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二) 8 小书包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二) 8 小书包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22:1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识字8 小书包
[教学目标]
1.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4.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2.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书、包”等8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书、尺”等4个生字。
2.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
一、猜谜引题
1.师引导学生猜谜:身体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
多种知识肚里装。
2.学生猜谜,师引导揭示谜底——书包。
3.板书课题:小书包。(认读“书”为翘舌音,读shū,“包”韵母为ɑo。)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大家每个人都有书包,大家的书包里面都装了些什么呢?谁能来给大家说一说。(学生自主发言。)
2.师:大家书包里面的物品真是丰富,现在大家也来看一看老师的书包里面有什么吧。(师相机出示配图及词语)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3.学习词语“橡皮、尺子、作业本”。
(1)图文对照,指名学生认读。
(2)认读“黄、牛、只、猫”,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读准音:“尺”是翘舌音;“作”是平舌音;“业”是整体认读音节。
重点指导:“作”识记偏旁“亻”,拓展偏旁为“亻”的生字;“本”可以利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进行识记。
4.学习词语“笔袋、铅笔、转笔刀”。
(1)图文对照,指名学生认读。
(2)认读“笔、刀”,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读准音:“笔”的声母是“b”;“刀”的韵母是“ao”。
重点指导:“笔”引导学生认识竹字头。教师可出示古代毛笔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古时候毛笔笔杆都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 ”。
“刀”可以出示“刀”字的字形演变,让学生理解“刀”的含义。
5.复习巩固:出示“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这6个词语及其读音,学生齐读。
三、书写指导
1.出示会写生字“书、刀、尺、本”,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学生练习书空。
3.教师指导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认真观察。
书:“书”字的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能碰到横折。
尺:“尺”的捺要写得伸展、圆满,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 “本”字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与撇捺不相连。
刀:“刀”字的第二笔撇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撇的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4.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范写“书”和“尺”字。(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笔顺动画)
5.展评书写,奖励大红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课、早”等3个生字,会写“早”字。
2.了解常见的学习用品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3.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一、复习回顾
1.出示文具的相关图片,同学们认一认,然后将音节补充完整。
2.一起读一读这些音节。
二、学习儿歌
1.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棒了,上节课我们学到了恨多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也陪着我们每天上学、放学,它们是怎样陪“我”去学校的呢?读读下面的儿歌你就知道了。
(1)课件出示课文儿歌,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朗读时要作合适的停顿)
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2.认读“课、早、校”,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读准音:“早”是平舌音;“校”是三拼音节。
重点指导:“课”识记偏旁“讠”,拓展偏旁为“讠”的生字;“早”可以利用熟字加熟字的办法进行识记,理解相关词语“早晨”的意思;“校”字可以通过口头组词的方式进行识记。
3.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我”的书包里有什么?(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4.学生自助合作,讨论交流儿歌中“静悄悄”“不乱跑”的意思。教师引导:
静悄悄:上课的时候应该认真听讲,不要随便地翻动书包,让书包里的文具静悄悄地待着。
不乱跑:下课了,要及时将书本、文具收拾好,不乱丢乱放,不让它们“乱跑”。
5.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试着看看课后的插图,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
6.儿歌中是谁“起得早”呢?书包又是怎么陪“我”去学校的呢?(“我”早上起得早,背着书包去学校。)
7.教师总结:书包是我们获取知识、学习本领不可缺少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惜自己的小书包和里面的学习用品。
(3)识记生字,认清字形。(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部件等方法识记生字)
比较记忆:“笔”和“毛”,“刀”和“力”,“本”和“木”,“作”和“昨”。
(4)师:这些学习用品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可乖了。
三、拓展练习,整理书包
1.怎么样才能将书包里的“朋友”放整齐?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2.请学生介绍:你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么放?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3.小结:书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们以后去上学的时候,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看看要带的东西是不是带全了,还要爱护书包里的这些文具。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早”,指名读。
2.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学生练习书空。
3.教师指导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认真观察。
早:“早”字第五笔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
4.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四个会写字,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爱惜自己的文具,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现在很多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对于自己的学习用品、玩具等都不知道如何整理。因此,我教学时在课堂上开展了整理小书包的活动,活动目标是:1.熟悉、了解书包及常见文具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在操作中学习有条理地整理小书包。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做小学生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