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1-15 20: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罗布泊
罗布泊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出生显赫的蒙古族王子罗布诺尔不愿继承王位,要去龟兹学习歌舞。当时走到塔里木盆地东部边缘时,饥渴劳累使他昏倒在地。三天后,当他醒来时,竞发现身旁坐着一对青年男女。男青年说他叫若羌,姑娘说她叫米兰,他俩是风神收养的同胞兄妹,因忍受不了风神的残暴虐待抛家到库车学习技艺,不料返回途中在此与罗布诺尔相遇。米兰对罗布诺尔一见钟情。风神发现女儿与凡人相爱,恼羞成怒,便刮起黑风暴惩罚他们,沙石打瞎了罗布诺尔的眼睛。摔断了米兰的双腿之后,风神又将他们三人刮到东、南、西面的荒漠上。哥哥惦念妹妹,米兰思恋着情人。三人哭得悲天怆地,泪流成河,汇集到罗布泊后,变成一望无际的湖泽。后人遂将此地称为罗布泊。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我国著名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的最终注入地。历史上是一片水草丰茂的“泽国”,它曾繁衍和造就了古楼兰的文明与繁荣,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交会地之一。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其特点具备了新闻和文学两种文体的特点:即真实性、形象性和抒情性。
体裁特点
读一读 写一写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庇护 栖息


shì
luǒ


自由阅读课文
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读后的感受
罗布泊的
昨天
今天
罗布泊消亡的原因
盲目
增加耕地用水
修建水库截水
掘堤引水
建泵站抽水
课文中哪些句子的描述震撼你的心灵
本文为什么具有
震撼人心
的力量
内容上:罗布泊短短的二三十年间从美丽的仙湖变成恐怖的荒漠这一事实令人震惊,使人震撼。
语言表达上:对比、引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多处的直接抒情和引用数据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强化了感彩。
发现和创造,是最有乐趣的事情.
这篇报告文学中,有些句子独句成段,你发现了吗 请仔细品味,说说你的看法和理解!
文章第23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考
引水入湖:
A、从博斯腾湖引水疏通塔里木河全程
B、西调渤海之水
C、引天山之水,开放大西海、孔雀河 上游的水库
退耕还林
生态移民
珍惜水资源
罗布泊消失了,如同地球遗落的一滴眼泪,永不见踪影;古楼兰国也衰亡了,只留下千年沧桑的伤痕,可是,罗布泊人还在罗布泊的周边生生息息,感悟生活,一代又一代……
同样的悲剧
还有哪些
长江水患与流域人口超载
  
近几年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气象原因外,还应看到沿江严重的人口超载。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而那三条河的径流总量是长江的5倍,流域面积超过长江的7倍。过多的人口势必向环境过度地索取资源,比如森林的砍伐量远大于生长量,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
  
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0.2%;1986年,森林覆盖率仅有10%,水土流失面积却上升到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的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  
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一湖群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据统计记载: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若干年来,因围湖造田及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面积下降到1984年的214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九百里洞庭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然而,鄱阳湖同样是厄运难逃,40年中湖水面积也缩小了 。  
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湖群,50年代以来丧失淡水贮量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正在建的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容量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每到洪期,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
  可见,人口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人口超载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不可重走人口失控 
——生态破坏——灾难加剧的老路子。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 家园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 如果家园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 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 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 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请为青海湖,月牙泉,以及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写一段话,呼吁人们关注自然.
罗布泊 过去:  1.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生命绿洲。  2.张骞眼中: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丝绸之路。  3.斯文·赫定: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和煦的,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 
罗布泊 现在:  1.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此地。  2.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罗布泊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胡杨林 1958年 780万亩 现在 420万亩
沙漠化 过去66%  现在84%
青海湖 50年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
月牙泉 50年代1.1652万平方米 
现在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