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00:46:1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四个地理概念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一个是( )
A.大理石 B.长石 C.云母 D.方解石
2.(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大连金石滩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被世界地质学界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神力雕塑公园”。下图的照片,形态如“神龟寻子”,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
A.海水沉积 B.流水溶蚀 C.海水侵蚀 D.风力侵蚀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峰丛洼地,作为世界岩溶的典型模式,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湿热岩溶区。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的峰林峰丛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峰丛洼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4.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岩石、水文 B.地形、植被 C.土壤、地形 D.气候、植被
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阿尔卑斯山区某地景观图”,U型谷形成的作用是( )
A.冰川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冰川侵蚀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乙图为某博物馆陈列的岩石标本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乙图中的岩石对应甲图中的( )
A.E B.F C.H D.K
7.甲图中H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8.甲图中的①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
A.重熔再生作用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冷却凝固作用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省黔南州境内的打带(岱)河天坑群由12个规模宏大的天坑组成。地质时期,这里曾经位于深海盆地中。打带(岱)河天坑群以其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记载了海洋向陆地变迁的全过程。下图为打带(岱)河天坑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打带(岱)河天坑群区域在由海洋向陆地变迁过程中经历了( )
A.地壳下沉 B.地壳抬升 C.没有变化 D.海洋扩张
10.形成打带(岱)河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冰川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12.图中丙地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1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0年10月30日下午,地中海爱琴海东部发生地震。土耳其灾难管理机构称地震里氏规模为6.6级。从地质学上讲,该区域位于(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冰壶也称“冰上溜石”,其形状为圆壶状,由天然花岗岩制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是( )
A.外力作用形成 B.变质作用形成
C.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 D.火山喷发形成
15.下列岩石按成因与制作冰壶的石材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大理岩 B.石灰岩 C.砂岩 D.玄武岩
二、综合题
16.(2021·湖南·永州湖师大附属高阳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分别表示的地质作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下列属于甲岩石的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砂岩
17.(2021·湖北·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1)哺乳动物最早出现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古老的岩层形成于____代,判断依据是____。
(3)恐龙灭绝后____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标志着第四纪的开始。
(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推测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应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或下降或水平)运动。
18.(2021·山东济宁·高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地区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冻土、冰川广布。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区冻融活动加剧,与底部基岩冻结千年的大陆性冰川也开始变得不稳定。早在2016年7月阿里地区日土县就发生了一次超强的“冰崩”,巨大的冰体在海拔5800米处与基岩断开,从前方狭窄的Ⅴ形谷冲出,掉落至海拔5000米以下,形成“冰崩扇”。下面上图示意青藏地区简况及“冰崩扇”遥感图,下图为日土县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
(1)根据材料,分析阿里地区“冰崩”的主要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冰崩扇”的形成过程。
19.(2020·湖南··高一期中)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问题。
图中a、b、c、d各代表什么岩石a_____b____c____d______。
20.(2020·陕西宝鸡·高一期中)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
(2)写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①为____、②为____;③为____。
(3)图中字母所示的内力作用B为____、C为____、E为____。图中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四个地理概念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一个是( )
A.大理石 B.长石 C.云母 D.方解石
【答案】A
【详解】大理石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属于岩石范畴,而长石、云母、方解石为构成岩石的矿物,因此大理石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型,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大连金石滩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被世界地质学界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神力雕塑公园”。下图的照片,形态如“神龟寻子”,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
A.海水沉积 B.流水溶蚀 C.海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答案】C
【详解】通过材料可知大连金石滩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的作用为主,BC排除;读图可知“神龟寻子”其实就是海蚀拱桥,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错误、C正确。故选C。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峰丛洼地,作为世界岩溶的典型模式,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湿热岩溶区。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的峰林峰丛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峰丛洼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4.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岩石、水文 B.地形、植被 C.土壤、地形 D.气候、植被
【答案】3.C 4.A
【解析】3.喀斯特地貌地表峰丛洼地的形成主要是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随着地表水对岩石的溶蚀、冲蚀、搬运作用增强,岩体坍塌,形成洼地,故C正确,ABD错误。因此本题选C。
4.岩溶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因此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不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阿尔卑斯山区某地景观图”,U型谷形成的作用是( )
A.冰川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冰川侵蚀
【答案】D
【详解】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在高山和高纬,气候严寒地区明显。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冰川地貌,其中冰蚀地貌尤其典型。其中U型谷是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D对,A错。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区较为明显,多形成“V”型谷,B错;风力堆积作用主要干旱、半干旱地区较为明显,风力不会形成“U”型谷,C错。故选D。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乙图为某博物馆陈列的岩石标本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乙图中的岩石对应甲图中的( )
A.E B.F C.H D.K
7.甲图中H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8.甲图中的①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
A.重熔再生作用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冷却凝固作用
【答案】6.D 7.A 8.A
【分析】6.甲图中F来自地幔,应为岩浆;H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为岩浆岩;由③表示外力作用可知,K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乙图的岩石中含有化石,应为沉积岩K,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甲图中F来自地幔,应为岩浆;H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为岩浆岩,A项正确;由③表示外力作用可知,K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B、C、D项均错误,故选A。
8.据图,在①的作用下,变质岩(E)变为岩浆(F),因此①为重熔再生作用,A项正确;据图沉积岩(K)变为变质岩(E)经过④作用,故④为变质作用,B项错误;据题干可知③为外力作用,C项错误;据图,岩浆(F)通过②作用变为岩浆岩(H),所以②为冷却凝固作用,D项错误,故选A。
【点睛】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技巧:(1)第一步:找准岩浆的位置。由循环过程可知,三大岩石经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岩浆,那么在示意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应是岩浆,(2)第二步: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所以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应为岩浆岩。(3)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作用,因此有两个或以上箭头指向的应为变质岩。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省黔南州境内的打带(岱)河天坑群由12个规模宏大的天坑组成。地质时期,这里曾经位于深海盆地中。打带(岱)河天坑群以其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记载了海洋向陆地变迁的全过程。下图为打带(岱)河天坑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打带(岱)河天坑群区域在由海洋向陆地变迁过程中经历了( )
A.地壳下沉 B.地壳抬升 C.没有变化 D.海洋扩张
10.形成打带(岱)河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冰川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答案】9.B 10.C
【解析】9.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洋壳的位置低于陆壳,因此洋壳变陆壳是地壳抬升的结果,B正确,A、C错误;海洋扩张形成海底山脉,不会造成洋壳变成陆壳的结果,D错误。故选B。
10.分析材料可知,打带(岱)河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的结果,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打带(岱)河天坑是世界上三大天坑中最大的天坑,被地质专家称为自然“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在距打带(岱)河天坑群仅8公里的克度镇拉绿村大窝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所在地。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12.图中丙地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答案】11.B 12.B
【解析】11.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情况,可知乙处是背斜,丙处是向斜,甲处岩层断裂并发生明显的位移,即为断层。所以选B。
12.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故图中丙地是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B正确。所以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褶皱和断层的相关知识。
1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0年10月30日下午,地中海爱琴海东部发生地震。土耳其灾难管理机构称地震里氏规模为6.6级。从地质学上讲,该区域位于(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答案】A
【详解】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可知,地中海沿岸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A正确。故选A。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冰壶也称“冰上溜石”,其形状为圆壶状,由天然花岗岩制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是( )
A.外力作用形成 B.变质作用形成
C.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 D.火山喷发形成
15.下列岩石按成因与制作冰壶的石材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大理岩 B.石灰岩 C.砂岩 D.玄武岩
【答案】14.C 15.D
【分析】14.制作冰壶的岩石是天然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花岗岩按岩石成因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和砂岩都属于沉积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二、综合题
16.(2021·湖南·永州湖师大附属高阳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分别表示的地质作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下列属于甲岩石的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砂岩
【答案】(1) 岩浆岩 变质岩
(2) 冷却凝固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3)C
【分析】本题以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岩浆上升冷却凝固作用只能形成岩浆岩,故甲为岩浆岩。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可以经过变质作用转化为变质岩,故乙为变质岩。
(2)岩浆经过上升冷却凝固作用转化为岩浆岩.故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各类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故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②;③从沉积岩到变质岩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故表示变质作用的是③;④表示从各类岩石到岩浆的地质作用是重熔再生或熔融,故表示重熔再生作用的是④。
(3)读图可知,甲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故甲为岩浆岩。岩浆岩分为侵入岩与喷出岩,选项中玄武岩属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喷出岩,C正确;石灰岩、砂岩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A、B、D错误。故选C。
17.(2021·湖北·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1)哺乳动物最早出现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古老的岩层形成于____代,判断依据是____。
(3)恐龙灭绝后____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标志着第四纪的开始。
(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推测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应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或下降或水平)运动。
【答案】(1)C
(2) 沉积 古生 根据生物演化顺序,该地出现时间最早的生物是三叶虫,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为古生代地层。
(3)人类
(4) 海洋 陆地 抬升
【分析】本题以地质考察为材料,涉及地质年代、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根据所学知识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主要出现在约2.25亿~7 000万中生代的侏罗纪,故C正确。
(2)
该区域岩层多含有化石,化石分布在沉积岩层中;区域最老的化石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所以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
(3)
恐龙灭绝后,哺乳类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是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4)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地区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后来恐龙繁盛时期为陆地环境,该地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且三叶虫化石等出露,表明区域地壳经历了抬升运动。
【点睛】
18.(2021·山东济宁·高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地区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冻土、冰川广布。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区冻融活动加剧,与底部基岩冻结千年的大陆性冰川也开始变得不稳定。早在2016年7月阿里地区日土县就发生了一次超强的“冰崩”,巨大的冰体在海拔5800米处与基岩断开,从前方狭窄的Ⅴ形谷冲出,掉落至海拔5000米以下,形成“冰崩扇”。下面上图示意青藏地区简况及“冰崩扇”遥感图,下图为日土县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
(1)根据材料,分析阿里地区“冰崩”的主要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冰崩扇”的形成过程。
【答案】(1)前期阿里地区气温长期偏高,冰川裂隙发育;大量融水渗入冰川底部,冰川与基岩的冻结程度降低(冰川基底的摩擦力降低);2014年降水(雪)突然增多,冰川负重突增;冰川前沿的山谷狭窄,限制了冰川负重的释放,蓄积了大量势能;冰川前沿谷口处落差大,容易崩落。
(2)冰川上部冰体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基岩,通过强烈刨蚀、侧蚀,侵蚀冰川下游的冰碛物,以及沿沟堆积的残积物;冰体挟带碎屑物快速向前推进,遇到平坦开阔地形时,向下游、两侧扩散,速度降低,堆积形成“冰崩扇”。
【分析】本题以青藏阿里地区的的“冰崩”为情境材料设置命题,考查阿里地区“冰崩”的主要成因和“冰崩扇”的形成过程,突出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1)
结合材料可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冻土区冻融活动加剧,与底部基岩冻结千年的大陆性冰川也开始变得不稳定。阿里地区气温长期偏高,冰川裂隙发育;大量融水渗入冰川底部,冰川与基岩的冻结程度降低(冰川基底的摩擦力降低),2014年日土县降水异常增多,冰川上部负重突增,巨大的冰体在海拔5800米处与基岩断开,冰川前沿的山谷狭窄,限制了冰川负重的释放,蓄积了大量势能;冰川块与冰川前沿谷口处落差大,容易崩落,进而冰崩体从前方狭窄的Ⅴ形谷冲出,掉落至海拔5000米以下。
(2)
冰崩扇的形成过程类似河水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冰川上部冰体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基岩,通过强烈刨蚀、侧蚀,侵蚀冰川下游的冰碛物,以及沿沟堆积的残积物。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冰体携带沿途各种碎屑物质快速向前推进,当冰体遇到平坦开阔地形时,开始向下游、两侧扩散,速度降低,冰体和各种碎屑物质堆积形成扇状的“冰崩扇”。
【点睛】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地势趋于平缓,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19.(2020·湖南··高一期中)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问题。
图中a、b、c、d各代表什么岩石a_____b____c____d______。
【答案】 喷出岩 侵入岩 变质岩 沉积岩
【解析】本题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读图,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分析,a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为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b由岩浆侵入地下的岩层冷却凝结形成,为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d由外力作用经过沉积而形成,为沉积岩;各类岩石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了c,为变质岩。
【点睛】
20.(2020·陕西宝鸡·高一期中)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
(2)写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①为____、②为____;③为____。
(3)图中字母所示的内力作用B为____、C为____、E为____。图中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是____。
【答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冷凝作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内外力共同作用
【分析】本题属于传统主干知识,主要围绕地球内部圈层的地质循环和地球的外部圈层设问,学生只要认真读图,运用所学地质循环知识就能很好作答。
【详解】(1)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图中有河流、云和植被,故三个圈层都有。
(2)图示①为岩浆作用而生成,故判断为岩浆岩;②由已经生成的岩石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而生产,故判断为变质岩;③为地表裸露的岩石经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而生成沉积岩。
(3)图示B为岩浆生成岩浆岩,故判断为冷凝作用; C为地下的岩石又裸露地表,故判断为地壳运动; E表示已经生成的岩石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而生产变质岩。所以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由于内外力作用的共同作用而形成。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