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平天国运动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8 22:1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支出而不断搜刮百姓,加捐加税,官府还经常毒打那些交不了的普通百姓。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布十几个省份。
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材料二: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处在饥饿和死亡的困境中。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背景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入中国,造成大量白银外流,劳动力日益衰竭。同时大量洋货的涌入,导致中国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直接原因
内因(根本原因)
外因
出生农家 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 次次落榜
仇视孔子 毁弃孔学
创立组织 传教宣传
洪秀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兴起:金田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国号:
起义军: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金田村
洪秀全(天王)
太平天国
太平军
2.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
主要内容:①严肃军纪
②清除奸细
永安封王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天王
洪秀全
二、定都天京
3.正式建立政权-1853定都天京(进入全盛)
①1852年,永安突围
②向北进军,围桂林、长沙,攻克武昌
(冯云山、萧朝贵牺牲)
③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
太平军为何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清军VS太平军
材料三:太平军在此时期内能得胜,全因为它是一种新型的势力,富有朝气,能拼命、能牺牲。清军不但暮气很重,简直腐化不成军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研读:依据材料说说太平军前期发展顺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当太平天国进入两湖之后,贫苦的农民、船工、小生产者和游民如山洪爆发般地涌入其中。太平天国在寻找他们,他们也在寻找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的2万余众,到攻占武汉,沿江东下,已成为旌旗蔽日,征帆满江的50万大军了(号称百万)”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太平军的完善组织,较之清军优越得多。太平军的兵士不是为了饷银而是自愿参军的。他们严格遵守纪律;而清军则是雇佣兵,经常哗变。太平军的兵士如果违反军纪,尤其是虐待村民和吸食鸦片,都立刻得到严惩。
——【英】呤喇《太平天国亲历记》
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军纪。
清军腐败不堪一击。
二、定都天京
时间
背景
土地分配原则
目的
评价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3.定都天京-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1.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
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二、定都天京
军事行动 北伐 西征
时间 1853-1855 1853-1856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天京大本营
经过 打到天津郊区 因孤军深入而全军覆没 挺进安徽、湖南湖北
石达开在鄱阳湖大败湘军,取得巨大胜利
意义 深入腹地,牵制清军主力,为西征创造条件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3.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
三、天京陷落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4.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天王造24只金碗金筷子…天王府不设太监,妃嫔与女官共有2300多人,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其一生共有88个妻子…去探望生病的杨秀清,坐的64人抬的大轿。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①逼
②杀
③责
④杀其部下亲属
⑤杀
⑥疑
⑦出走
兵败大渡河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4.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1859年,洪秀全封从香港归来的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4.新秀登场与挽救困局
政治上:重建领导核心(干王、英王、忠王)
军事上: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经济上:颁布《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提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
①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②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③……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
以法治国
与外国通商
新式教育
发展工商业
核心:发展资本主义
学习探究:如何评价《资政新篇》
积极: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局限
1、缺乏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实施。
2、没有涉及农民土地问题得不到农民支持
后期防御战
①1858年,浦口,三河镇大捷
②1860年,安庆陷落
④1862年,陈玉成被俘牺牲
③1860年李秀成东征,遭遇李鸿章的淮军和洋枪队
洋枪队:清朝官员、商人出资与英法等外国军官,中国、南洋等地区佣兵组成的武装。
4.失败:天京陷落
④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未能成功解围
⑤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幼子洪天贵即位
⑥1864年六月,李秀成被俘,8月被杀
天京保卫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清军攻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4.失败:天京陷落
1.开始:金田起义
2.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4.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资政新篇》
洪秀全
5.失败: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兴起,到1864年失败,经历了14年。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它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失败原因也值得品味······
失败原因
内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地位: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外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篇
“新情况”
性质:
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启发”
1、起义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阶级矛盾尖锐
2.太平天国开始的标志是( ),核心领导人是( )
金田起义
洪秀全
3.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事件是( )
永安建制
4.1853年,天平天国定都( ),并颁布其施政纲领( )
天京(今南京)
《天朝田亩制度》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军事行动有( )和( ),太平天国进入鼎盛时期的标志是( )
西征成功
北伐
西征
6.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天京事变
7.太平天国后期(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代表著作是( )
洪仁玕
《资政新篇》
8.太平天国后期提拔的军事将领有( )和( )
陈玉成
李秀成
9.太平天国后期战斗中遭遇外国反动势力( )
洋枪队
10.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
天京陷落
1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2.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新)
天京陷落
1864.7
最终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 的发展过程
重建核心
天京事变
1856.9
由盛转衰
1856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1851.1
1851.12
1853.3
1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