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2.3.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思考: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米,
年径流量却相差15倍?
黄河的水文特征
千米
亿立方米
1.概念:由于冰坝阻塞河道而引起河流水位上涨的现象。
2.发生时间:
3.发生条件
凌汛
由低纬流向高纬
有结冰期
36oN
40oN
纬度低,气温高
纬度高,气温低
黄河干流简图
水面封冻
初冬或初春时节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三、黄河的开发
1.塑造平原
2.提供水源和灌溉之利
宁夏平原灌溉
东雷抽黄工程
引黄济青工程
(1)上游(源头——内蒙古河口):黄河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水能丰富。
(2)中游(河口——河南桃花峪):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3)下游(桃花峪-入海处):该河段为地上河
开
发
利
用
水能丰富
沿途灌溉
观光旅游
日常用水
龙羊峡水电站、小浪底水利工程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等
壶口瀑布、小浪底水利工程等
沿途城市的居民饮用水、工业用水等
塑造平原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等
母亲河的奉献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
含沙量大
a
d
c
b
易发生凌汛的河段:
a—b
c—d
自南向北流
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提供了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三门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
巩固练习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体上也存在“病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把脉”并“对症下药”。回答下题。
1.黄河下游“脚肿"(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中游水土流失 B.中游围湖造田
C.上中游兴修水电站 D.气候千旱河流断流
2.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 C.加固大堤 D.南水北调
A
A
课堂总结
一.黄河的概况
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四.黄河的治理
(问题及对策)
黄河
开发水能资源
提供水源和灌溉之利
开发旅游资源
三.黄河的开发
塑造平原
下游:地上河,治理: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中游: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上、下游部分河段:凌汛,治理:修建水库、疏浚河道
上游:荒漠化,治理:合理放牧、还林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