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达标卷)(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达标卷)(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07:38: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F2是摩擦力
C.F3是风向 D.F4是地转偏向力
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地转偏向力( )
①对低纬度地区的风影响较大②是导致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③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④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 )
①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②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③促使大气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的力④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分布图,下图中35°S附近6月份降水量明显高于12月份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影响
C.受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5.(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②b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面摩擦力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a箭头 B.b箭头 C.c箭头 D.d箭头
7.表示地转偏向力的箭头是( )
A.a箭头 B.b箭头 C.c箭头 D.d箭头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甲地(纬度50°)所在风带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9.该日所在的月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威夷高压强盛 B.南亚盛行西南风
C.长江易发生洪涝灾害 D.亚洲高压强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东南信风带 B.b为热带高压带
C.c为东南信风带 D.d为极地东风带
11.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极地低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 B.极地高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 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四图为某中学学生绘制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阴影代表气压带,箭头代表盛行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风带绘制出现错误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13.乙图气压带出现在图示位置时,北半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局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甲图表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乙图所示季节B地( )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盛行东北风 C.盛行上升气流 D.有太阳直射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阴影区表示气压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位于信风带内,其风向是_________风
(2)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带,在此气压带控制下的区域降水较__________。
(3)图中季节为北半球______季,该季节广西近地面盛行__________风(填风向)。广西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17.(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③____,④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其方向是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
(5)M、N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读图回答问题。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低纬环流圈是____(填数字),锋面a由____和____(填字母)交汇形成。
(3)图中主要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为____(填字母),近地面空气以____(上升/下沉)运动为主。夏至日,该气压带位置相对于赤道偏____(北/南)。
1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A是____带,B是____带,C是____带。
(2)低纬环流在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____和____(填字母),风带是____(填字母)。
(3)在A、C、E、G四地中,属于上升气流的是____(填字母),属于下沉气流的是____(填字母)。
20.(2018·浙江·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A处大气垂直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因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F2是摩擦力
C.F3是风向 D.F4是地转偏向力
【答案】A
【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F2垂直于风向,位于风向右侧,为地转偏向力;F3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F4是风向,BCD错误,该题选A。
【点睛】
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地转偏向力( )
①对低纬度地区的风影响较大②是导致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③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④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本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地转偏向力的掌握情况,选项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强调其是导致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②正确;二是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所以地转偏向力对风的运动有影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③对,④错;三是地转偏向力对高纬度地区的空气运动影响较大,而对低纬地区特别是赤道附近的空气运动,因量值很小可不予考虑,①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
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 )
①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②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③促使大气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的力④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本题以水平气压梯度力为设问的切入点,突出考查学生掌握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大气水平运动)之间的关系。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不是水平气压梯度力,①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也是形成风(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③错误,②④正确,所以该题选D。
【点睛】
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分布图,下图中35°S附近6月份降水量明显高于12月份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影响
C.受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答案】B
【详解】由材料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大陆西海岸,图中35°S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6月份受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控制,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多;12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B正确,C、D 错误;35°S位于中纬度地区,A错误。故选B。
【点睛】
5.(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②b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面摩擦力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近地面风受三个力作用,即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从图上看,a为水平气压力,b为摩擦力,c为地转偏向力,故①④正确,故选C。
【点睛】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a箭头 B.b箭头 C.c箭头 D.d箭头
7.表示地转偏向力的箭头是( )
A.a箭头 B.b箭头 C.c箭头 D.d箭头
【答案】6.A 7.C
【分析】6.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并且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据图可知,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正确。故选A。
7.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永远与风向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因此由图分析可知,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形成风的原因。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甲地(纬度50°)所在风带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9.该日所在的月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威夷高压强盛 B.南亚盛行西南风
C.长江易发生洪涝灾害 D.亚洲高压强盛
【答案】8.B 9.D
【分析】8.根据“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的规律,可以判断图示为南半球,南北纬30°~60°为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因此,图中甲地(纬度50°)所在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B对。故选B。
9.根据图中的气压带向南偏,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坡,此刻为北半球的冬季。夏威夷高压强盛出现在北半球夏季,A错;南亚盛行西南风为北半球夏季,B错;长江易发生洪涝灾害出现在北半球夏季;C错;亚洲高压强盛为北半球冬季,D对。故选D。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大致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即:北半球夏季位置偏北,南半球夏季位置偏南。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东南信风带 B.b为热带高压带
C.c为东南信风带 D.d为极地东风带
11.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极地低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 B.极地高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 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
【答案】10.A 11.B
【分析】10.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位于0°S -30°S之间,为东南信风带,A正确;b位于30°S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误;c位于30°S- 60°S之间,为盛行西风带,C错误;d位于60°S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D错误。故答案选A。
11.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带,所以副极地低气压带并不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AC错误;极地地区空气冷却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B正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D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热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都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四图为某中学学生绘制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阴影代表气压带,箭头代表盛行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风带绘制出现错误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13.乙图气压带出现在图示位置时,北半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2.C 13.D
【分析】12.风向画法应该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图丙60°N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应该在北侧右偏形成极地东风(东北风),在南侧右偏形成西南风,丙图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出现错误的选项,故选C。
13.乙图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
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
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局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甲图表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乙图所示季节B地( )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盛行东北风 C.盛行上升气流 D.有太阳直射
【答案】14.B 15.B
【分析】14.甲图气压带位于0°、30°的北侧,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乙图气压带位于0°、30°的南侧,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此时B地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控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南极极地高压范围变小,北极极地高压范围变大;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极极地高压范围变大,北极极地高压范围变小。
二、综合题
16.(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阴影区表示气压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位于信风带内,其风向是_________风
(2)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带,在此气压带控制下的区域降水较__________。
(3)图中季节为北半球______季,该季节广西近地面盛行__________风(填风向)。广西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东北(或东北信) 副热带高气压 少 夏 偏南(西南、东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海陆分布)(答季风或季风气候不对)
【详解】(1)图中①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信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2)图中甲气压带位于30°N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高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成云致雨,因此降水较少。
(3)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应为北半球夏季。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将南移的副极地低压带断开,海洋形成低压中心,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陆地形成低压中心,将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断开,海洋形成高压中心,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广西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7.(2019·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③____,④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其方向是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
(5)M、N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
【答案】(1)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 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3) 平行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4) 成一夹角(斜交) 北 风向向右偏
(5) N 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分析】本大题以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为背景材料,涉及高空和近地面的风所受的力、等压线图中风力大小的判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近地面的风会同时受到三个力的影响,一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从高压指向低压,即为图中的①;二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即为图中的③;三是摩擦力,即为图中的④;这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力的合成就形成了近地面的风即为②,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2)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3)
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即为高空风向,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风向相反,大小相等。故①与③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实际大气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或斜交,此时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为向右偏,故为北半球。
(5)
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快。故此时N地风速快。
【点睛】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读图回答问题。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低纬环流圈是____(填数字),锋面a由____和____(填字母)交汇形成。
(3)图中主要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为____(填字母),近地面空气以____(上升/下沉)运动为主。夏至日,该气压带位置相对于赤道偏____(北/南)。
【答案】(1)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2) ③ C D
(3) A 上升 北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及成因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读图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B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C位于30°N-60°N之间,为中纬盛行西风带;D位于60°N以北地区,为极地东风带。
(2)
低纬环流为赤道到30°之间,图示①为高纬环流,②为中纬环流,③为低纬环流;北半球来自低纬度的西风C和来自高纬度的极地东风D性质不同,二者在60°N附近相遇,形成极锋a。
(3)
赤道低气压带(A)和极地高气压带为冷热不均形成的气压带,赤道附近气温高,以上升气流为主;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至日直射点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相对赤道偏北。
1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A是____带,B是____带,C是____带。
(2)低纬环流在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____和____(填字母),风带是____(填字母)。
(3)在A、C、E、G四地中,属于上升气流的是____(填字母),属于下沉气流的是____(填字母)。
【答案】(1) 赤道低气压 东北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
(2) A C B
(3) A、E C、G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大气环流局部图为材料,涉及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形成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读图判断A地位于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C地位于30°N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为东北信风带。
(2)
低纬环流圈分布于0°-30°之间,近地面由分布于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A)、分布于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C)和分布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信风带(B)组成。
(3)
A地位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受热膨胀上升;G位于极地地区,温度低,气流冷却收缩下沉;E位于60°N附近,来自副热带地区的温暖的西风带和来自极地寒冷的极地东风带在此交汇形成极锋,暖气流上升而形成副极地低压带;C位于30°N附近,来自赤道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此地上空形成高空西风带,导致气流下沉,从而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20.(2018·浙江·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A处大气垂直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因素
【答案】(1)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中纬西风带
(2)热力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根据所学可知,B位于赤道和30°N之间,为东北信风带;C位于30°N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位于30°N-60°N之间,为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带)。
(2)
图中,A处位于赤道附近,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由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即C、E。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