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14:5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13 最后一次讲演
3. 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
1. 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 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学习目标
闻一多 (1899-1946),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出版诗集《红烛》《死水》。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人物简介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中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
背景链接
污蔑( ) 屠杀( ) 捶击( )
赋予( ) 卑劣( )
卑鄙( ) 蛮横( )
毁灭( ) 挑拨离间( )
wū miè
检查预习

mán hènɡ
chuí

tiǎo bō lí jiàn
fù yǔ
bēi liè
huǐ
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思考: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习活动一:倾听爱国心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依据是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
( 1)“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3)“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
1、从闻一多的演讲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李公朴、昆明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分别是怎样的感情?
学习活动二:品析爱国情
2.由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所表达的强烈情感,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憎分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正义浩然
爱憎分明
感情强烈


讴歌人民强大的力量
赞扬昆明人民光荣传统
痛斥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3、 闻一多先生强烈爱憎情感和坚决的斗争决心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句子谈一谈。
(提示:从词语的感彩、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语气语调、人称等角度思考。)
运用口语。
运用近义词、反义词等词语。
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
运用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
运用反复、 对比的修辞方法。
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2)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设问句。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观点上的认同。
(3)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感叹句。表达强烈感情,对反动派的憎恶、痛恨之情溢于言表。
(1)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反问句。表达了肯定的观点,强烈的讽刺,鲜明的爱憎。
1.分析下列三组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运用句式
文中第二段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情强烈真挚。
无耻
爱憎分明,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又起到了呼唤、感染民众的作用。
光荣
对比
表达了讲演者对李先生的崇敬,对敌人的痛恨,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运用修辞
文中你们、他们,我们各指什么?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不断变换的称呼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不断变换人称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他们
你们
向听众揭露
面对面向敌人发起进攻
“你们”“他们”都指国民党反对派及帮凶
我们:指演讲者和广大的人民
人称变换
内容梳理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已经完成,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在当今形势下,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中国政府和人民凭借自身的牺牲和努力控制了疫情在中国的蔓延,为世界抗疫赢得时间,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却大肆宣扬武汉病毒,中国病毒,为自己失败的抗疫策略向中国政府甩锅。身为炎黄子孙,你能像闻一多先生一样仗义执言,反驳西方反华势力吗?(即兴讲演)
学习活动三:我说我心
1.阅读闻一多著名的诗集《红烛》《死水》。
2、完成《新课程》。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