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7墨线的变化(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7墨线的变化(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9-18 19:4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墨线的变化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墨画各种线条的表现,初步学会中锋和侧锋的用笔方法,能画出有变化的墨线。
过程与方法:
在涂鸦线条的尝试过程中,学习用粗细、浓淡变化的墨线表现水墨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水墨画作品,感受与体验水墨线条的丰富变化和用笔的独特美,乐于大胆表现。
【教学重点】掌握中锋和侧锋的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变化的墨线造型
【教学资源】教具:毛笔、宣纸、墨汁、水、范画、课件等。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水等工具。
【教学流程与活动】(一般4~5个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环节 回顾与交流 范画图例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一:欣赏大师作品,讨论线条变化
活动目标 通过复习,在有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自主学习画出有变化的线,增强他们作画的信心,找到乐趣。
活动任务 环节一:复习与回顾: 教师与学生一起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 (1)齐白石——《蛙声十里出清泉》 (2)不同点的画法,包括如何蘸墨、调墨、用笔 环节二:欣赏大师作品: 课件出示吴冠中的《梯田》, 请学生观察这副画中的主要技法和上节课学过的技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环节三:小结: 在这幅画中有各种不同变化的线条:粗、细、弯曲、浓、淡 环节四:揭示课题:——墨线的游戏 学生尝试与交流:用中锋侧锋运笔,画粗细、弯曲的墨线。
关键问题 你会用毛笔画出线条吗?
活动资源 毛笔、宣纸、墨汁、水、范画、课件等。
活动要求 尝试画墨线,体验其中的奇妙乐趣。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评价途径:提问、行为观察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学会欣赏观察大师作品
教学环节 欣赏与认知 范画图例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二:尝试用毛笔练习不同墨线
活动目标 让学生体验毛笔画线条与以往学习过的铭笔、水彩笔等的不同,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活动任务 环节一:出示各种线条分析,了解几种简单的线条画法。 环节二:师生合作演示不同的线条画法。 (1)中锋画线与侧锋画线。(教师演示)(2)淡墨画线与浓墨画线。(学生演示) 环节三:观察与比较: 出示粗与细二种不同的线以及一根线条有粗细变化,进行比较。 环节四:请学生讨论交流如何画这一类线条,教师予以演示。 环节五:学生尝试练习 画有变化的各种线条,体验毛笔画线条与以往学习过的铅笔、水彩笔等的不同。 环节六:交流反馈
关键问题 如何画出一根有粗细变化的线条?
活动资源 毛笔、宣纸、墨汁、水
活动要求 学生尝试单独练习,画有变化的各种线条。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评价途径:初次尝试作业评价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落实重点
教学环节 表现与指导 范画图例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三:用粗细、浓淡、干湿的线条表现生动的形象。
活动目标 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肯定他们,鼓励他们,教给他们如何完善画面,在造型和构图方面予以引导,使画更趋完美。
活动任务 环节一:教师演示 用有变化的各种线条画一条鱼,可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点来完成 环节二:学生添画: 学生讨论如何丰富画面,并由学生来演示添画。 (1)添加出其他的鱼。 (2)添加合适的背景。 环节三: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欣赏。 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墨线、色彩变化 环节四:教师分层提出作业要求。 ★能运用中锋和侧锋的方法画出一些简单的直线、折线、曲线等。 ★★通过涂鸦练习后能添加想象成一些简单的事物如:蜗牛等。 环节五: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关键问题 你还可以画些什么,使画面更丰富?
活动资源 毛笔、宣纸、墨汁、水
活动要求 尝试以中锋和侧锋的用笔方法画出粗细不同,直、折、曲等各种变化的墨线。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评价途径:提问评价。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
活动说明 解决难点
教学环节 展示与交流 范画图例
活动序号和活动名称 活动四:欣赏和评价
活动目标 学会欣赏交流。
活动任务 环节一:展示作品,欣赏交流 环节二:学生自评与互评。 评价要求: (1)线条是否有变化。   (2)画面效果是否生动。 环节三:课后拓展:欣赏用墨线造型的作品
关键问题 线条是否有变化? 画面效果是否生动?
活动资源 学生作业、课件等
活动要求 用粗细、浓淡、干湿变化的墨线,表现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活动评价 评价主体: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途径:作品分析评价。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形式:等第加评语
活动说明
【板书设计】 墨线的变化
粗(侧锋)细(中锋)
浓淡 干湿
【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学习兴趣 ○了解画弯曲、粗细的墨线 ○大师吴冠中知多少 A B C A B C
学习习惯 ○ 材料准备 ○ 学会倾听 ○ 积极发言 ○ 工具整理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学习表现 ○ 自主学习 ○ 作品展示 ○ 审美判断 (自评互评) A B C A B C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