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06:16:06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海一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海一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 B.中纬 C.高纬 D.北冰洋
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据国家气候中心报道,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拉尼娜是一种反厄尔尼诺现象,当出现拉尼娜现象时( )
A.南赤道暖流强度变弱 B.亚洲东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
C.南美太平洋沿岸台风次数增加 D.秘鲁西海岸鱼类大量死亡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模式图,甲、乙分别代表海洋和陆地,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单位量,假设该区域水循环总量为100个单位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依据水的动态平衡原理,推测X的数值为( )
A.99 B.63 C.56 D.25
5.甲处参与的所有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6.下列关于水循环a、b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环节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②a环节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③b环节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b环节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1年10月,国家气候中心发表最新消息,预计2021年将是“拉尼娜年”。其主要依据是,运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发现2021年7月以来,赤道附近的( )
A.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升高 B.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
C.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 D.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升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海—气相互作用中热量的交换过程是( )
A.太阳辐射 B.海洋的长波辐射 C.水汽凝结时的潜热辐射 D.太阳的短波辐射
10.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西洋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 )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区年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等值线分布图反映的是____两者之间的热量补给关系( )
A.太阳和陆地 B.海洋和大气 C.太阳和大气 D.太阳和海洋
12.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____×0.484W/m2( )
A.230 B.180 C.110 D.90
13.图中A海区表层海水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陆地 D.大气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常用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来计算,用水平衡等值线的方式表示。读全球水平衡图,完成下面两题。
14.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
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15.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部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下图是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上空“沃克环流”的垂直示意图。
材料二:秘鲁鲲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当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时,有经验的渔民会向南或向北追随鱼群捕捞。
(1)分析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东西海域的水温差异的原因。
(2)正常年份,与太平洋赤道地区东部海域相比,说明西部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特点。
(3)“沃克环流”增强时,渔民捕捞秘鲁鲲线路向____(“北”或“南”),说明判断理由____。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南太平洋图及①、②两点附近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1)据图判断①、②两点附近洋流性质____,并用箭头分别在①、②两点附近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上表示洋流方向____。
(2)判断正常情况下甲、乙两点的海水温度高低____,并在下面用四个箭头表示出甲乙近地面和高空之间的热力环流____。
(3)如果①处洋流势力加强,对乙处沿海气候会有什么影响?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海一气相互作用,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之间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1)简述海洋和大气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自然地理过程。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异常冷水现象。2020年至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7月以来东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持续降低,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在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因此2021年被称为“双拉尼娜年”。
(2)发生拉尼娜时,下图中能正确示意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的是__________。(单项选择填空)
A. B.
C. D.
(3)框图表示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请将数字代表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19.(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1海里=1852米)50米水深内海域的冷水性鱼类,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洄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是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鱼种之一。环境变化会极大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左图为秘鲁渔场渔汛前期(实线)和末期(虚线)水温(单位:°C)分布示意图,右图为秘鲁北部、中部和南部渔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鱼量的相对值示意图(将渔汛前期中部和南部区域渔场的捕获量视为100%)。
(1)说明秘鲁鳀成为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鱼种之一的原因。
(2)指出渔汛前期和末期秘鲁渔场捕鱼量变化的原因。
(3)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鳀生长的不利影响。
20.(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水温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大气热力环流。环流强弱的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左图为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示意图。右图为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海温分布图。
(1)简析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说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的异常降低(拉尼娜现象)对环流强度的影响及原因。
(3)请从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海一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海一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 B.中纬 C.高纬 D.北冰洋
【答案】1.C 2.A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主要是海洋水蒸发和降水,据图判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入海径流,③表示蒸发,④表示降水,故C正确;太阳辐射是海洋、大气的能量的根本来源,是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动力,径流是陆地水转化为海洋水的环节,故ABD错误。因此本题选C。
2.由图可知,海水通过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低纬海区表层水温高,蒸发量大,向大气提供水汽最多,A正确,BCD错。故本题选A。
【点睛】海-气在水分交换的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能量的转换。海水的蒸发使海水失去热量,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这是海—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
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据国家气候中心报道,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拉尼娜是一种反厄尔尼诺现象,当出现拉尼娜现象时( )
A.南赤道暖流强度变弱 B.亚洲东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
C.南美太平洋沿岸台风次数增加 D.秘鲁西海岸鱼类大量死亡
【答案】B
【详解】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区水温异常降低的现象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势力增强,南赤道暖流强度会增强,A错;台风的形成需要高温,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水温降低,所以台风会减少,C错;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东南信风将明显增强,秘鲁涌升流明显增强,渔场可能会增产,D错;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热带太平洋西部(包括亚洲东部地区)气温相对升高,盛行上升气流,低压强盛,降水比常年增多,B正确。故本题选B。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模式图,甲、乙分别代表海洋和陆地,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单位量,假设该区域水循环总量为100个单位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依据水的动态平衡原理,推测X的数值为( )
A.99 B.63 C.56 D.25
5.甲处参与的所有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6.下列关于水循环a、b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a环节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②a环节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③b环节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b环节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4.B 5.C 6.A
【分析】4.依据水的动态平衡原理,陆地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与地表径流量之和,可知地表径流b=37-19=18,根据整个海洋的降水量加上入海径流量与海面水蒸发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可知X=81-18=63,B对。故选B。
5.由图文材料可知甲为海洋,参与了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C对。故选C。
6.a环节为水汽输送,主要靠大气输送,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①对;a环节代表的是水汽输送,而不是地表径流,②错;b环节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塑造地表形态,③对,④错;A.①③对。故选A。
【点睛】全球水平衡状况
(1)海洋水平衡:海洋蒸发量=海洋降水量+陆地注入海洋的总径流量
(2)陆地(外流区)水平衡:总降水量=陆地蒸发量+陆地注入海洋的总径流量
(3)全球:多年平均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1年10月,国家气候中心发表最新消息,预计2021年将是“拉尼娜年”。其主要依据是,运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发现2021年7月以来,赤道附近的( )
A.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升高 B.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
C.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 D.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升高
【答案】C
【详解】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故选C。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海—气相互作用中热量的交换过程是( )
A.太阳辐射 B.海洋的长波辐射 C.水汽凝结时的潜热辐射 D.太阳的短波辐射
10.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西洋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 )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答案】8.C 9.D 10.C
【分析】8.海—气间进行水分交换的过程就是海水的蒸发与降水过程,图中的③为蒸发,④为降水,①为太阳辐射海水增温,②海面辐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太阳的短波辐射来自太阳,没有表示出海—气相互作用中热量的交换,D符合题意;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又以②海洋的长波辐射向大气输送热量,同时③海水蒸发吸热,又以④降水水汽凝结向大气潜热辐射,ABC能反映海气相互作用,不合题意。故选D。
10.高纬海域获得太阳辐射少,热量最少,海洋蒸发水汽最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洋与大气之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是给予大气热量与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大气主要通过向下的动量输送(风应力),产生风生洋流和海水的上下翻涌运动;海洋与大气在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和变化上共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区年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等值线分布图反映的是____两者之间的热量补给关系( )
A.太阳和陆地 B.海洋和大气 C.太阳和大气 D.太阳和海洋
12.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____×0.484W/m2( )
A.230 B.180 C.110 D.90
13.图中A海区表层海水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陆地 D.大气
【答案】11.B 12.A 13.B
【分析】11.据题意可知,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海—气间热量传递关系的分布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A处于200×0.484W/m2闭合等值线区域内部,而200×0.484W/m2等值线两侧为150×0.484W/m2等值线,因此可判断A处的数值范围为200
13.由图中大陆轮廓可知,A位于北美大陆东部海域,A处海水温度明显高于两侧,是因为受到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B正确,太阳辐射是间接来源,陆地与A处海水距离较远,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下垫面,且A处海面,C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动量、物质的交换,以及这种交换对大气、对海洋各种物理特性的影响及改变。在不同地区,由于海陆配置的不同及所处地理纬度的差别,相互作用的特征是不同的。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常用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来计算,用水平衡等值线的方式表示。读全球水平衡图,完成下面两题。
14.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
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15.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
【答案】14.C 15.C
【分析】本题目以全球水平衡图为背景,考查信息提取能力和海水性质的迁移应用能力。
14.读图可知,陆地水平衡值均在0以上,因而A项正确;高纬度海洋部分水平衡值均为非负,因而高纬度海洋水平衡整体为正值,故B项说法也正确;也位于中纬度30°—60°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升高,故C说法不正确;低纬度海洋水平衡明显为负,故D项也正确;结合题目要求分析,需要选择不正确的选项,因而最终答案选择C项。
15.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关于水平衡概念可知,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值为负数,即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故海水盐度升高,选择C项。
【点睛】海水性质主要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其中海水的盐度主要和该地蒸发量、盐分补给、淡水补给等因素有关,其中蒸发量越大,盐分补给越多,淡水补给越少,则该地的盐度越高。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部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下图是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上空“沃克环流”的垂直示意图。
材料二:秘鲁鲲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当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时,有经验的渔民会向南或向北追随鱼群捕捞。
(1)分析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东西海域的水温差异的原因。
(2)正常年份,与太平洋赤道地区东部海域相比,说明西部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特点。
(3)“沃克环流”增强时,渔民捕捞秘鲁鲲线路向____(“北”或“南”),说明判断理由____。
【答案】(1)水温差异:西高东低。原因:西部海域受暖流影响,东部海域受寒流影响;在偏东信风吹拂下,温度较高的大洋表层海水在赤道附近自东向西运动。
(2)海洋水温更高,向大气输送热量更多;蒸发量更大,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更多;上升气流更强烈,大气降水更丰富;海—气间水分交换更活跃。
(3) 北 “沃克环流”增强,说明东部水温较正常年份低,东南信风增强,冷海水上泛的速度以及范围都增大,秘鲁寒流势力增强,适宜秘鲁鲲的冷水区域北移。
【分析】本题以沃克环流为背景考查海--气相互作用以及洋流,考查海--气相互作用作用的方式和洋流的形成和性质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取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
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洋东岸盛行东南信风,东南信风是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秘鲁寒流,水温较低,赤道附近表层海水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流动到大洋西岸,受地形阻挡,海水在大洋西岸向南流,使大洋西岸海水水温较高。故水温差异是西高东低。
(2)
海--气相互作用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水热交换。结合上题分析,正常年份,东部海域水温低,西部海域水温高,水温高,像大气传递更多的热量;水温高,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更多的水汽;近海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烈,降水多,海--气间水分交换更活跃。
(3)
结合文字材料二的信息,“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说明秘鲁鲲会随上升流的冷水区的位置的变动而移动,“沃克环流”增强时,秘鲁寒流增强,原海区水温降低,渔民捕捞秘鲁鲲线路向北移动。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南太平洋图及①、②两点附近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1)据图判断①、②两点附近洋流性质____,并用箭头分别在①、②两点附近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上表示洋流方向____。
(2)判断正常情况下甲、乙两点的海水温度高低____,并在下面用四个箭头表示出甲乙近地面和高空之间的热力环流____。
(3)如果①处洋流势力加强,对乙处沿海气候会有什么影响?
【答案】(1) ①为寒流;②为暖流。
(2) 甲地水温高;乙地水温低。 画图如下:
(3)乙地气温降低,更加凉爽;降水更少,气候更干燥。
【分析】本题以南太平洋图及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洋流分布规律、热力环流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处为秘鲁寒流,②处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洋流的流向,所以①、②两点洋流流向如下图所示:
(2)
正常情况下,乙地受寒流的影响,水温较低,甲地水温较高;甲地水温较高,为上升气流,以及水温较低为下沉气流,近地面气流由乙地吹向甲地,高空气流由甲地吹向乙地,如下图所示:
(3)
①洋流势力增强,从海洋深处带来的冷水更多,会导致乙地海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乙地近海面气温降低,下沉气流增强,降水更少,导致气候更加干旱。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海一气相互作用,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之间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1)简述海洋和大气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自然地理过程。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异常冷水现象。2020年至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7月以来东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持续降低,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在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因此2021年被称为“双拉尼娜年”。
(2)发生拉尼娜时,下图中能正确示意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的是__________。(单项选择填空)
A. B.
C. D.
(3)框图表示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请将数字代表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答案】(1)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并将大部分热量存在海洋表面,海洋再通过潜热和长波辐射等方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驱使大气运动。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海水运动。
(2)C
(3) 降低 升高 高(压) 低(压) 偏少 偏多 增多
【分析】本题以海—气相互作用和拉尼娜事件为材料,涉及海—气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和大气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自然地理过程:到达海洋表面的太阳辐射一部分会被海水吸收,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主要储存在海洋表层,然后通过潜热和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输送到大气中,导致大气的冷热差异,使得大气发生运动,然后风吹水动,又将动能传输给海水。
(2)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相比正常年份异常变冷的现象。由于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高,大气温度高,气流上升,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水温低,大气温度低,气流下沉。因此赤道太平洋海域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3)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相比正常年份异常变冷的现象,盛行下沉气流,沿岸地区受高气压控制,降水偏少;同时赤道附近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盛行上升气流,沿岸地区受低气压控制,降水偏多。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会导致气候异常,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19.(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1海里=1852米)50米水深内海域的冷水性鱼类,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洄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是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鱼种之一。环境变化会极大地影响鱼种的资源变动。左图为秘鲁渔场渔汛前期(实线)和末期(虚线)水温(单位:°C)分布示意图,右图为秘鲁北部、中部和南部渔场渔汛前期和末期捕鱼量的相对值示意图(将渔汛前期中部和南部区域渔场的捕获量视为100%)。
(1)说明秘鲁鳀成为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鱼种之一的原因。
(2)指出渔汛前期和末期秘鲁渔场捕鱼量变化的原因。
(3)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鳀生长的不利影响。
【答案】(1)秘鲁沿海饵料丰富;秘鲁鳀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秘鲁鳀洄游和游泳的能力弱且生活于近岸水域,易于捕捞。
(2)渔汛前期,从北到南水温都较低,适宜秘鲁鳀等冷水性鱼类生长,捕获量大。渔汛末期,北部和中部水温增高,秘鲁鳀等冷水性鱼类南游,捕获量减少;南部水温适宜,捕获量仍较多。
(3)在厄尔尼诺形成的年份,东南信风较弱,南美洲西海岸冷水上泛减弱,赤道逆流增强并南下。较多的暖水被输送到秘鲁沿岸使水温增高,不利于秘鲁鳀这种冷水性鱼类生长。另外,秘鲁寒流减弱,上泛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不足,不利于秘鲁鳀生长
【分析】本题以秘鲁鳀鱼为材料,主要涉及秘鲁鳀鱼产量丰富的原因、渔汛前期和末期捕鱼量变化的原因以及厄尔尼诺对秘鲁鳀鱼生长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定位分析、材料图片信息提取以及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秘鲁鳀成为世界上产量最丰富的鱼种之一的原因,主要从其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进行分析。秘鲁鲲鱼生活在水温20°C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该海域地处热带但是受到秘鲁寒流及上升冷海水的影响,水温较低(或者低于20°C)适合鲲鱼的生长;该地地处上升补偿流处,海底养分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鲲鱼提供饵料;该地气候干旱、地处浅海大陆架,水深浅,海底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根据材料信息“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可知,秘鲁鳀生长快,可捕捞量大;根据材料信息“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30海里(1海里=1852米)50米水深内海域的冷水性鱼类”、“洄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可知,秘鲁鳀易于捕捞。
(2)
由图可知,捕获量差异主要和水温变化有关。渔汛前期,从北到南等温线呈纵向分布,南北水温都较低,适宜秘鲁鳀等冷水性鱼类生长,捕获量大。渔汛末期,北部和中部水温普遍增高,秘鲁鳀等冷水性鱼类南游,中北部捕获量减少;南部水温较低,适宜秘鲁鳀等冷水性鱼类生长,捕获量仍较多。
(3)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份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时值南半球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东流动的赤道逆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跨过赤道。受到南半球的自转偏向力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逆流海水沿秘 鲁寒流来的方向逆洋流南下,把秘鲁寒流变性为暖流。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暖流被称之为厄尔尼诺暖流。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秘鲁寒流变成暖流,导致秘鲁附近海域水温升高,水域温度不适宜鲲鱼生长,所以会导致鲲鱼大量死亡产量下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秘鲁寒流减弱,上升补偿流减弱,上泛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大量减少,导致鱼类饵料不足,不利于鱼类的生长。
20.(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水温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大气热力环流。环流强弱的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左图为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示意图。右图为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海温分布图。
(1)简析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说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的异常降低(拉尼娜现象)对环流强度的影响及原因。
(3)请从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答案】(1)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太平洋东岸气流下沉,形成顺时针大气环流。
(2)赤道附近太平洋东水温度下降,太平洋东、西温变大,热力环流势力加强,西岸的上升气流和东岸的下沉气流都会增强。
(3)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该环流增强,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降水减少,发生旱灾,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降水增加,发生洪涝灾害。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拉尼娜现象,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拉尼娜现象的本质以及环流形成过程,造成的危害主要从气候的角度来分析。
【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正常年份,赤道附近表层暖海水,在信风吹拂下向西流动,使西侧暖海水堆积水温升高,导致洋面温度偏高,而东侧冷海水上涌,表面温度低,所以东侧温度低,气流下沉;西侧气温高,所以气流上升,从而形成顺时针的大气环流。
(2)当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的异常降低时,信风势力异常变强,导致更大规模海水向西流,从而使西侧水温异常偏高。而东侧异常偏低,使西部上升气流和东部的下沉气流增强,从而使对流强度増大,环流变强。
(3)当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太平洋西岸温度更高,对流更强,降水更多,更容易发生台风,造成洪涝灾害;太平洋东岸,气温更低,对流更弱,降水更少,容易导致出现旱灾。
【点睛】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早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问题研究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问题研究 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 洋流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问题研究 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