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培优(第一学期)双曲线(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数学培优(第一学期)双曲线(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8 22:02:55

文档简介

双曲线
学习目标
1.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会求解相关基本量.
2.掌握双曲线的性质并会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3.掌握双曲线焦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及运用.
4.掌握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的使用方法.
【备注】1.本节重点是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特别是 之间的关系),会将双曲线的一
般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掌握双曲线的性质并会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特别是离心率相关问
题),掌握双曲线中有关焦点三角形与焦半径的求解技巧;难点是双曲线的性质、焦点三
角形与焦半径在解题过程中一些技巧的应用.
2.关联知识:椭圆、抛物线、直线与圆.
一、 双曲线及其方程
1. 双曲线的定义
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且不等于零)的点的轨迹(或集
合) 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 焦点 ,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 焦距 .
双曲线定义的重要解读
(1)定义中的绝对值不能去掉,否则动点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
(2)定义中“小于 ”这个条件不能去掉,因为:
①若“ ”,则点的轨迹是 射线 或 ;
②若“ ”,则点的轨迹 不存在 ;
③若“ ”,则点的轨迹就是 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
经典例题
1. 已知平面中的两点 , ,则满足 的点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一条线段 D. 两条射线
1
【备注】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注意与 比较
【答案】B
【解析】根据双曲线定义,点 的轨迹是以 , 为焦点的双曲线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点的轨迹;双曲线的定义
2. 已知两定点 , ,动点 满足 ,则当 和 时, 点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 双曲线和一条射线
C. 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D. 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
【备注】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及定义的重要解读
(1)定义中的绝对值不能去掉,否则动点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
(2)若“ ”,则点的轨迹是射线 或 .
【答案】C
【解析】当 时,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它表示双曲线的右支;
当 时, , 、 、 三点共线,它表示以 为端点的射线.
【标注】【知识点】求点的轨迹
巩固练习
1. 平面内,一个动点 ,两个定点 , ,若 为大于零的常数,则动点 的轨迹为( ).
A. 双曲线 B. 射线
C. 双曲线的一支或射线 D. 线段
【答案】C
【解析】根据双曲线定义,为 ,当 即 时,点 为双曲线上的点
又因为 所以点 为双曲线上一支的动点,当 时, 为一条射线.
【标注】【知识点】求点的轨迹;双曲线的定义
2. 两定点 、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的点 的轨迹是 .
2
【答案】双曲线
【标注】【素养】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知识点】求点的轨迹;双曲线的定义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①当焦点在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中左焦点 ,右焦点 ,如图1.
图1 图2
②当焦点在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中上焦点 ,下焦点 ,如图2.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
判断双曲线焦点位置的方法
①焦点在 轴上,则 项的系数为正;
②焦点在 轴上,则 项的系数为正.
经典例题
1. 双曲线 上一点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则点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B. C. D.
【备注】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及基本量;首先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找到 的值,再根据双曲线的
定义得到关系式 ,求解即可;
这里注意求带绝对值的方程将两边平方求解
【答案】A
【解析】由双曲线定义知,两焦点 与 到点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 ,
3
即 ,
又因为 ,
故 ,
即 ,
故 或 (舍),
故选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
2. 若曲线 表示双曲线,则 的取值范围是 .
【备注】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与 的系数异号,列不等式可求解.
【答案】
【解析】∵曲线 表示双曲线,
∴ ,
∴ 的取值范围是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 已知 , 是双曲线 的两个焦点,点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若点 是 的重心,
则点 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备注】本题设出点 、点 的坐标,根据重心坐标公式,用点 的坐标表示点 ,再根据点 在双
曲线上,代入方程整理即可
【答案】C
【解析】依题意有点 , ,设点 ,
则 ,设点 ,根据重心坐标公式有 ,即 ,
代入双曲线方程并简化得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曲线方程的问题
4
4. 表示的曲线方程为( ).
A. B.
C. D.
【备注】本题根据给的式子,表示动点 到 与 的距离之差的值等于 ,并且两个定点的距
离大于 ,可判断其为双曲线,又因为整体没有加绝对值,所以是双曲线的一支
【答案】C
【解析】根据几何意义,表示动点 到 与 的距离之差等于 (且两个定点的距离大于
)的集合,根据双曲线定义可知, , ,所以 ,由焦点在 轴上,所以
,且到点 的距离比较大,所以 ,即曲线方程为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5. 若点 在双曲线 上,则 的最小值是 .
【备注】本题根据双曲线方程将所求式子转化为关于 的函数,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解最
小值即可
【答案】
【解析】点 在双曲线 上,故 ,
进而得到: ,
二次函数对称轴为 ,
结合二次函数图像及性质可知最小值为 时对应的值为 .
故答案为: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中其他最值问题
6. 设 为坐标原点,直线 与双曲线 :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 , 两点,
若 的面积为 ,则双曲线 的焦距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备注】根据双曲线渐近线公式可求得 、 两点的坐标,表示出三角形面积,再根据 、 、 的关
系,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即可
【答案】C
5
【解析】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
∴ , ,
∵ 面积为 ,
∴ ,即 ,
∵ ,
∴ .
注: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即双曲线焦距最小值为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中其他最值问题;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7. 已知 是双曲线 的左焦点,定点 ,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 的最小
值为( ).
A. B. C. D.
【备注】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 ,首先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将 转化为 ,再根据
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求解即可
【答案】D
【解析】∵ 点在双曲线的两支之间,且双曲线右焦点为 ,
∴由双曲线定义可得, ,
而 ,
两式相加得 ,
当且仅当 、 、 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则 的最小值为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利用双曲线定义求线段最值
巩固练习
1. “ ”是“方程 表示双曲线”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6
【解析】方程 表示双曲线,
则 ,解得 或 ,
故“ ”是“方程 表示双曲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
【标注】【知识点】充要条件与解析几何结合;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 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为 ,则以两定点的中点为原点,两定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到
这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 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或 D. 或
【答案】C
【解析】由双曲线定义可知, , ; , ,注意坐标轴的不同建立.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求曲线方程的问题
3. 设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过 的直线交双曲线左支于 , 两点,则
的最小值等于 .
【答案】
【解析】根据双曲线 ,得: , ,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①,
②,
① ②可得: ,
∵过双曲线的左焦点 的直线交栓曲线的左支与 , 两点,
∴ ,
当 是双曲线的通径时 最小,
∴ ,

故答案为: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7
4. 已知双曲线 .
( 2 ) 为双曲线 右支上一动点, 点 的坐标是 ,求 的最小值 .
【答案】( 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或 .
( 2 ) .
【解析】( 1 )由题可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
①当 时, 方程为 ,
令 得 ,
即双曲线方程为 ,
②当 时, 方程为 ,
令 得 ,
即双曲线方程为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或 .
( 2 )设 ,满足 ,


当 时, 有最小值 为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中其他最值问题;双曲线共渐近线问题
5. 已知双曲线 的左焦点为 ,点 为其右支上任意一点,点 的坐标为 ,则 周长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8
【解析】 y
x
O
设双曲线右焦点为 ,
周长 .
∵在双曲线中,

∴ ,
∴ 周长为 ,
∵ , .
∴ ,
∴ 周长最小,即 最小,
易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即 ,
∴ 周长最小为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利用双曲线定义求线段最值
6. 已知双曲线 的左顶点为 ,右焦点为 ,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的最小值为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设 ,
易得 , ,
故 ,
又 ,故 ,
于是 ,
当 时, 取到最小值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中其他最值问题
9
3. 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当 时,方程 可以变形为 ,由此可以看出方程 表示双
曲线的充要条件是 且 异号 .
此时 为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双曲线一般方程的应用
当题目中给定的条件为双曲线上的两点坐标,但不确定双曲线的焦点位置的,求双曲线方程时,可以设
,将其化为标准方程,即为 .
因此,当 时,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当 时,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经典例题
1.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1 )过点 , 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备注】已知双曲线上两点求解标准方程,可以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再代入两
点列方程组求解.
【答案】( 1 ) .
( 2 ) .
( 3 ) .
【解析】( 1 )设双曲线方程为 .
∵ 、 两点在双曲线上,
∴ ,解得 .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
( 2 )∵焦点在 轴上, ,
10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其中 ),
∵双曲线经过点 ,∴ ,
∴ 或 (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是 .
( 3 )方法 : 的焦点为 ,又点 在双曲线上,


∴ , , ,
又焦点在 轴上,
故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 .
方法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
∵双曲线过点 ,
∴ ,
∴ 或 (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
【标注】【知识点】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 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为 ,则 的值为 .
【备注】本题考查双曲线的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的转化;
方程可化为 ,再根据 的关系求得 ,即可得到焦点坐标(要注意焦点所在的
轴).
【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焦点在 轴上,则 ,所以 ,解得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巩固练习
1.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3 )过点 , 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11
【答案】( 1 ) .
( 2 ) .
( 3 ) .
【解析】( 1 )当焦点在 轴上时,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把 代入,得 ,不符合题意;
当焦点在 轴上时,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把 代入,得 .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 2 )方法一:∵焦点相同,
∴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 ,即 ,①
∵双曲线经过点 ,
∴ .②
由①②,解得 ,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方法二: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
∵双曲线经过点 ,
∴ ,解得 或 (舍去),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 3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
∵点 , 在双曲线上,∴
解得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曲线方程的问题
12
2. 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是 ,那么 .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焦点在 轴上,且 ,根据 可求 .
由双曲线方程 ,得 ,∴ , .
所以 ,解得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4. 知识总结
(一)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且不等于零)的点的轨迹(或集
合) 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 焦点 ,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 焦距 .
(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①当焦点在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中左焦点 ,右焦点
②当焦点在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中上焦点 ,下焦点 ,如图2.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
(三)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当 时, 为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二、 双曲线的性质
1. 基本性质
(1)范围
由方程 可知,双曲线 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都适合不等式
,即 ,解得 或 .
因此双曲线 位于两条直线 和 所夹平面区域的外侧,如下图:
13
【备注】这里以焦点在 轴的标准方程 为例讲解.
如果焦点在 轴上,则图象位于 和 外侧, .
(2)对称性
双曲线 是 以 轴, 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也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对称中
心叫做双曲线的中心.
(3)顶点
如下图,双曲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两个交点叫做双曲线的顶点.
双曲线 的顶点是 和 ,这两个顶点是双曲线两支中相距最近的点.线段 叫做双曲
线的 实轴 ,它的长度等于 .在 轴上作点 , ,线段 叫做双曲线的 虚轴 ,它的
长度等于 .
相应地, 和 分别是双曲线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
特别的,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 等轴双曲线 .
【备注】标准方程中,
令 ,可知双曲线 与 轴有两个交点,分别是 和 .
令 ,得 ,这个方程没有实数根,说明双曲线 与 轴没有公共点.
(4)渐近线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是 ;
14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的方程是 .
①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的统一表示
与双曲线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以统一设为 ,代
入条件求出 即可.
②由渐近线设双曲线方程的技巧
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则可以设双曲线方程为 ,再利用已知条件求出
参数 即可.
【备注】下面研究双曲线与一对相交直线 的位置关系.
由于双曲线与 都是关于原点呈中心对称的,因此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象限即
可.
此时双曲线方程可等价变形为 ,
,这说明在第一象限内,双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 总是位
于直线 的下方.
由此可见,此双曲线的右支向右上方无限延伸时,它总在直线 下方,且与直线
越来越接近,但不会相交(根据对称性,其它三个象限也有同样的状况),我们称
这种微妙的关系为“渐近”.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是 ;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的方程是 .
(5)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的比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
双曲线的离心率有如下的性质:
①由 可得 ;
②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 开阔 .
【备注】(1)对于给定的双曲线来说, 已有若干个关系式,则四个参数中知道两个可求解另
外两个.
(2)关于求解离心率范围的问题,其实可以转化为确定 与 的比例问题,进而转化为研究
三个参数中任意二者的比例问题.
(3)由关系式 .因此 越大, 也越大,
即渐近线 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这时双曲线的形状就从扁狭变得开阔.最终结论
就是: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开阔.
【双曲线性质对比】在讲解完性质后,可为学生总结
15
标准方程
F2
A2
B2
图形 A1 A2
F1 O F2 B1 O B2
B1
A1
F1
范围
对称性 对称轴: 轴、 轴;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
线段 是双曲线的实轴,线段 是双曲线的虚轴.

实轴长 ,虚轴长
渐近线 直线 直线
离心率
经典例题
1. 双曲线 ,当 变化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焦点坐标不变 B. 顶点坐标不变 C. 渐近线不变 D. 离心率不变
【备注】本题将方程转化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别求解选项的内容,谁是定值谁就不变
【答案】C
【解析】双曲线 ,
当 时,双曲线焦点在 轴上,标准方程为: ,则
, , ,
焦点坐标为: ,顶点坐标为:
,渐近线方程为: ,
离心率为: ;
当 时,双曲线焦点在 轴上,标准方程
为: ,则
, , ,
焦点坐标为: ,顶点坐标为:
,渐近线方程为:
16
,离心率为: ,
则当 变化时只有渐近线方程不变,
综上所述.
故选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顶点与轴;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求双曲线的渐
近线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 ,渐近线方程为 的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备注】本题求解应用方法一,利用由渐近线设双曲线方程的技巧
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则可以设双曲线方程为 ,再利用已
知条件求出参数 即可.
【答案】B
【解析】方法一:由题意,得 ,
∴ , ,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
将 代入,得 ,
∴双曲线方程为 .
方法二:当焦点在 轴上时,
则:渐近线 ,
∴ ,
设: ,
代入 ,
得: , ,
∴ .
方法三:当焦点在 轴时,
则:渐近线 ,
∴ ,
∴设: ,
代入 ,
得: ,
17

综上故选 .
【标注】【知识点】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求其他参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素养】数学运算
【思想】方程思想
3. 双曲线 过点 ,且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渐近线,则双曲线 的方程为 .
【备注】本题考查与双曲线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以统一设为
,代入点的坐标求出 即可.
【答案】
【解析】因为双曲线 与双曲线 有相同的渐近线,
所以设双曲线 的方程为 ,
又因为双曲线 过点 ,
所以 ,
解得 ,
所以 ,
所以双曲线 的方程为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共渐近线问题;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4. 设 为坐标原点, , 是双曲线 的焦点,若在双曲线上存在点 ,满足
,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
【备注】本题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及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注:在双曲线上有时给角的度数,与余弦定理综合应用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在此条件下
可思考是否可以应用余弦定理求解
【答案】D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 ,
①,
②,
18
①+②得 ,
即 ,即 ,所以 , ,故渐近线方程为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渐近线
5. 设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右顶点为 ,过 作 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 , 两
点,过 , 分别作 , 的垂线交于点 .若 到直线 的距离小于 ,则该双曲线的
渐近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备注】本题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草图,根据 与 相似,可得到
【答案】A
【解析】方法一: , 的坐标分别为 ,由图像的对称性知, 点在 轴上,则根据几何关
系有
,故 ,
,即 , ,故渐近线斜率 .
故选A.
方法二:如图所示,
由题意知 为双曲线的通径,所以 ,则 .
又 ,因为 , ,所以点 在 轴上.
由 ,得 ,即 ,
所以 ,则由题意知 ,即 ,
所以 ,即 ,即 ,
所以 ,解得 ,而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为 ,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19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渐近线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若双曲线 ( , )的右焦点 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
为 ,则其离心率的值是 .
【备注】本题属于常考类型,求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或者通过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求解其他问
题,本题考查求解离心率:找到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和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再利用点到直线
的距离公式,写出表达式,根据 的关系以及离心率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
结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做小题可直接应用)
【答案】
【解析】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
则 到这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 ,
∴ ,
又 ,
∴ ,
∴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7. 已知椭圆, 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焦点,且其中的一个焦点 到双曲线的两
条渐近线的距离之和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备注】本题可直接应用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求解
【答案】A
【解析】∵椭圆 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焦点,
∴ ,
∴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 ,
设 ,
其渐近线方程为 ,
20
∵焦点 到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之和为 ,
∴ ,
∴ ,
∴ ,
∴ ,
∴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8. 过点 的直线与双曲线 : ( , )的一条斜率为正值的渐近线平行,若双曲线
的右支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恒大于 ,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的最大值是 .
【备注】本题比较简单,应用点斜式表示出直线方程,再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建立关系式,再利
用双曲线中 、 、 的关系代换、变形求解即可
【答案】
【解析】由双曲线 : ( , )的渐近线方程 ,
可得直线的方程为 ,即 ,
由双曲线 的右支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恒大于 ,
可得直线与 的距离恒大于等于 ,
即有 ,
化简可得 ,
,
即 ,即有 ,
可得离心率 .
则离心率的最大值为 .
故答案为: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范围
9. 双曲线 的焦点是 , ,若双曲线 上存在点 ,使 是有一个内角为 的等腰三角形,则
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21
【备注】本题同样画出草图,根据所给特殊角度,求得点 的坐标,再根据点 在双曲线上,代入方
程,根据双曲线中 、 、 的关系,代换变形求解即可
【答案】C
【解析】由题双曲线 的两焦点分别为 , ,若在双曲线 上存在点 ,使 为顶角为
的等腰三角形,
∴可设等腰三角形的底为 ,等腰三角形的腰 ,
经过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为 ,直线的斜率为 ,
∴ ,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 ,
∴ ,
∴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0. 、 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过 作 轴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 , 两点,
,则 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2
【备注】法一:在 中应用余弦定理求解;
法二:答案版,在直角 中,表示出角 的余弦值,再利用余弦的二倍角公式求解即

【答案】B
【解析】
22
由题意可知: ,


可得: ,
可得: ,
解得 或 (舍去).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11. 已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右顶点为 ,以 为圆心 为半径作圆 ,
圆 与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 、 两点,则有( ).
A. 渐近线方程为 B. 渐近线方程为
C. D.
【备注】本题比较难,是圆与双曲线的综合;(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性讲解)
本题主要思路,利用离心率,表示出 、 ;再利用 、 、 的关系,求出 ,进而表示出渐近
线方程;再根据圆中弦长求解方法求解即可
【答案】BC
【解析】由题意可得 ,可设 , , ,
则 , ,
圆 的圆心为 ,半径 为 ,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即 ,
圆心 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
23
弦长 ,
可得三角形 为等边三角形,
即有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渐近线;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弦长求解问题
巩固练习
1. 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过点 向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引垂线,垂足为
,交另一条渐近线于 ,若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答案】
【解析】不妨设点 在第一象限,
则直线 的方程为 ,直线 的方程为 ,
又 ,
所以 .
如图,过点 、 分别向 轴作垂线交 轴于点 、 ,
则 .
由题易知,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则 ,
因为 ,
所以 .
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24
与直线 的方程联立,得 ,
解得 , ,
所以 ,
得 , ,
化简得 ,即 ,
所以 ,
故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渐近线
2. 已知双曲线 的左焦点为 ,离心率为 ,若经过 和 两点的直线平行
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双曲线的左焦点 ,离心率 , ,
则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即 ,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则经过 和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
则 , ,则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故选B.
【标注】【知识点】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求其他参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 已知 ,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过 的直线与圆 相切且
分别交双曲线的左、右两支于 、 两点,若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25
【解析】根据双曲线定义得 ,
在三角形 中,

又 与圆 相切,
所以 ,
因此 ,
∴ ,
∴ ,
∴ ,(舍负),
因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渐近线
4. 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 ,虚轴的一个端点为 ,如果直线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双曲线方程为 ,则 , ,
直线 与渐近线 垂直,
所以 ,即 ,得 ,
即 ,解得 或 (舍去).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6
5. 点 到双曲线 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不妨取一条渐近线 ,一般式为 ,点 到渐近线的距离

∴ 即 ,
∴ ,
∴ ,
∴ ,
∵ ,
∴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6. 已知双曲线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点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点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和双曲线的定义得 ,
又∵ ,
∴ , ,
在 中,由 (三点共线可取等号),
∴ ,
∴ ,
∴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范围
27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双曲线 右焦点为圆心,以实半轴 为半径的圆与其
渐近线相交,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由题意圆与渐近线相交,即圆心到渐近线距离小于半径.
焦点 到渐近线 距离
,即 ,
又由 .
故双曲线离心率范围为 .
【标注】【素养】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范围
2.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点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则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的面积为 .
【备注】推导过程
对于焦点 ,设

在 中,由余弦定理:

即:

又由于

28
所以 .
焦点三角形中,常用的关系式有
① ;
② ;
③ ;
④ .
经典例题
1. 已知 、 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点 在 上, ,则 的面积为(
).
A. B. C. D.
【备注】本题有两种解法
方法一:求出 ,利用 求解
方法二:求出 ,利用 求解
【答案】A
【解析】由双曲线方程 可得,
, , ,
∴ , ,
设 , ,
由双曲线定义可知, ①,
在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②,
由①②得, ,
∴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问题(小题)
2. 设 ,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点 在双曲线右支上且满足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则 .
29
【备注】本题利用了 的变形求解相关角的余弦值
1.利用题干的条件,将 用 表示
2.在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答案】
【解析】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 ,
又 ,
∴ ,
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得, , ,
∴ , ,
由余弦定理,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问题(小题);已知双曲线的渐近
线求其他参数
巩固练习
1. 设经过点 的等轴双曲线的焦点为 , ,此双曲线上一点 满足 ,则 的面积
为 .
【答案】
【解析】由题意,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代入点 ,可得 ,
∴双曲线的方程为 ,
即 ,
设 ,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①,
由 满足 ,可得 ,可得 ②,
∴② ① 可得 ,
∴ 的面积为 .
故答案为: .
【标注】【知识点】面积问题;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问题(小题)
30
2. 已知 、 为双曲线 : 的左、右焦点,点 在 上,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 ,所以 , ,
由题可知 , ,
所以 , ,
由余弦定理可知 .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问题(小题)
3. 双曲线的焦半径
双曲线 的焦半径公式:( , )
当 在右支上时, , .
当 在左支上时, ,
【备注】焦半径公式的推导过程:
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设双曲线右支上任一点 ,

因为 ,则

同理可推导 .
同理在左支上一点的焦半径也可推导.
经典例题
已知 , 分别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 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且
.若 为等腰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备注】本题老师使用焦半径公式给学生求解:
1.由题意设点 ,则 ;
2.根据题意 且 为等腰三角形,可列式
31
①或 ②
3.消去 可求解离心率,由于离心率的范围,情况②要舍去.
【答案】
【解析】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
则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 ,
由 ,则 , ,
由 为等腰三角形,则 或 ,
即有 或 (舍去),即有 .
故答案为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巩固练习
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点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解析】方法一:设 ,由焦半径得 , ,
∴ ,化简得 ,
∵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 ,所以 ,即 的最大值是 .
故答案为: .
方法二:由定义知 ,又已知 ,解得 , ,
,从而只要 ,就能得到 点存在,解得 ,
等号可以取到,即 的最大值为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4. 知识总结
双曲线的性质
若双曲线方程
32
(一)范围: 或
(二)对称性:双曲线 是 以 轴, 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也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

(三)顶点:
双曲线 的顶点是 和 ,这两个顶点是双曲线两支中相距最近的点.线段 叫做双曲
线的 实轴 ,它的长度等于 .在 轴上作点 , ,线段 叫做双曲线的 虚轴 ,它的
长度等于 .
特别的,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 等轴双曲线 .
(四)渐近线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是 ;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的方程是 .
(五)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的比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
双曲线的离心率有如下的性质:
①由 可得 ;
②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 开阔 .
(六)双曲线的焦半径
当 在右支上时, , .
当 在左支上时, ,
(七)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的面积为 .
思维导图
你学会了吗?画出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所学吧!
【备注】
33
出门测
1. 已知 , , ,当 和 时,点 轨迹分别为( ).
A. 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 双曲线和两条射线
C. 双曲线一支和一条直线 D. 双曲线一支和一条射线
【答案】B
【标注】【知识点】求点的轨迹;双曲线的定义
2. 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点 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 是边长为 的等
边三角形( 为原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双曲线 ( , )的右焦点为 ,点 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 是边
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 为原点),
可得 , ,即
, ,
解得 , ,双曲线的焦点坐标在 轴,所得双曲线方程为: .
故选 .
34
【标注】【知识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定义
3. 若双曲线 ( , )的两个焦点为 , , 为双曲线上一点,且 ,
则该双曲线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 , 分别是左右焦点,则点 为右支上一点,如图.依
据双曲线定义知 ,则 ,则
,所以 .∴ ,又 ,则 .
故选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范围
4. 已知 是双曲线 的左焦点, 是该双曲线的右顶点,过点 且垂直于 轴的直
线与双曲线交于 , 两点,若 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解析】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得
中, ,
是锐角三角形,即 为锐角,
y
O x
由此可得 中, ,
得 ,
∵ , ,
∴ ,即 ,
35
两边都除以 ,得 ,解之得 ,
∵双曲线的离心率 ,
∴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是 .
【标注】【知识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范围
36双曲线
一、 双曲线及其方程
1. 双曲线的定义
双曲线的定义
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 ,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 .
双曲线定义的重要解读
(1)定义中的绝对值不能去掉,否则动点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
(2)定义中“小于 ”这个条件不能去掉,因为:
①若“ ”,则点的轨迹是
②若“ ”,则点的轨迹 ;
③若“ ”,则点的轨迹就是 .
经典例题
1. 已知平面中的两点 , ,则满足 的点 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一条线段 D. 两条射线
2. 已知两定点 , ,动点 满足 ,则当 和 时, 点的轨迹
是( ).
A. 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 双曲线和一条射线
C. 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D. 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
巩固练习
1. 平面内,一个动点 ,两个定点 , ,若 为大于零的常数,则动点 的轨迹为(
).
A. 双曲线 B. 射线
C. 双曲线的一支或射线 D. 线段
1
2. 两定点 、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 的点 的轨迹是 .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①当焦点在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中左焦点 ,右焦点 ,如图1.
图1 图2
②当焦点在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中上焦点 ,下焦点 ,如图2.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
判断双曲线焦点位置的方法
①焦点在 轴上,则 项的系数为正;
②焦点在 轴上,则 项的系数为正.
经典例题
1. 双曲线 上一点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则点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B. C. D.
2. 若曲线 表示双曲线,则 的取值范围是 .
3. 已知 , 是双曲线 的两个焦点,点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若点 是 的重
心,则点 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4. 表示的曲线方程为( ).
2
A. B.
C. D.
5. 若点 在双曲线 上,则 的最小值是 .
6. 设 为坐标原点,直线 与双曲线 :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 ,
两点,若 的面积为 ,则双曲线 的焦距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7. 已知 是双曲线 的左焦点,定点 ,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巩固练习
1. “ ”是“方程 表示双曲线”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为 ,则以两定点的中点为原点,两定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到
这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 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或 D. 或
3. 设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过 的直线 交双曲线左支于 , 两点,则
的最小值等于 .
4. 已知双曲线 .
( 2 ) 为双曲线 右支上一动点, 点 的坐标是 ,求 的最小值 .
5.
3
已知双曲线 的左焦点为 ,点 为其右支上任意一点,点 的坐标为 ,则
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6. 已知双曲线 的左顶点为 ,右焦点为 ,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的最
小值为 .
3. 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当 时,方程 可以变形为 ,由此可以看出方程
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 .
此时 为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双曲线一般方程的应用
当题目中给定的条件为双曲线上的两点坐标,但不确定双曲线的焦点位置的,求双曲线方程时,可以设
,将其化为标准方程,即为 .
因此,当 时,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当 时,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经典例题
1.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1 )过点 , 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2. 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为 ,则 的值为 .
巩固练习
1.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3 )过点 , 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4
2. 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是 ,那么 .
4. 知识总结
(一)双曲线的定义
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 ,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 .
(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①当焦点在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中左焦点 ,右焦点
②当焦点在 轴上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其中上焦点 ,下焦点 ,如图2.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
(三)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当 时, 为双曲线的一般方程.
二、 双曲线的性质
1. 基本性质
(1)范围
由方程 可知,双曲线 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都适合不等式
,即 ,解得 .
因此双曲线 位于两条直线 和 所夹平面区域的外侧,如下图:
5
(2)对称性
双曲线 是 .这个对称中
心叫做双曲线的中心.
(3)顶点
如下图,双曲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两个交点叫做双曲线的顶点.
双曲线 的顶点是 ,这两个顶点是双曲线两支中相距最近的点.线段 叫做
双曲线的 ,它的长度等于 .在 轴上作点 , ,线段 叫做双曲线的
,它的长度等于
相应地, 和 分别是双曲线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
特别的,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 .
(4)渐近线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是 ;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的方程是 .
①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的统一表示
与双曲线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以统一设为
,代入条件求出 即可.
②由渐近线设双曲线方程的技巧
6
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则可以设双曲线方程为 ,再利用已知条件
求出参数 即可.
(5)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的比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
双曲线的离心率有如下的性质:
①由 可得 ;
②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 .
经典例题
1. 双曲线 ,当 变化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焦点坐标不变 B. 顶点坐标不变 C. 渐近线不变 D. 离心率不变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 ,渐近线方程为 的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3. 双曲线 过点 ,且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渐近线,则双曲线 的方程为 .
4. 设 为坐标原点, , 是双曲线 的焦点,若在双曲线上存在点 ,满
足 ,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
5. 设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右顶点为 ,过 作 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
, 两点,过 , 分别作 , 的垂线交于点 .若 到直线 的距离小于 ,则
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若双曲线 ( , )的右焦点 到一条渐近线
的距离为 ,则其离心率的值是 .
7. 已知椭圆, 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焦点,且其中的一个焦点 到双曲
线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之和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7
8. 过点 的直线 与双曲线 : ( , )的一条斜率为正值的渐近线平行,若
双曲线 的右支上的点到直线 的距离恒大于 ,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的最大值是 .
9. 双曲线 的焦点是 , ,若双曲线 上存在点 ,使 是有一个内角为 的等腰三角
形,则 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10. 、 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过 作 轴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 , 两点,
,则 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2
11. 已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右顶点为 ,以 为圆心 为半径作
圆 ,圆 与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 、 两点,则有( ).
A. 渐近线方程为 B. 渐近线方程为
C. D.
巩固练习
1. 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过点 向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引垂线,
垂足为 ,交另一条渐近线于 ,若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2. 已知双曲线 的左焦点为 ,离心率为 ,若经过 和 两点的直
线平行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3. 已知 ,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过 的直线与圆
相切且分别交双曲线的左、右两支于 、 两点,若 ,则双曲线的渐近
线方程为( ).
A. B. C. D.
4. 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 ,虚轴的一个端点为 ,如果直线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
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5.
8
点 到双曲线 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A. B. C. D.
6. 已知双曲线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点 在双曲线的右支
上,且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双曲线 右焦点为圆心,以实半轴 为半径的
圆与其渐近线相交,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2.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点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则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的面积为
焦点三角形中,常用的关系式有
① ;
② ;
③ ;
④ .
经典例题
1. 已知 、 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点 在 上, ,则 的
面积为( ).
A. B. C. D.
2. 设 ,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点 在双曲线右支上且满足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则 .
巩固练习
1. 设经过点 的等轴双曲线的焦点为 , ,此双曲线上一点 满足 ,则
的面积为 .
9
2. 已知 、 为双曲线 : 的左、右焦点,点 在 上, ,则
( ).
A. B. C. D.
3. 双曲线的焦半径
双曲线 的焦半径公式:( , )
当 在右支上时,
当 在左支上时,
经典例题
已知 , 分别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 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
且 .若 为等腰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巩固练习
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点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最大值为 .
4. 知识总结
双曲线的性质
若双曲线方程
(一)范围:
(二)对称性:双曲线 是
(三)顶点:
双曲线 的顶点是 ,这两个顶点是双曲线两支中相距最近的点.线段 叫做
双曲线的 ,它的长度等于 .在 轴上作点 , ,线段 叫做双曲线的
,它的长度等于
特别的,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 .
(四)渐近线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是 ;
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的渐近线的方程是 .
10
(五)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的比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
双曲线的离心率有如下的性质:
①由 可得 ;
②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 .
(六)双曲线的焦半径
当 在右支上时,
当 在左支上时,
(七)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的面积为
思维导图
你学会了吗?画出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所学吧!
出门测
1. 已知 , , ,当 和 时,点 轨迹分别为( ).
A. 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 双曲线和两条射线
C. 双曲线一支和一条直线 D. 双曲线一支和一条射线
2. 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点 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 是边长
为 的等边三角形( 为原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3. 若双曲线 ( , )的两个焦点为 , , 为双曲线上一点,且
,则该双曲线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 已知 是双曲线 的左焦点, 是该双曲线的右顶点,过点 且垂直于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 , 两点,若 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
为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