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7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2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7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8 21:2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Geological topics
GEO PPT
构造地貌的形成
——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Special topic of surface
morphology
第2章 第2节
Chapter2 section 2
新课标选必一
2 019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geomorphology
地质构造与地貌
目录 CONTENTS | 构造地貌的形成
Plate movement and geomorphology
板块运动与地貌
The impact of mountain on traffic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Geological topics
地质构造与地貌.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geomorphology.
……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生活中常见的地质构造 Common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life
-01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地质构造与地貌
在山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层,他们有的倾斜弯曲,有的断裂错开。
这些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褶皱的形成原理与分类 Formation principle and classification of folds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叫作褶皱
褶曲:褶皱的基本单元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02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图识背斜
图识向斜
褶皱的形成原理与分类 Formation principle and classification of folds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
褶皱是由背斜和向斜组成的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
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02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背斜
向斜


请同学们画出岩层的弯曲方向,并判断其为褶皱的哪种形态
向斜山
背斜谷
褶皱——地形倒置(逆地形)地质原理 Geological principle of topography inversion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
-02
A
A′
B
B′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外力作用下)逆地形——地形倒置
褶皱——地形倒置(逆地形)地质原理 Geological principle of topography inversion
-02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地质构造与地貌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外力作用导致地形倒置
地质构造与地貌
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a、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b、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6
5
4
3
2
1
4
4
中间老
两翼新
6
5
4
3
2
1
3
3
中间新
两翼老
背斜
向斜
地层1~7由老到新
注意:一定不能按照外部地形
轮廓来判别背斜、向斜
向上拱起
向下弯曲
一般成山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
一般成谷
有时成谷
有时成山
背斜
向斜
名称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构造地貌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背斜和向斜的区别 Formation principle and classification of folds
-02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向斜成谷 B.乙处背斜成岭
C.从1~4,岩层年龄渐新 D.甲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图中,甲地貌的成因是(  )
A.岩层受到挤压,岩层向下弯曲所致 B.背斜顶部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C.向斜受到挤压,岩石断裂形成谷地 D.岩层不连续的沉积而成
活动
地质构造(背斜、向斜)的实践运用
1.石油和天然气
2.地下水
3.修隧道
4.工程选址——水库大坝选址
5.采石场
活动
地质构造(背斜、向斜)的实践运用
1.石油和天然气
A
A为背斜,密闭性较好,油气不易挥发,有利于储油储气
活动
地质构造(背斜、向斜)的实践运用
2.地下水
B
B为向斜,底部低凹,易储水,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下水
石油
天然气
背斜:储油气
向斜:储水
褶皱与地貌的应用
密度
水 石油 气


活动
地质构造(背斜、向斜)的实践运用
3.修隧道
A
A为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塌方,不易储水
活动
地质构造(背斜、向斜)的实践运用
4.工程选址——水库大坝选址
C为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稳定,不易被侵蚀。
活动
地质构造(背斜、向斜)的实践运用
5.采石场
选背斜;理由: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脆弱,容易开采。
采石场应选在背斜还是向斜?
水利专家
采石场老板
隧道专家
勘探专家
修建
水库、大坝
采石
修建隧道
勘探石油、天然气、地下水
角色
任务
选择位置及原因
提示
安全性
岩石的坚硬程度
隧道结构和安全性
三者
密度
活动
石油、天然气
背斜
向斜
地下水
岩层受张力,岩质疏松,易开采
背斜顶部
断层处
岩层破碎,易开采
岩层受挤压力,岩质坚硬,可承受静水压力
向斜
背斜
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的实践运用
岩层呈天然拱形,且不易储存地下水
断层的形成原理与分类 Formation principle and classification of faults
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称为断层
-03
断层的形成原理与分类 Formation principle and classification of faults
-03
断层的位移方向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并由此形成不同方向上的地貌错断现象。
断层的形成原理与分类 Formation principle and classification of faults
如果断层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会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
-03
San Andreas fault landscape
圣安德列斯断层景观
位于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是地球表面最长和最活跃的断层之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度超过1 200千米,深度约16千米
断层两侧的地壳相对发生水平位移
断层地质构造与地貌 Fault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geomorphology
-03
如果断层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会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
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
垂直向上的构造结构称为地垒
垂直向下的构造结构称为地堑
地堑
地垒
地堑
地垒
断层构造·断块山体示意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fault structure and fault block mountain
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断层地垒构造与山地地貌
Fault Horst structure and mountain landform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
断层地垒构造与山地地貌
Fault Horst structure and mountain landform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
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西岳
华山
庐山
东岳
泰山
断层地堑构造与谷地地貌
Fault graben structure and valley landform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块状山或高地
庐山、华山、泰山
沟谷与河流
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
汾河平原
东非大裂谷
构造地貌
实例
名称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层地质构造与地貌 Fault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geomorphology
-03
断裂带
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04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背斜和向斜。
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方向。
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04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向斜
背斜
断层
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04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②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方向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断层西侧岩体向上运动,东侧岩体向下运动。
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04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褶皱)
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
……
(2021·北京延庆区期末)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2题。
1.水库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风力作用
读图,回答3-4题。
3.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4.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脉 C.华山 D.泰山
Geological topics
板块运动与地貌.
Plate movement and geomorphology.
……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
这些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圈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板块运动
2019人教版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视说地理
地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六大板块与边界
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生长边界形成海岭、大裂谷、海洋等不同地貌形态,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等。
消亡边界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不同地貌形态,如:喜马拉雅山、马里亚纳海沟等。
六大板块与边界
2019人教版
16
当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相互挤压并抬升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青藏高原的抬升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所造成的。
图说消亡边界1
【褶皱山脉】
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的形成 P-movement and f-of tectonic geomorphology
-04
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系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
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相互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16
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图说消亡边界2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1.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背斜和向斜。
2.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方向。
3.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思考题】
红海是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早在2000万年前, 阿拉伯半岛整体还与非洲大陆连在一起,红海自然也不存在。之后,阿拉伯半岛从非洲板块中分裂出来,它们之间形成裂谷带。大陆继续开裂,裂谷变长变深,成为带有通向大洋出口的海峡。红海还在不断扩张,有人预测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红海的形成与扩张
案 例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
……
下图为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局部)。
1. 图中①所在板块为( )
A. 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大西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2.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②处可能形成( )
A. 海沟 B. 海洋 C. 平原 D. 高原
Geological topics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The impact of mountain on traffic.
……
Geological topics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与平原相比,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一方面,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另一方面,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都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VS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需要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1.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还应该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
首先,为了降低修建难度,人们通常会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
带选线, 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2.山地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
其次需要翻越山岭时,为减低道路的坡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
因此,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地区
2.山地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
第三、山区交通运输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
山区交通线的建设和选择,还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与科学技术
山区桥(梁)隧(道)优点:缩短里程 ,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而且避免自然灾害威胁;但是桥隧比例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建设费用。
山地交通选线的变化
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 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素的关系的
2.山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个地形单元中,与公路线的选择是否有关 这种现象说明了公路线的选择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思考题】
影响山区公路选址的因素
思考:
问题: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 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素的关系的
答案:
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公路线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谷,且为了降低道路坡度,采用曲折的线路设计;跨越河流时采取架桥的方式,且选择河道相对平直的河段,减少洪涝灾害。
… …
… …
问题:2.山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个地形单元中,与公路线的选择是否有关 这种
现象说明了公路线的选择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与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公路选线要尽量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
… …
… …
课堂小结
板块运动
地质构造
构造地貌
褶皱
断层
山系、海沟、岛弧等
裂谷、海洋等
山地
交通运输
人类活动
交通方式
交通布局
布局变化
课时作业
Class Assignment
…….
……
1.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其原因是(  )
A.减小坡度 B.保护植被
C.缩短路程 D.减少成本
2.读某岛屿简图,该岛屿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似玉带环绕,弯弯相连,有“通天大道”之称,盘山公路全长10.77千米,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 300米。下图为天门山盘山公路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天门山地区交通运输布局首选公路,是因为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4.天门山盘山公路线路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读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右图),回答5~6题。
5.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线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6.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带(   )
A.客运量大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