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气压带或风带,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气压带或风带中,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的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2.⑤终年控制的地区容易形成(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1.C 2.C
【解析】1.读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压带;③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压带;⑥位于60°N附近,是副极地低压带。一般低压区多雨,高压区少雨,因此①⑥能带来降水,③一般不能带来降水。②是高空气流,不能带来降水;④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压带之间,是东北信风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一般不易形成降水;⑤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水汽容易凝结,多带来降水。C项正确。故选C。
2.由上题可知,⑤应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西风终年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C项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易形成降水。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3.按图中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3.B 4.A
【解析】3.读图可知,①最冷月均温大于-15℃,小于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②最冷月均温大于0℃,小于15℃,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最冷月均温大于0℃,小于15℃,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最冷月均温大于0℃,小于15℃,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B项正确。故选B。
4.由上题可知,①为温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④为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①③正确,选择A项。
【点睛】一、先看气温,判南北半球。如果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份,最低月份在1、2月份,一般就是北半球的;如果最高气温出现在1、2月份,最低月份出现在7、8月份一般就是南半球了。
二、再看气温,分寒、温、热三带:如果年均温高,且最冷月一般在15度以上,说明是热带的四种气候。如果最冷月在0度以上,15度以下,那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气候了。如果最冷月在0度以下,那就是温带季风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了。如果最热月气温在10度以下,全年均温低,则为极地气候。
三、看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情况:年雨型:如果年降水量较大,而且各月降水比较均匀,则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如果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或夏半年),则可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类型。少雨型:年降水量少,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和极地气候。冬雨型:只有一种,那就是地中海气候。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当前的季节为( )。
A.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季
C.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处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B.P处气温在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沙漠广布
D.P处为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m
【答案】5.C 6.D
【解析】5.由图示可知,等温线上温度数北高,南低,可以判断该地点位于南半球。根据陆地等温线向高纬突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突出,可以判断出此时陆地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上,故该图所示为南半球夏季,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6.P处在两条等温线之间处于封闭区间,根据判定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P处的温度在0℃~10℃之间,B项错误;按照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P处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区域,是受地形影响,P处存在山地,C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图示P处所示温度在0℃~10℃之间,未出现低于0℃的情况,故山上无冰川分布,A项错误。故选D。
【点睛】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与季节: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增为北半球;等温线由北项南递减为南半球;北半球一月,海洋等温线向高纬突出,陆地等温线向低纬突出;北半球七月,海洋等温线向低纬突出,陆地等温线向高纬突出。南半球相反。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 )
A.①为东南信风 B.②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C.③为高空南风 D.④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8.当④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
A.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 B.非洲大陆南端炎热干燥
C.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D.巴西高原绿草如茵
【答案】7.B 8.A
【解析】7.图示为北半球低纬环流,①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②位于赤道附近,该处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③为高空中的西风气流。④是高空气流集聚后受动力因素而下沉,B正确,ACD错。故选B。
8.当④处下沉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是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A正确。此时,非洲大陆南端(地中海气候)是冬季,受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B错。南亚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C错。巴西高原属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冬季一片枯黄,D错。故选A。
【点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节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就北半球亚欧大陆而言,冬季,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a地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b地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南半球大陆东岸 C.北半球大陆西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
【答案】9.A 10.B
【解析】9.读图可知,a地1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1月降水量在0~50mm之间,寒冷干燥;7月平均气温在20℃~30℃之间,7月降水量在150~200mm之间,高温多雨,因此a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且1月平均气温应在0℃~10℃以上,B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应在0℃~10℃之间,7月平均气温应是在20℃左右,且各月降水均匀,全年温和湿润,C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应在0℃~10℃之间,且是雨热同期的气候类型,D错误。故选A。
10.读图,b地1月平均气温比7月平均气温高,应位于南半球,排除AC;b地7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7月降水量在50~100mm之间,1月平均气温在20℃~30℃之间,1月降水量在150~200mm之间,因此应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因此应位于大陆东岸,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气候类型成因: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1)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2)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受单一风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1)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2)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3)地中海气候—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3、受季风影响的气候:(1)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2)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替控制)。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右图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可知( )
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 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
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
12.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
A.冷空气聚集多 B.水汽蒸发强 C.海平面气压低 D.降水量较大
13.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 )
A.等压线稀疏区 B.气旋大风区 C.等压线低值中心 D.气旋降水区
【答案】11.D 12.A 13.A
【解析】1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位于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最高气温高于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A错误;傍晚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降温速率快于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丁地海拔高于丙地,其夜间气温高于丙地,C错误;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昼夜温差大于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D正确。所以选D。
1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地海拔较低,为山谷地形,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受西北风影响显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受到地形的阻碍,在丙地不断聚集,导致丙地气温较低,A正确;该地气温较低,水汽蒸发较弱,B错误;海平面气压对于丙地夜间气温影响较小,C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小,D错误。所以选A。
1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古杨树赛场丙气象站气温低于丁气象站,说明近地面气温较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对流运动较弱,大气性质稳定。等压线稀疏区大气性质稳定,以晴朗天气为主,可以出现此种现象,A正确;气旋大风区、等压线低值区、气旋降水区,都是低压中心,近地面为热源,大气运动剧烈,不符合该地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变化,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左图)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A.暖锋影响,气团加热 B.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 D.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
15.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
A.空气污染加重 B.出现雾和霜冻现象 C.道路表面湿滑 D.作物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14.D 15.C
【分析】14.由图可知,气象站西侧为山地,锋面过境前后均以偏北风为主,可推测为冷锋过境,A错误;气象站的偏北偏西方向为山地,锋面过境时,受地形影响,使得气象站及其附近,气流下沉增温,D正确;由图可看出,温度升高时为静风,且西北风风速增大不利于温度升高,B错误;锋面过境时,由于地形影响,气象站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C错误。故选D。
15.夜间突发性增温,导致道路表面解冻,湿滑,C正确;温度升高,上升气流增强,可能会减轻空气污染,A错误;降温时更易出现雾和霜冻,B错误;温度升高会加强作物的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C。
【点睛】背风坡下沉增温一般发生在高山的背风坡地区,会对局部地区的天气,甚至气候产生影响。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非洲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N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征。
(2)描述非洲北部M地的冬、夏季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2)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分析】本题以非洲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
由图可知,N地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
由世界海陆分布可知,图中非洲北部M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等。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简述我国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征。
(2)简述长江流域主要为海洋性过渡气候的形成原因。
(3)从降水方面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的原因。
【答案】(1)我国大陆性气候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分东、西两块,东部主要是华南沿海地区,西部主要在四川盆地。
(2)降水少于华南,多于华北;气温年较差比华南大,小于华北。属于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过渡气候之间的海洋性过渡气候。
(3)藏北高原海拔较高,四周高山环抱,地形闭塞,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雅鲁藏布江谷地因开口向南,谷地成为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受地形逐步抬升的影响,形成大量降水。
【分析】本题以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到气候分布、成因、降水影响因素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
据图可知,我国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分别分布着海洋性气候、海洋性过渡气候、大陆性过渡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分东、西两块,东部主要是华南沿海地区,西部主要在四川盆地。
(2)
长江流域作为华南和华北的过渡地区,其气候过渡性也十分明显,表现在降水量少于华南,多于华北,气温年较差大于华南,小于华北,所以气候表现出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过渡气候之间的海洋性过渡气候。
(3)
藏北高原受周围高山环抱,地形闭塞,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形成了大陆性过渡气候和大陆性气候;雅鲁藏布江谷地开口向南,谷地有利于西南季风水汽进入,又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故形成了海洋性过渡气候。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简图,下右图为P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孟加拉国很多城市和村庄只比海平面高一米,每年雨季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被洪水淹没。许多位于低洼地带的学校只能被迫长时间停课。为此,当地人发明了一种建在船上的“漂浮学校”(如下图所示),让成千上万的儿童能正常接受教育。
(1)描述孟加拉国的地形特征。
(2)说明孟加拉国夏季风的形成原因。,
(3)P城市4~5月月平均气温很高,请分析主要原因。
(4)孟加拉国的“漂浮学校”主要开课时间集中在每年6~9月,请结合该国自然条件分析原因。
【答案】(1)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北高南低;海岸线曲折。
(2)夏季,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洋和陆地产生气压差,形成了由印度洋吹向亚欧大陆的西南风。
(3)4~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直射北半球,P 城市的太阳高度角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上升快;此时,雨季尚未来临,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气温迅速升高。
(4)雨季洪水频发淹没低洼地带的学校,6~9 月为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飓风多发带来降水;气温高上游冰雪融水量大;孟加拉国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道弯曲(且河流入海通道较少),不利于排洪。
【小题1】
【分析】本题以孟加拉国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形特征、季风成因、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1)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国位于河流下游,所以该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流自北向南注入海洋,因而地势北高南低;由图可知该国海岸线曲折。
(2)
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也随之北移,越过赤道,受到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另外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也导致海洋和陆地之间产生气压差异,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南季风。
(3)
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4--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地区附近,P 城市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较大的时期,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的路程较短,因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上升快;另外,此时雨季尚未来临,该地区多晴天,云量少,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气温迅速升高。
(4)
6~9 月为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洪水频发淹没低洼地带的学校;6--9月飓风多发,带来强降水,淹没学校;6--9月气温高,上游冰雪融水量大,易发生洪水;孟加拉国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河道弯曲,排洪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该地区地势易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排洪不畅。
1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A、B、C、D、E所在位置示意图3。
材料三:下图为世界某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1)读材料一,图1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半球,其中风带⑥的风向是____;在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1中____气压带和____风带(填数码)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材料一中,图2所示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在材料二图3中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
(3)材料二图3中E地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图3中B处箭头代表风向,此时B地正值____季。
(5)根据材料三,简述图中⑤⑥两地气候成因的不同点。
(6)在材料三中,图中标序号地区中有世界著名的葡萄种植区,请说出是哪一个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 北 西南风 ② ⑥
(2)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
(3)地形
(4)夏
(5)⑤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暖流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6)②地。理由: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且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种植。
【分析】本题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情境,设置六道小题,考查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图中风向向右偏,可判断图示气压带风带表示北半球。⑥为中纬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②和西风带⑥交替控制形成。
(2)
材料一中该地区全年气温在0°C到20°C之间,降水均匀,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材料二中C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A是地中海气候,B是热带季风气候,D是热带沙漠气候。
(3)
材料二中E地南北狭长分布主要是受到北美洲落基山脉的阻挡影响,大气环流影响范围较狭窄,影响因素是地形。
(4)
B处箭头代表风向为西南风,南亚地区在北半球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形成原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
(5)
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图中⑤、⑥两地均为热带雨林气候,而两地气候成因明显不同。⑤地常年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湿,东南信风进入陆地后,受到山脉的阻挡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而⑥地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6)
图中标序号的地区中,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有机质的累积,适宜葡萄种植。其它标序号的地区均不是世界著名的葡萄种植区。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请解释地中海对该区域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2)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它们的冬雨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板块运动知识,推测该区域气候范围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夏季地中海水温相比周边陆地低,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的影响范围;冬季地中海的水温高于周边陆地,形成低压,而吸引西风,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从而使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向东延伸。
(2)的黎波里、突尼斯、罗马。原因: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半年,且主要是西风带来的;故在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影响时间越长冬雨率越低。罗马纬度最高,受西风影响时间最长而冬雨率最低;的黎波里因为纬度最低而受西风影响时间最短(基本就集中在冬季),故冬雨率最高。
(3)该区域气候范围变小。理由:地处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
【解析】本题考察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其特点,但是又不是单纯的考察背诵知识,而是要求同学们根据以后类型的成因分析他们的地区差异及其具体原因,难度略有升级。
【详解】(1)地中海海域面积广阔,对周边气候调节作用强,所以地中海北部和东部冬季平均气温相对较为温和,再加上地中海作为海域,夏季水温低,气压高,加大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范围,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使得西风的势力加强,同时对于西风的阻挡作用弱,所以有利于西风深入东部地区。
(2)三座城市的区别主要在于纬度,纬度越高,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越长,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上就更为均匀,冬雨率较低,而纬度低,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时间长,一年中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冬雨率高。
(3)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随着板块的不断运动,地中海的面积将会不断的缩小,那么对于地中海气候区来说,范围也应当会逐渐减少。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气压带或风带,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气压带或风带中,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的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2.⑤终年控制的地区容易形成(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3.按图中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当前的季节为( )。
A.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季
C.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处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B.P处气温在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沙漠广布
D.P处为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m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 )
A.①为东南信风 B.②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C.③为高空南风 D.④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8.当④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
A.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 B.非洲大陆南端炎热干燥
C.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D.巴西高原绿草如茵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a地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b地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南半球大陆东岸 C.北半球大陆西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右图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可知( )
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 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
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
12.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
A.冷空气聚集多 B.水汽蒸发强 C.海平面气压低 D.降水量较大
13.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 )
A.等压线稀疏区 B.气旋大风区 C.等压线低值中心 D.气旋降水区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左图)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A.暖锋影响,气团加热 B.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 D.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
15.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
A.空气污染加重 B.出现雾和霜冻现象 C.道路表面湿滑 D.作物呼吸作用减弱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非洲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N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征。
(2)描述非洲北部M地的冬、夏季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等。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简述我国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征。
(2)简述长江流域主要为海洋性过渡气候的形成原因。
(3)从降水方面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的原因。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简图,下右图为P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孟加拉国很多城市和村庄只比海平面高一米,每年雨季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被洪水淹没。许多位于低洼地带的学校只能被迫长时间停课。为此,当地人发明了一种建在船上的“漂浮学校”(如下图所示),让成千上万的儿童能正常接受教育。
(1)描述孟加拉国的地形特征。
(2)说明孟加拉国夏季风的形成原因。,
(3)P城市4~5月月平均气温很高,请分析主要原因。
(4)孟加拉国的“漂浮学校”主要开课时间集中在每年6~9月,请结合该国自然条件分析原因。
1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A、B、C、D、E所在位置示意图3。
材料三:下图为世界某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1)读材料一,图1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半球,其中风带⑥的风向是____;在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1中____气压带和____风带(填数码)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材料一中,图2所示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在材料二图3中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
(3)材料二图3中E地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图3中B处箭头代表风向,此时B地正值____季。
(5)根据材料三,简述图中⑤⑥两地气候成因的不同点。
(6)在材料三中,图中标序号地区中有世界著名的葡萄种植区,请说出是哪一个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请解释地中海对该区域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2)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它们的冬雨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板块运动知识,推测该区域气候范围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