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初中结业考试地理试题(word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初中结业考试地理试题(word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8 17:20: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结业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命题、校对:丛伟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 若图中矩形代表中国,下列关于中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描述恰当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大分部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结合题意。结合题意。故选C。
【点睛】考查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读我国北纬36°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哪点适宜建造水电站(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该图反应我国地势总的特征( )
A. 中部低四周高
B. 西部高东部低,自西向东依次为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阶梯
C. 东部高西部低
D. 西部高东部低,自西向东依次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阶梯
【答案】2. B 3. D
【解析】
【2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①处于第一级阶梯,水流落差小,水能不够丰富,A错误;②处于第二阶梯,该地水流落差大,水能丰富,适宜建造水电站,B正确;③地处位置海拔低,落差小,不适宜建造水电站,C错误;④地处位置海拔过于低,水流量少,D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所知,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地势西高东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海拔较低;由此可知,自西向东依次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地势西高东低。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海拔最高,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附近;第二阶梯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高原,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海拔最低,主要分布在平原。
4. 张伟明天乘飞机去广州,他通过手机APP查看明天天气预报,最利于他出行的天气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分析,A图表示天气为大雨,B图表示天气为雷阵雨,C图表示天气为大雪,D图表示天气晴。张伟明天乘飞机去广州,最利于他出行的天气是晴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 1995年10月,新疆尼雅遗址出土了一块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蜀锦。“蜀锦”产于哪个省级行政区( )
A. 山东省 B. 辽宁省 C. 广东省 D. 四川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以此可见,“蜀锦”产于四川省。该省的行政中心是成都。所以蜀棉产自四川省。山东省的简称是鲁,辽宁省的简称是辽,广东省简称粤。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记住即可。
6. 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   )
A. 大规模地开发南极地区铁矿
B. 进行房地产开发,大量移民
C. 捕猎企鹅
D.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企鹅是这里代表性的动物;迄今为止,已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把南极地区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 )
A. 技术与人才 B. 气候与地形 C. 市场与交通 D. 资源与土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所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技术与人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每年9月,鸿雁会陆续离开日渐寒冷的繁殖地.受冬季季风影响,鸿雁的繁殖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 寒潮 B. 洪涝 C. 台风 D. 滑坡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图中鸿雁的繁殖地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由于距离冬季的发源地近,极易发生寒潮天气;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9. 在①-④的山体部位中,适合进行攀岩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高原 D. 山地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④,只有④等高线重叠,是陡崖,适合攀岩,故D正确;①处等高线闭合,且中间高,四周低,是山顶,故A错误;②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故B错误;③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故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10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海拔低于200米,起伏小,地形平坦开阔,地形类型为平原。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等高线出现闭合的曲线,中间数值高的部位为山顶,中间数值低的部位为盆地;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部位为陡崖;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部位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部位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11. 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不同的绕着地轴自转,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侧视图也是呈现自西向东的方向,故A错误,B正确。在北极上空看到的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到是顺时针旋转,故C、D错误。故选B。
读“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经过我国地势的( )
A. 第一、二级阶梯 B. 第一、三级阶梯
C. 第二、三级阶梯 D. 第一、二、三级阶梯
13.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有( )
①缓解能源短缺②增加财政收入③改善了环境④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我国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读图可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C正确;为经过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排除ABD;故选C。
【13题详解】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①正确;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③正确;①③正确,B正确;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是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排除②④,排除ACD;故选B。
【点睛】“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 造成该地地表现状的人为原因是( )
A. 地面坡度大 B. 黄土土质疏松 C. 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D. 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
1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 )
①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②植树造林,修梯田、挡土坝③退耕还林、还草④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4. D 15. B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D正确;自然原因是地面坡度大、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选D。
【15题详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梯田、修建堤坝挡住水土;退耕还林、还草,做好生物工程措施,②③正确;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水土流失会更加严重,①错误;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搞一刀切不适,应合理控制数量,④错误。选B。
【点睛】黄土高原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二、综合题(共计35分)
16. 1.读“东北地区略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____。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该地区作物熟制多为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耕地类型为____,该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二至三熟,由于物产丰富,被称为“____”。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____高,热量不足。
(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地区;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石油、____、____资源丰富。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6)①代表的铁路线是____。
【答案】(1) ①. 辽宁省 ②. 温带季风 ③. 一年一熟
(2) ①. 水田 ②. 鱼米之乡
(3)纬度 (4) ①. 煤 ②. 铁
(5)上海 (6)京沪线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文作答的形式,设置六个小问,涉及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东北地区的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该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位于中温带。
【小问2详解】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二至三熟,由于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该地区位于亚热带。
【小问3详解】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高,热量不足。
【小问4详解】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地区,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石油、煤炭、铁资源丰富。
【小问5详解】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上海,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小问6详解】
连接哈尔滨和北京的铁路线是京哈线,①代表的铁路线是京沪线,起止点城市是北京和上海。
17. 近日习近平主席到黄河沿岸考察。图(左)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右)为太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____省的西安是习近平主席重点考察地,都位于秦岭以____(方向)。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据图,太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因此黄河冬季会结冰,春季会有凌汛现象,图中乙、丙河段,会出现凌汛的是____河段。
(3)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可是经常断流,自然原因是____。
【答案】(1) ①. 陕西 ②. 北 ③. 二 ④. 三
(2) ①. 夏季高温多雨 ②. 冬季低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③. 乙
(3)降水少,气候干燥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为材料,涉及到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知识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陕西省的西安是习近平主席重点考察地,位于秦岭以北,属于北方地区,从温度带看属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山西省、陕西省的分界线,是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小问2详解】
据图,太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黄河冬季会结冰,春季会有凌汛现象,凌汛出现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读图可知,图中乙、丙河段,会出现凌汛的是乙河段,凌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①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②有结冰期。
【小问3详解】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可是经常断流,自然原因是流域内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人为原因是流域内工农业用水量大。
18. 读台湾略图和台湾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面积最大的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____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B____省相望。
(2)台湾的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部,因为这里是平原,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3)20世纪60年代,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右图),形成“____”型的经济。根据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料、生产(加工)、产品的关系可判断①是____,②是____。
【答案】(1) ①. 东 ②. 福建
(2)西 (3) ①. 进口—加工—出口 ②. 原料 ③. 产品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台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台湾的位置范围、地形地势、经济发展特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其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B福建省相望。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其西部是平原,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是台湾省的工业和城市分布区。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 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台湾经济模式图看出,台湾省矿产资源缺乏,岛内市场狭小,需进口①原料,在岛内加工后,出口②产品,对外依赖性强,易受国际环境影响。
19.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理区域的名称:D____
(2)图中②线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和____。
(3)由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描绘的是我国的(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4)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环境千差万别,这里“差别”主要体现在( )
A. 人文条件方面 B. 自然条件方面
C. 地理位置方面 D.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方面
(5)不同的地理环境,居民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和年糕 B. B地区的手抓肉、米线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C. C地区居民的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饺子 D. D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6)下图能正确反映C地区景观的是( )
A. B. C. D.
(7)A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8)A、B、C、D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是位于____(用字母表示)区域。
【答案】(1)青藏地区
(2) ①. 气温 ②. 降水 (3)C (4)D (5)D (6)A
(7) ①. 干旱 ②. 高寒
(8) ①. D ②. B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文为材料的形式,设置8小问,涉及我国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四大地区的划分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分析和掌握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D 是位于第一阶梯上的青藏地区。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②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确定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小问3详解】
由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度为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描绘的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由于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呈现这样的变化,故ABD 错误,C正确。故选C。
【小问4详解】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小问5详解】
我国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A为西北地区、D为青藏地区、B为北方地区、C为南方地区;刀削面、年糕、馒头、包子、饺子应该是北方的特色食品;而汤圆是南方地区的特色食品;西北地区的特色食品是手抓肉;青藏地区藏族人喜爱和酥油茶和青稞酒。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小问6详解】
读图可知,A为小桥流水,是南方地区的景观;B是雪山高峰,是青藏地区的景观;C是华北平原,是北方地区的景观;D 是西北地区沙漠景观;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小问7详解】
读图可知A是西北地区,该地区的主要特征是干旱;D是青藏地区,该地区的主要特征是高寒。
【小问8详解】
四大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D是青藏地区,C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B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为旱地为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结业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命题、校对:丛伟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 若图中矩形代表中国,下列关于中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描述恰当的是( )
A. B.
C. D.
读我国北纬36°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哪点适宜建造水电站(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该图反应我国地势总的特征( )
A. 中部低四周高
B. 西部高东部低,自西向东依次为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阶梯
C. 东部高西部低
D. 西部高东部低,自西向东依次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阶梯
4. 张伟明天乘飞机去广州,他通过手机APP查看明天天气预报,最利于他出行的天气是( )
A B. C. D.
5. 1995年10月,新疆尼雅遗址出土了一块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蜀锦。“蜀锦”产于哪个省级行政区( )
A. 山东省 B. 辽宁省 C. 广东省 D. 四川省
6. 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
A. 大规模地开发南极地区的铁矿
B. 进行房地产开发,大量移民
C. 捕猎企鹅
D.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 )
A. 技术与人才 B. 气候与地形 C. 市场与交通 D. 资源与土地
8.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每年9月,鸿雁会陆续离开日渐寒冷的繁殖地.受冬季季风影响,鸿雁的繁殖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 寒潮 B. 洪涝 C. 台风 D. 滑坡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9. 在①-④的山体部位中,适合进行攀岩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高原 D. 山地
11. 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读“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经过我国地势的( )
A 第一、二级阶梯 B. 第一、三级阶梯
C. 第二、三级阶梯 D. 第一、二、三级阶梯
13.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有( )
①缓解能源短缺②增加财政收入③改善了环境④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 造成该地地表现状的人为原因是( )
A. 地面坡度大 B. 黄土土质疏松 C. 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D. 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
1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 )
①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②植树造林,修梯田、挡土坝③退耕还林、还草④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共计35分)
16. 1.读“东北地区略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____。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该地区作物熟制多为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耕地类型为____,该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二至三熟,由于物产丰富,被称为“____”。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____高,热量不足。
(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地区;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石油、____、____资源丰富。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6)①代表的铁路线是____。
17. 近日习近平主席到黄河沿岸考察。图(左)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右)为太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____省的西安是习近平主席重点考察地,都位于秦岭以____(方向)。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据图,太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因此黄河冬季会结冰,春季会有凌汛现象,图中乙、丙河段,会出现凌汛的是____河段。
(3)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可是经常断流,自然原因是____。
18. 读台湾略图和台湾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面积最大的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____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B____省相望。
(2)台湾的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部,因为这里是平原,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3)20世纪60年代,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右图),形成“____”型的经济。根据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料、生产(加工)、产品的关系可判断①是____,②是____。
19.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理区域名称:D____
(2)图中②线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和____。
(3)由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描绘是我国的(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4)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环境千差万别,这里“差别”主要体现在( )
A. 人文条件方面 B. 自然条件方面
C 地理位置方面 D.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方面
(5)不同的地理环境,居民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和年糕 B. B地区的手抓肉、米线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C. C地区居民的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饺子 D. D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6)下图能正确反映C地区景观的是( )
A. B. C. D.
(7)A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8)A、B、C、D四个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是位于____(用字母表示)区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