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件(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秋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件(共1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8 20:4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2.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 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赤道、纬(经)线的定义。
4. 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5. 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
地球的真实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现代宇宙观测研究
地球卫星图片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犹如悬浮在黑色大幕里的翡翠大圆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陆地美景交辉,飘忽变幻的白云环绕其上,堪称宇宙间最美丽的天体。
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体。
2.地球表面积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千米,赤道周长 千米。
3.地球仪能够直观地演示 、 、
等自然现象。
4.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作为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经线,或称 。

5.1亿
地球自转与公转
四季形成
赤道
本初子午线
自主学习检测
6371
4万
昼夜长短变化
一、古代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天圆地方——“盖天说”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古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根据直觉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构成的,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现象2-----月食
月食:
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是圆弧形的 。
盖天说
简要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浑天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古代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浑天说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可能呈圆形。如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
③月食时,地球的影子
④登高望远
⑤地球的卫星照片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所以说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极半径?
赤道半径?


如图是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启动画面,读图可看出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圆的球体
B.东半球略大的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西半球略大的球体
对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