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三上 7.1吨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上 7.1吨的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8 20:1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吨的认识》
设计思路:本节课之前,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为学习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又不便于学生直接亲身体验和感知。因此我想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真实素材以及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体验、感悟、想象1000千克有多重,充分感知后,建立了扎实丰厚的表象,再告知1000千克=1吨,完成千克到吨的转化,即课成。
第一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改质量单位”,一方面复习旧知,另一方面由粗心大王体重1000千克的错误,引出问题一个学生的体重是多少,并由学生互抱感知伙伴的重量,推翻粗心大王,证明一个学生的体重不可能是1000千克。
第二环节由多少个学生的体重才是1000千克呢?引出体重表,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得知大约30个学生的体重才是1000千克。
第三环节通过抱一抱,猜一猜感受一袋大米的重量,推想多少袋大米是1000千克?你能抱动吗?再闭眼想象100袋大米的重量。
二三环节通过算一算,抱一抱活动充分感知1000千克的重量很重,建立扎实的表象基础。
这时由小博士揭示1000千克=1吨,建立吨的表象。
第四环节实现1000千克到1吨的转化。利用同学们刚刚经历的事物问多少个学生的体重是1吨,让学生推算、想象1吨有多重。
最后回归生活。这里呈现了汽车的载重量,大型动物的图片和桥头标志,使学生了解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围绕“哪些动物们可以同时过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整节课让学生充分感受1000千克,是旧知的复习,目的是将1000千克的感性认识转化成对1吨的认知,是旧知识向新知发展,也就是对新知的自主探究学习,都是以学生感受和体验为主,力求达到新课不新,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计算、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
2、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 体会“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习方法:体验、关联、迁移、累积推算
教学流程:
同学们好!今天能来到这么大的地方上课,你们开心吗?咱们班有多少名学生?他们为什么没来?那我们这节课应该怎么表现?
热身:从后往前传大米,同伴互抱感受体重。
(一)复习
师:我们班有个粗心大王,这次我带来了他写的一篇数学小作文,你能不能听出他的数学错误在哪?
我是三年级的一名学生,我很喜欢上数学课,可是这几天我生病了,不能上学,妈妈每天早上让我喝一粒重3千克的药片,药太苦,我们全家分吃了一个大约重2克的西瓜,好多了,可这几天生病,我的体重减轻了不少,大约重1000千克。
(找一个同学念,老师操作。记着等待让学生反应)
师:听出来了?既然是数学错误,我就把数字抽出来,我们按顺序找一找,第一个。。。。。
(边回答边板书)
师:千克和克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板书)。
师评价刚才的修改活动:看看,你们比我们班的粗心大王认真多了!回去我告诉他。
师:第三个。。
生:体重不可能是1000千克,因为太重了。
师:你的体重多少千克?你的呢?
师:刚刚我们已经抱过伙伴了,哪一组愿意上我这里来抱一抱伙伴?请记住这种感觉。
一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那多少个学生的体重是1000千克呢?
(二)数据中的1000千克
师:我们现在通过一个体重表来验证一下。(展示体重表,课前已进行了计算)
熟悉吧!这是大家练习纸中的体重表,用你的回答告诉我做了没有?
通过我们观察得到,。。。。。。他们的体重一共多少千克 (有不一样的声音 )是怎样算的?
生:解说1014千克的计算过程。
师评价:你们认为哪种最好?为什么?以后多向他学习。
师:刚才大家计算出的1014千克,大约是(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生:
师:是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呀?
生:30个
师:30个学生的体重合在一起,大约是1000千克。
(三)用大米体会1000千克量多、形大
师: 1000千克什么感觉?
生:太重
师:想想刚才抱一个伙伴都吃力,那要是让你抱30个呢?
——抬
师:我们继续感受1000千克,这次我们用老师的大米。谁愿意抱一抱,感觉一下这一袋大米比你刚才的伙伴重还是轻?
师:猜一猜这一袋大米是多少千克?
再找两个。
师:到底谁猜的对?自己找找袋子上有没有质量,1袋10千克。
师:我们班的大力士在哪?我这里还有好几袋大米呢?谁愿意来试试?
生:太重了
师:我们的大力士抬了多少?
师:30千克已经很重了,可是这30千克与1000千克相比,还差得远呢!
师:我们继续往下算,好吗?(看多媒体累加)
师:多少袋大米是1000千克?
生:100袋
师: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
师:大家想,要是这样的大米100袋,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请你把它抱起来,会怎么样?
生:抱不动
师:老师也抱不动,1000千克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太——重了。
师: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说手摊开,感受一下。
(三)引出1吨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1000千克有多重?
生:
师:你们这样说,我说1000千克有100袋这样的大米那么重,有30个学生那么重。
师:1000千克这么重的物体,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质量单位也可以表示这么重的物体?
师:你看,我们说的这么热闹,都把小博士吸引来了!小博士告诉我们什么?(你跟小博士想到一块了)
生:1000千克=1吨(齐读两遍,反过来)
(师板书=1吨)
师:原来1000千克就是1吨呀(板书吨),我们刚才所有的1000千克都可以用1吨来说啦!那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
生:吨
师:看小博士还告诉我们什么了?
师:吨是和克和千克一样的质量单位。(板书吨)它用字母t表示。1000kg=1t
(四)——转化
师:1吨有多重呢?
生:有1000千克那么重。
师:要还算我们班学生的话,多少个学生大约是1吨呢?
生:大约30个。
师:为什么?
师:30个学生大约是1000千克
师:多少袋这样的大米是1吨呢?
师:抱得动吗?
师:30个三年级学生大约是1吨,重吗?100袋这样的大米是1吨,抱得动吗?所以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我们才用吨做单位。
师:其实在生活中吨还是很常见的,你见过哪写着几吨几吨的?
生:。。。
师:吨在生活中还真的用的比较多,我也在生活中见过吨。(多媒体展示)最后一张桥
(5)练习巩固
师:说起桥,老师这里还有一座桥,你看,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哪几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最多哪几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怎样就最多了?
师:大家的回答,看来对1吨已经掌握的很好了。
(六)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体重表感受了三年级30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0千克,100袋这样的大米质量是1000千克,其实1000千克就是1吨,从而结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了1000千克=1吨,并且利用这个知识帮小动物们过桥,那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吨,你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吗?那就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它,体验它,运用它。
师: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吨(t)
千克(kg) 1000千克=1吨
克(g) 1000kg=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