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06:00: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多见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环崖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松软的页岩构成,具有顶平、壁陡、环崖、麓缓等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环崖丹霞地貌特征的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
A.“顶平”与构成地貌的基岩岩性无关 B.“壁陡”的成因是沿断层处地壳运动
C.“环崖”呈弧形主要受前期曲流影响 D.“麓缓”的形成主要受风化侵蚀作用
2.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导致河道( )
A.河曲发育 B.定向侧移 C.持续下切 D.游移不定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地岩石为沉积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上图所示地区的构造地貌是( )
A.1个背斜,1个向斜 B.1个背斜,2个向斜
C.2个背斜,1个向斜 D.2个背斜,2个向斜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处的岩层比S处老 B.断层处是地壳垂直运动产生
C.甲、乙两地地形和成因都相同 D.甲处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与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区域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物理风化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6.图示区域的地貌景观特点是( )
A.地势起伏,山地连绵 B.地势起伏,山高谷深
C.地势坦荡,一马平川 D.地势和缓,平原广布
7.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有( )
①低温冻害频发 ②伏旱时间长 ③地表水短缺 ④土壤贫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板块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地形也在不断变化。下图为世界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9.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河岸地区向下钻探时依次获得沉积物、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其中沉积物、砂岩、砾岩、页岩为河流沉积作用、固结作用形成(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溶洞及石柱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一流水侵蚀 石柱一流水侵蚀 B.溶洞一冰川侵蚀 石柱一风力侵蚀
C.溶洞一冰川侵蚀 石柱一冰川侵蚀 D.溶洞一流水侵蚀 石柱一流水沉积
11.图中①处沉积物比②处薄是因为( )
A.①处地势抬升,外力侵蚀作用强 B.②处地势下降,外力侵蚀作用弱
C.①处地势抬升,接受的沉积物少 D.②处地势下降,接受的沉积物少
12.砾岩、砂岩、页岩的组成物颗粒是由大到小的,推断页岩、砾岩、砂岩三种岩石形成时期河流流速的变化为( )
A.慢-快一慢 B.慢—加快一最快 C.快一慢一快 D.快一减慢一最慢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完成问题。
13.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14.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15.“巨人之路”位手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形成这些玄武岩石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 D.岩浆活动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左),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该处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
(2)甲、乙、丁三处中,_________处地下可能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可以在_________ 处地下修隧道。
(3)在乙处常发育成河流,有人提议在乙处修建水库,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到横线上。
①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⑥_________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
(3)根据图中地质构造信息,判断①②岩层的新老关系。
18.(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乙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甲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重熔再生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表示冷却凝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图中,C所属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岩石有______________,D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E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
(3)在乙图中, A、B两处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处,C处地貌名称是__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2·湖北·麻城市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岩石是:A____、B____、C____。
(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分别是:H____、I____、J____、K____、Q____。
(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指由岩浆到____再到____的过程。
20.(2021·山西·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名为: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工具准备:____。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气候特点____、植被特点为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多见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环崖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松软的页岩构成,具有顶平、壁陡、环崖、麓缓等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环崖丹霞地貌特征的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
A.“顶平”与构成地貌的基岩岩性无关 B.“壁陡”的成因是沿断层处地壳运动
C.“环崖”呈弧形主要受前期曲流影响 D.“麓缓”的形成主要受风化侵蚀作用
2.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导致河道( )
A.河曲发育 B.定向侧移 C.持续下切 D.游移不定
【答案】1.C 2.B
【解析】1.“顶平”与构成地貌的基岩岩性有关,红色砂岩比较坚硬,页岩比较松软,A错误;“壁陡”与页岩比较松软和地壳抬升关系密切,B错误;“环崖”呈弧形与前期曲流形状吻合,所以“环崖”呈弧形受前期曲流影响,C正确;“麓缓”的形成主要受流水堆积作用,D错误。故选C。
2.从图中可以看出,页岩受侵蚀程度大于砂岩,地壳抬升后,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河流会对岩层进行侧向侵蚀,相对较软的页岩逐渐被侵蚀掉,而坚硬的砂岩还存在,B正确;河曲发育是河流侧蚀形成,并不是岩性不同造成的,A错误;持续下切主要发生在河流上游地形地伏较大的地区,或者地壳的持续抬升造成,往往形成峡谷,不是岩性不同造成的,C错误;河曲发育造成河道游移不定,与岩性差异无关,D错误。故选B。
【点睛】环崖是呈规则的环形,环崖是弧型主要是因为前期曲流形态在砂岩中发育而成,后期河流溯源侵蚀砂岩形成。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地岩石为沉积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上图所示地区的构造地貌是( )
A.1个背斜,1个向斜 B.1个背斜,2个向斜
C.2个背斜,1个向斜 D.2个背斜,2个向斜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处的岩层比S处老 B.断层处是地壳垂直运动产生
C.甲、乙两地地形和成因都相同 D.甲处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答案】3.B 4.D
【解析】3.据图可知,图中两侧为向斜构造,中间为背斜构造,所以是2个向斜夹1背斜构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甲地为背斜谷地,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为谷地,D正确。沉积岩岩层上新下老,所以岩层T新S老,A错误。该地断层主要是由于岩层水平挤压,超过岩层承受能力而发生断裂位移,B错误。乙地为向斜谷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与甲地地形的成因不同,C错误。故选D。
【点睛】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1、观察岩层形状。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2、根据新旧岩层的关系判断。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中心岩层是新,两翼岩层老。3、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与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区域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物理风化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6.图示区域的地貌景观特点是( )
A.地势起伏,山地连绵 B.地势起伏,山高谷深
C.地势坦荡,一马平川 D.地势和缓,平原广布
7.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有( )
①低温冻害频发 ②伏旱时间长 ③地表水短缺 ④土壤贫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5.B 6.A 7.D
【解析】5.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广西西部,图中等高线多呈闭合状态,地表形态破碎,应为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选项B正确。
6.由图可知,该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部分等高线蜿蜒曲折,所以地势起伏大,山地连绵。选项A正确;图示最高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脉不高,B错误;该地地势起伏大,平原面积小,CD错误,该题选A。
7.根据上题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短缺;地势崎岖,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选项D正确;该地纬度较低,且受北部山地阻挡,低温冻害少,①错误;伏旱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②错误,该题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土层薄、肥力低;多山地、丘陵,地表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岩层渗水性强,水分不易存储。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板块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地形也在不断变化。下图为世界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9.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8.D 9.D
【解析】8.阿留申海沟位于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在海洋中会形成海岭,并不会形成海沟, A、C选项错误。陆地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撞击,大洋板块相对于大陆板块的水平位置要低一些,相向运动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阿留申群岛南部为太平洋板块,北部为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至美洲板块之下,形成海沟,美洲板块被抬升,形成陆地上的高大山脉, 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故选D。
9.海沟属于板块消亡边界,由于板块挤压碰撞,在陆地上会形成高大山脉,③正确。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撞击,海洋中可能会形成海沟,在陆地边缘可能会形成岛弧,④正确。板块生长边界由于板块分离,在陆地上会形成裂谷,海洋中会形成海岭,①②错误。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板块进入地幔后逐渐熔化而消失。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弧后盆地和海岸山脉。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常出现火山爆发和地震。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河岸地区向下钻探时依次获得沉积物、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其中沉积物、砂岩、砾岩、页岩为河流沉积作用、固结作用形成(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溶洞及石柱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一流水侵蚀 石柱一流水侵蚀 B.溶洞一冰川侵蚀 石柱一风力侵蚀
C.溶洞一冰川侵蚀 石柱一冰川侵蚀 D.溶洞一流水侵蚀 石柱一流水沉积
11.图中①处沉积物比②处薄是因为( )
A.①处地势抬升,外力侵蚀作用强 B.②处地势下降,外力侵蚀作用弱
C.①处地势抬升,接受的沉积物少 D.②处地势下降,接受的沉积物少
12.砾岩、砂岩、页岩的组成物颗粒是由大到小的,推断页岩、砾岩、砂岩三种岩石形成时期河流流速的变化为( )
A.慢-快一慢 B.慢—加快一最快 C.快一慢一快 D.快一减慢一最慢
【答案】10.D 11.C 12.A
【解析】10.溶洞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不断溶蚀(溶蚀是侵蚀的一种形式)而形成的,BC错误;溶于水中的石灰岩溶液从洞顶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进二氧化碳进一步扩散,同时溶液因蒸发达到饱和,剩余的碳酸氢钙沉淀,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石钟乳的形成同石笋形成的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石钟乳从上往下长,当二者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所以石柱是流水(化学)沉积作用的结果,D正确,A错误。故选D。
1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为断层上升的部分,地势较高,所以接受的沉积物较少,沉积物较薄,C正确。由图知,①②表层为沉积物且表面高低一致,外力侵蚀作用弱,A错误。由图知②处地势下降,接受的沉积物较多,D错误。②处地势下降,外力侵蚀作用弱只能说明该处沉积物厚,不能说明①处沉积物薄,B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与流水的速度有关,流速越快,沉积物颗粒越大,相反,流速越慢,沉积物颗粒越小;由此推断,页岩、砾岩、砂岩形成时期的流速变化是慢一快一慢。A选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完成问题。
13.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14.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15.“巨人之路”位手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形成这些玄武岩石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 D.岩浆活动
【答案】13.C 14.D 15.D
【解析】13.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地貌,由外力作用形成,B、D错;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由外力形成,A错;吐鲁番盆地是构造陷落带,天山山脉是褶皱山,都是内力作用形成,C对。故选C。
14.由上题可知,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地貌,D正确,A、B、C错。故选D。
15.由于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在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形成这些玄武岩石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岩浆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内力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产生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地表形态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左),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该处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
(2)甲、乙、丁三处中,_________处地下可能有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可以在_________ 处地下修隧道。
(3)在乙处常发育成河流,有人提议在乙处修建水库,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到横线上。
①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⑥_________
【答案】(1)背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
(2)丁 丁
(3)不合理 此处为断层,地质构造不稳定,水易渗漏;
(4)①冷却凝固;④固结成岩;⑤变质作用;⑥重熔再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较容易。
【详解】(1)从岩层形态看,丁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为背斜构造。从地表形态看,丁图地势较两侧低,为谷地;背斜岩层线上拱起,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
(2)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储天然气构造。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因此适合修建地下隧道。三地中丁处属于背斜构造。
(3)乙处岩层断裂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为断层构造。断层地质构造不稳定,水易渗漏,因此不适合修建水库。
(4)岩浆上涌后冷凝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风化、搬运、沉积等作用后形成沉积物;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等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经重熔作用会形成岩浆。因此①②代表冷却凝固,其中A代表侵入岩、B代表喷出岩;④代表固结成岩、C为沉积岩;⑤变质作用、D为变质岩;⑥代表重熔再生。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
(3)根据图中地质构造信息,判断①②岩层的新老关系。
【答案】(1)甲地位于向斜地区,由于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岩石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因此甲地海拔高于乙地。
(2)丙地位于向斜,岩层向中心下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石灰岩是含水层,地下水容易汇聚;石灰岩地层多地下溶洞,地质结构不稳定。
(3)②比①老。
【详解】(1)由图可知,甲地为向斜地质构造,受褶皱挤压,槽部地区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槽部地势低洼容易在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地,海拔升高。乙地地处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因此甲地海拔高于乙地。
(2)丙地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凹陷,建设隧道容易造成塌方;向斜地质结构容易汇集地下水;且丙处岩石为石灰岩,石灰岩层多地下溶洞、暗河,地质结构不稳定。因此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
(3)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虽然为下覆岩层,但却是侵入岩,且没有冲破②岩层,最有可能是②形成后在侵入形成的。因此②比①老。
18.(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乙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甲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重熔再生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表示冷却凝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图中,C所属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岩石有______________,D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E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_。
(3)在乙图中, A、B两处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__处,C处地貌名称是__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⑥ ⑤ ④ ①
(2) 玄武岩 沉积岩 变质岩
(3) A 沙丘 风力沉积##风力堆积
【分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即可分析,乙图的分析需要结合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分析,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
根据图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判断,④为固结成岩,形成D沉积岩;在地下深处,已经生成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⑤,生成变质岩E;图示A表示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而形成B侵入岩和C喷出岩。故表示重熔再生的是生成岩浆的⑥;变质作用是生成变质岩的⑤;固结成岩是生成沉积岩的④;冷凝作用是岩浆生产岩浆岩的①。
(2)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C为喷出岩,以玄武岩为代表;D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
(3)
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乙图中A具有层理结构判断为沉积岩,故可以从此处找到化石。C为沙丘,属于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19.(2022·湖北·麻城市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岩石是:A____、B____、C____。
(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分别是:H____、I____、J____、K____、Q____。
(3)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指由岩浆到____再到____的过程。
【答案】(1)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2)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3) 各类岩石 新的岩浆
【分析】本题以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示意图为背景,涉及岩石类型判断和地质过程判断,考查读图和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同时考查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1)
由图可知,G为软流层,E源于G软流层,应为岩浆;岩石A和D均由E岩浆转化而成,均为岩浆岩;岩石C由沉积物形成,应为沉积岩;岩石B由岩浆岩A和D、沉积岩转化而成,应为变质岩。
(2)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H为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I为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为重熔再生;J为岩浆形成岩浆岩的过程,为冷却凝固;K为沉积岩形成变质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Q为侵入岩转变为变质岩,为变质作用。
(3)
根据上述分析,岩浆在内外力作用下,直接或间接转化为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又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形成岩石圈物质循环。故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是指由岩浆到各种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
20.(2021·山西·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名为: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工具准备:____。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气候特点____、植被特点为____。
【答案】(1)该地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2) 沉积 古生 海洋 陆地 温暖湿润 植被茂密
【分析】本大题以和政县古脊椎动物化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岩石分类、地质年代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能力和素养。
(1)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沉积岩;化石有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类化石,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的寒武纪,恐龙属于中生代,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
(2)
寒武纪的海洋生物主要是三叶虫,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中生代时,陆地不断扩大,爬行动物(恐龙百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