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彩色的名字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年级:一年级
教材:上教版
--------------------------------------------------------------------
教材分析
该课是第三单元《好看的颜色》第二课内容。是作为一年级新生涂色练习的内容。以掌握平涂法为主,再接触接色法、点涂法和圈线法及其它方法。为以后的绘画涂色打下结实的基础。
用名字中线条来分割块面。既巧妙地绘画了自己的名字,又学习了用线条分割画面、构图饱满等知识技能。为今后的绘画学习作了铺垫。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会写自己的名字了。用自己的名字来组合成一幅画,那肯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写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容易忽视名字中线条以及“用线条分割块面”的知识点。学生用线条、色彩进行平面组合会有一定困难。
学生对色彩有些了解。在幼儿园及前几课的学习中,对涂色是有经验的。所以该课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平涂为基础,在掌握基本的平涂法的基础上再掌握接色法、点涂法和圈线法。对聪明的学生可以提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进行涂色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用线条可以分割块面,并运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涂色。掌握平涂法,初步学会接色法、点涂法、圈线法等涂色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讨论与交流,尝试文字的变形,学会运用笔画线条分割画面。提高涂色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色彩的深浅差异产生的美;体验绘画自己名字的快乐;体会名字中文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色块的分割和不同深浅色彩的搭配组合
教学难点:涂色方法的练习和创新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学生发现画面里的线条组成了老师的名字。在发现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了解了线条在画面中色块的分割作用。
通过“数一数”游戏,数一数画面分成了几个块面?修改线条(经过两次示范,保证学生都明白创作方法)。学生尝试运用刚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名字也分成一个个小块面。通过师生的修改,分析存在的问题,知道要把名字写大。注意线与线的连接。
学习涂色方法是本课的重难点。首先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平涂法。学生尝试练习。再在掌握平涂法的基础上进行涂色与讨论,扩展涂色方法。小组内互相之间交流涂色效果。教师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涂色方法的基础上掌握接色法、点涂法和圈线法的涂色方法,以及进行涂色创新。
教师总评,肯定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通过作品中的线条辨别作者名字。通过“辨别作者”环节,使学生能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而辨别优缺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与交流
(一)交流名字及含义。
(二)揭示课题
二、示范与尝试
(一)教师示范用线条可以分割块面。
1. 数一数:线条把画面分成了几个块面?
使学生注意线与线的连接。
2.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数块面。
(二)教师继续示范划线。
1. 提问:
2. 学生回答
3.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修改
修改一:延长线条到纸的边缘。
修改二:延长线条到其他线条。
4. 学生发现画面里的线条组成了老师的名字。
(三)、学生尝试
1. 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尝试运用刚学到的方法写自己的名字。
2. 学生修改黑板上的作品。
3. 教师指导
注意把字写满画纸。遇到写不下的情况,可以把最后一个字写小一些。注意线与线的连接。
三、创作与指导
学生创作。
要求:用自己名字中的线条进行划分,形成一个个小块面。
注意:构图要饱满。线与线要连接。
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先用不同深浅色彩进行涂色。
第二课时
一、欣赏学生作品和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
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追求童趣,他常常像儿童一样用线条勾出形象,填上单一的鲜艳色彩,以表现明快的画面。
二、涂色与发现
(一)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平涂
要求:涂色均匀,去除白点。
(二)涂色与讨论
1. 教师提问:还有没有其它的涂色方法?
2. 分前后4人一组,小组边涂色边讨论。
(三)、反馈
1.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新的涂色方法。
2. 师生发现不同的涂色方法。
3. 教师及时表扬,简评。
4. 欣赏学生优秀作业,你发现了哪些涂色方法?
5. 师生归纳,教师出示图例并指导接色法、点涂法和圈线法等涂色技法要点。提示学生接色要自然,涂得密一些,效果会更好。
三、涂色与指导
(一)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选择深浅不同的颜色在块面中平涂。
拓展层面:运用多种涂色方法,使名字变得更漂亮。
(二)滚动播放学生作品,给学生参考。
(三)学生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论
(一)展示全班作业。
(二)辨别作者。学生通过作品来辨别作者的名字。
(三)教师总评,肯定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拓展
画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