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教学设计
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苏武传》结构灵活、详略得当、虚实结合的记事艺术;
体会《苏武传》中蕴含主观情感、善用对比、善用语言、动作描写的写人艺术。
体会《苏武传》以叙事为主,却“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的叙事艺术。
学习提示
课后学习提示提示我们,《苏武传》以叙事为主,却“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表达了作者对苏武的敬佩与赞美。作品精于剪裁,善用对比,灵活选取人物典型语言, 学习时要特别关注其叙事艺术,并体会作者寓于其中的情感倾向。
复习导入
1.故事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2.整体脉络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
缘由: 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1);
遭遇:虞常谋反,无辜牵连(2-3);自杀殉汉,卫律逼降(4-5);幽置大窖,北海牧羊(6);李陵劝降,完全失败(7-8)。
结局: 设计获释,九人归汉(9-10)
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情节脉络,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重点记叙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三、文本研读
(一)研读文本,体会班固在记事上结构灵活、详略得当,虚实结合的特点。
1、结构灵活
文章按事件的发展过程:奉命出使、因变被扣、自杀殉汉、卫律劝降、幽置大窖、苦守北海、李陵劝降、获释归汉的时间顺序来依次叙述,脉络清晰,但不是只有平铺直叙,还将相关事件以插叙、补叙的方式进行追述,结构灵活。
例如,《苏武传》中第七段开头就交代“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李陵降,不敢求武”这句看似可有可无的插叙,一方面,既可以交代李陵和苏武之间感情的深厚,同时也可以为下文李陵对苏武设身处地、推心置腹的劝降做铺垫;另一方面,通过插叙交代李陵投降,将李陵与苏武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凸显出苏武不失志洁的爱国形象。插叙中,提到了“不敢求武”,此处“求”是“求见”之意,写出李陵内心的羞愧之情,这种羞愧不仅是无颜见苏武,更是无颜见汉!
在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过程中,以李陵的口吻补叙了苏武出使以来的处境,自苏武出使以来,家人连遭横祸,大哥、三弟或“伏剑自刎”或“惶恐饮药而死”,妻子改嫁,母亲去世、三个孩子生死未卜,如此遭际,你何必苦苦为汉守节?文章借李陵之口的补叙既体现出李陵对苏武恳切、推心置腹地规劝,也是苏武和李陵两个人不同追求的一个真实的写照,李陵追求的是个人安危,个人利益;而苏武追求的是于国家的大义,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
2、详略得当
第3段:“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第4段:……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略叙缑王、虞常谋反,详叙苏武对变故的清醒认识和民族气节。
苏武在匈奴十九年,作者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降和苏武的拒降。至于苏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
这有利于突出主题。
3、虚实结合
历史作品必然是基于真实的历史,真实性是其必备的属性之一,但是为了增强其传奇化色彩,作者也会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故事化的描写。
《苏武传》中第四段,在卫律对苏武进行劝降的过程中,苏武“引佩刀自刺”,经过“凿地为坎,置愠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的一系列土方救治,苏武终于“半日复息”,作者采用虚写的方式对苏武这种刚烈行为,死而不生的行为进行了描写,使其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让读者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读起来引人人胜。
在苏武被流放期间,匈奴将其“幽置大窖”,让苏武“苦守北海”,可谓将其至于绝境。在大窖中,苏武“绝不饮食”趁“天雨雪”“啮雪,并粘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人将其视为神一般的存在,作者用传奇化的语言描写了苏武所处环境的恶劣,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苏武能够活下去,并不辱使命,可见其强大的意志力。
(二)研读文本,体会班固在写人时蕴含主观情感、善用对比、善用语言、动作描写的特点。
1、缑王、虞常谋反是匈奴内部的祸乱,却因张胜的缘故牵连苏武,试着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种变故:
不虞之变、变生肘腋、无妄之灾
2、面对这种变故,苏武屡次自杀;面对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不为所动,可以看出怎样的形象特点?
守节不辱,刚烈不屈,有家国情怀。
卫律砍来利刃,苏武毫不畏惧,可以看出苏武的形象,让我们想到老子里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卫律威逼利诱却失败的原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班固是怎样刻画苏武形象的?
(1)善用对比
班固用张胜、卫律、李陵,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
①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②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 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③李陵: 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 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2)善于选择符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在对人物的刻画过程中,作者选取了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在《苏武传》中,卫律对苏武劝降的过程中,卫律先后用威逼和利诱来劝降,作者把苏武面对劝降反应的性格特征刻画展现得淋漓尽致。卫律特地选在会论虞常的时候来劝降苏武,在苏武面前砍杀yc,分明是杀鸡儆猴,后又对苏武“复拟剑举之”,然而“武不动”,由“不动”这一动作细节展现苏武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怕死的形象,同时包含着对卫律的蔑视。在利诱时,卫律叙述自己投降后享受的荣华富贵,“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然而“武不应”,一个“不应”这一动作细节体现了苏武不慕名利的性格特征,以及卫律骄奢无耻的性格。诸如此类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在文章还有很多处,同学们可以课后自己找一找,和同学交流交流。
4、同样都是劝降者,班固在叙述卫律和李陵劝降的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3)写人时蕴含主观情感,“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
卫律劝苏武投降时,先采取威逼,卫律斩虞常后,“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威逼没有成功卫律又采取利诱的方式,用马畜弥山,身居高位来诱惑苏武,可见作者笔下的卫律是一个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可耻形象。然而同作为投靠匈奴的李陵,李陵劝降时是以一个老友的身份来规劝苏武,并且李陵出场前作者交代“不敢求武”,这写出了李陵与卫律相比还是有羞耻之心。并且,李陵在劝降的过程中没有威逼利诱而是设身处地地以一个老友的身份进行规劝,并未见对李陵过多的贬斥之词。因此,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中,作品寄寓着作者态度的主观倾向。
综上,文章通过记叙苏武出使匈奴守节不失的传奇经历,将苏武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善用对比,灵活选用人物的典型语言,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形象,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颇具可读性;文章在记事上结构灵活、详略得当、虚实结合,在写人时,以叙述为主,却“于序事中寓论断”,通过精心选材,恰当裁切,表达出对苏武的敬佩与赞美,以及对卫律的不齿和对李陵的同情,彰显出班固撰《汉书》所坚持的儒家正统的思想观念。
有的同学会认为,像苏武这样的做法属于愚忠,不值得提倡。的确,苏武虽有愚忠的一面,但我们不可否认,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值得赞扬的高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