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 第一单元 1.1.2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 第一单元 1.1.2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9 07:0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
1.1.2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配制饮料的过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溶液的概念。
2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讨影响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因素问题,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溶液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如何从微观上了解溶液的形成;理解影响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因素。

课堂导入
带着这样的疑问,请同学们完成活动天地1-3
思考问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当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
物质里时,就可以形成溶液。那么,像食盐和蔗糖这样能够溶于水的物质,
是不是可以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师生互动,共学新知
活动天地1-3 观察硝酸钾能否在一定量水中无限溶解
1、在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
钾 ,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硝酸钾全部溶解
2、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
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硝酸钾部分未溶解
0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活动天地1-3
实验证明,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水)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被继续溶解,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
①定义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温度是不变的。如果温度改变,
溶液的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②定义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溶剂(水)的量是一定量的,
如果溶剂(水)的量发生改变,溶液的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③得到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但是可以继续溶解
其他溶质,所以要指明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0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活动天地1-3
实验证明,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水)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还能被继续溶解,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
①定义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温度是不变的。如果温度改变,
溶液的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②定义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溶剂(水)的量是一定量的,
如果溶剂(水)的量发生改变,溶液的状态也会发生改变;
③得到的不饱和溶液,要指明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0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活动天地1-3中,我们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和先加入5g硝酸钾,得到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后又加入5g硝酸钾,发现硝酸钾未全部溶解,得到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其实我们已经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了饱和溶液。
那么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都有哪些转化方法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请同学们完成实验探究1-2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溶解
溶液不饱和
有固体不溶物
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固体消失了
温度升高,溶液变为不饱和
固体又溶解了
温度升高,溶解的量增大
析出晶体
温度降低,溶解的量减小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冷却
实验探究1-2
20ml水
有固体剩余
固体又溶解
冷却
有固体析出
硝酸钾全部溶解
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硝酸钾有剩余
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剩余的硝酸钾消失不见
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硝酸钾全部被溶解
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硝酸钾有析出
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冷却
实验探究1-2
20ml水
有固体剩余
固体又溶解
冷却
有固体析出
补充实验:
5克硝酸钾
20ml水
5克硝酸钾
有固体剩余
加入10mlH2O
固体又溶解
根据实验探究1-2结合补充实验可以发现:
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与 和 有关。
溶剂的量、
溶质的量
温度
0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根据实验探究1-2,结合补充实验,可以得出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增加溶质②减少溶剂③降低温度
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增加溶剂②减少溶质③升高温度
Ca(OH)2这种物质在温度越高的溶剂中溶解能力越小,越不会被溶解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换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增加溶质②减少溶剂③降低温度
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换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增加溶剂②减少溶质③升高温度
0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判断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有未溶解的溶质,且固体溶质不再溶解。
②没有未溶解的溶质的溶液,再加少量的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课堂检验
1、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B.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C.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
A

课堂检验
D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课堂检验
3、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试举出三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 ;
② ;
③ 。
向溶液中添加KNO3
恒温蒸发掉一部分水
降低温度

课堂检验
C
4、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时,200克很稀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降低温度接近0℃
B.恒温蒸发足量水分
C.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
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

课堂检验
5、在一定温度下, 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
B.加入溶剂
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B

课堂小结
1、饱和溶液的定义
2、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4、判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