)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你认为材料二中蒋介石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4)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24、抗战胜利后,日本侵华战争的阴云在人们的心头还尚未散尽,内战的乌云又马上笼罩在全国人民的头上,又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
【烽火再燃,何缘由】
材料一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
材料三 (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1)根据三则材料分析,当时主宰中国命运的政治力量有哪些?他们对中国发展前途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兄弟阋墙,谁之过】
材料四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谈判的办法是政学系想出来的。政学系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现在动大手术也不是时候,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2)材料四中“软的一套方法”“动大手术”“利用谈判拖一拖”“更有文章好做”分别是什么意思?
【胜负各异,形势变】
图一
图二
(3)图一、图二所示战役结果如何?各有什么意义?
(4)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战役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结果。
25、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大历史事件,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个时期哪一事件
(2)就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 该事件的解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中国共产党参加图二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取得怎样的成果 后来落实情况如何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
(1)毛泽东是应谁之邀请来重庆?到重庆做什么?
(2)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3)为努力解决好以上问题,1945年毛泽东在谁的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4)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答案
1-5CDCAD 6-10ADDBB 11-15ADDBC 16-20CCDBC 21-22CB
23、(1)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及敌强我弱的实际。
(2)1934—1936年红军长征;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3)不对。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和红军长征的原因、目的不同。红军长征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以运动战的方式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
(4)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4、(1)①国民党:消灭共产党,维护一党专制。②共产党:争取民主与和平。③美国: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2)“软的一套方法”:用和平谈利的办法使中国共产党屈服;“动大手术”:用战争手段消灭中国共产党;“利用谈判拖一拖”:内战准备不充分,可以借和谈之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更有文章好做”:如果共产党不去重庆谈判,国民党当局就可以将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3)青化砭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的正确领导;等等。
25、(1)图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安事变;图二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谈判。
(2)和平解决。影响: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3)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签订了“双十协定”。后来国民党撕毁协定,最终导致了内战的爆发。
26、(1)蒋介石。参加重庆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努力。
(2)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合理解决。
(3)周恩来、王若飞。
(4)双十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