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
(前1000年起逐渐形成)
(前509年)
(前27年)
(395年)
东罗马帝国
(拜占廷帝国)
(395-476年)
(395-1453年)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
2
3
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的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学习目标
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395年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
罗马
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人入侵
476年灭亡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
1.建立时间:
2.都城:
395年
君士坦丁堡
请你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指出拜占庭帝国的版图范围!
3.版图范围: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1)地理位置优越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2)经济比较活跃,
(3)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4)统治者查士丁尼的卓越才能
4.社会状况
395
罗马帝国分裂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查士丁尼继位
527
查士丁尼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农民家庭。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 。
查士丁尼像
(1)武功:军事征服,查士丁尼积极进行对外扩张,扩大领土。
查士丁尼的“文治武功”
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文治:编纂法典,
编纂法典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 ;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的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统称
法典构成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先后编纂4部法律文献
《罗马民法大全》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说说我们该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仍然承认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努力的地位
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归纳《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历法产生的影响。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一
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材料三
欧洲民法的基础
偌大一个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527年
7世纪
9世纪
14世纪初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453年
11世纪
外族入侵
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
灭亡
西欧封建主趁火打劫—十字军东征
11世纪末-13世纪末
7世纪
阿拉伯人侵占部分地区
面临多处军事力量进攻
9世纪
11世纪
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Q3:拜占庭帝国是如何衰落的?
1.衰落
面对入侵,皇帝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行省
军区
自由农民
军人
军事将领
地方行政长官
军事改革措施
(1)军事封建制度;
2.应对措施
(2)求助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7世纪
阿拉伯人侵占部分地区
面临多处进攻
9世纪
11世纪
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14世纪
受到奥斯曼土耳其的进攻
11-14世纪
十字军东征
1453年
君士坦丁堡陷落
拜占庭帝国灭亡
3.灭亡
我(圣索菲亚大教堂)见证了君士坦丁堡的兴衰。
外因
4.衰亡原因
(1)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固守传统,沉醉于昔日的荣光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国力下降;
(3)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以及十字军东征的破坏。
5.影响
(1)拜占庭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采取兼容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位于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建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长历史,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后,它转变为土耳其清真寺,内部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装饰风格。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有的一个博物馆。
拜占庭文化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后来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在当时的学校和教堂相当兴盛。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帝国
法学
影响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灭亡
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
兼收并蓄,创造出拜占庭文化;
《罗马民法大全》
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
十字军东征
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拜占庭帝国
随堂练习
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D
2.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压力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C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