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能力卷)(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能力卷)(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07:38: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局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压带、风带中( )
A.甲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B.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乙风带为南半球中纬西风带 D.乙风带为北半球低纬信风带
2.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答案】1.C 2.D
【解析】1.图示风带位于30度两侧,北侧为东南风,南侧为西北风,为南半球,故甲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风带为南半球中纬西风带,ABD错误,故选C。
2.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春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秋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写的是冬季,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3、F2、F1依次为( )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4.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D 4.B
【解析】3.读图可知,FI与当地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F l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在南半球向左偏,与等压线斜交,则①箭头表示风向,F3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F2与风向垂直,并指向左, 应为地转偏向力。由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正确答案选D。
4.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高空大气授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位于南半球,则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②箭头与等压线平行,并相对于F l指向左,因此②表示高空风向,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正确答案选B。
【点睛】在不受摩擦力时(如高空大气),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着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时(如低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属于北半球同一风带的是( )
A.甲、丁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6.与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雨季形成有关的风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5.D 6.C
【解析】5.由图可知甲图风向照比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为南半球风带,AB不符合题意。乙图风向照比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为北半球风带,风向为西南风,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丙风向照比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为北半球风带,风向为东北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C不符合题意。丁风向照比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为北半球风带,风向为西南风,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D符合题意。故选D。
6.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的雨季,是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跨越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成西北风所致。由上题知,丙风带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可以根据风向的偏转来判断其所在的半球。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分布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甲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7.D 8.C
【解析】7.读图可知,甲气压带位于30°S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和垂直气流特征相符,D符合题意;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盛行下升气流,因此排除ABC。故选D。
8.上题判断可知,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相对平均位置(30°为中心)偏北,表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处于夏季,1月 4月、7月、10月四个月中,仅有7月北半球处于夏季,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是以太阳直射赤道为前提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由此产生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现象。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四幅图为某地近地面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四个风带位于北半球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④
10.①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9.A 10.A
【解析】9.图中①风带和④风带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比向右偏转,该风带位于北半球,②和③风带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比向左偏转,该风带位于南半球,故A正确,BCD错,本题选A。
10.根据所学知识①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③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①③之间分布的是赤道低气压带,故A正确,副极地低气压带 位于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之间,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信风带和西风带之间,故BCD错,本题选A。
【点睛】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3>P2>P1 B.P2>P3>P1 C.Pl>P3>P2 D.Pl>P2>P3
12.此时a点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3.该国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答案】11.D 12.C 13.B
【解析】11.冬季,亚欧大陆降温快,气温低,蒙古高压迅速发展,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所以图中等压线数值由亚欧大陆向太平洋递减,排列正确的应为P1>P2>P3,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由于空气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由于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结合上题气压分布状况,可判断此时a点盛行风是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日本是一个以山地地形为主的国家,平原面积狭小,不利于机械化大规模的农场式管理,适宜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A、D错误;气候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为主,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以水稻种植为主,不适宜生长棉花,C错误;日本人口众多,农业精耕细作,利用科技提高农作物产量,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B正确。故选B。
【点睛】冬季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日本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的加湿作用,受到山地的抬升作用,形成降雪。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④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答案】14.C 15.B
【解析】14.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四地中③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5.根据图中信息,④处北侧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④指向③,北半球向右偏转,偏转为东北风,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高空大气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填“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图。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形成原因是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____风,B地盛行____风。
(4)北半球夏季,B地盛行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
(5)季风的形成原因有____和____。
【答案】(1)1
(2) 亚洲高压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压带
(3) 西北 东北
(4) 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5) 海陆的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读等压线分布图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由此判断出此图为1月气压分布状况图。
(2)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形成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3)
C地位于亚洲东部,冬季盛行西北风;B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两地冬季盛行风均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
(4)
B地位于亚洲南部,夏季盛行西南风。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5)
综上分析,季风的成因有海陆的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点睛】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下图所示,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甲所示季节,a处气压(高压或低压)及形成原因。
(2)说出图乙所示季节,b处气压(高压或低压)及形成原因。
(3)a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b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
【答案】(1)冬季,高压,成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2)夏季,低压,成因: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高,出现热低压。
(3)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渗透了对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详解】(1)据甲图可知,该季节亚欧大陆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可判断该季节为冬季。主要是是海陆热力性质存在差异造成的,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2)据乙图可知,该季节亚欧大陆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气压,可判断该季节为夏季。主要是是海陆热力性质存在差异造成的,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高,出现热低压。
(3)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甲示意冬季,陆地为冷高压,把副极地低压带切断;同理图乙示意夏季,陆地为热低压,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2)7个气压带
④_____,⑤_____,⑥_____,⑦_____
(3)6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⑧_____,⑨_____,⑩_____,
(4)季节移动规律:随________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答案】(1)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2)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极地高压
(3) 东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4) 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
【分析】本题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因为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圈。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
(2)
由上题解析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C为副热带高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为极地高压带。
(3)
由所学知识可知,B为东北信风带,D为盛行西风带,F为极地东风带。
(4)
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其终年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3)简述图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甲图气压带位置较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做回归运动)。
(3)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详解】(1)从图一中A气压带的位置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在其控制下,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显著,全年高温多雨。
(2)从图中可知,甲图A气压带位置偏北,乙图A气压带位置偏南,其变化与地球的公转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关;一般而言,就北半球来讲,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3)从图中判断,C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炎热干燥。
【点睛】
20.(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7月1日,参加“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的帆船从法国某海港出发,一个月后穿过赤道,经过230天完成环球航行。
材料二 下图为“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
(1)帆船环球航行经过①②③④四地,风浪最小的是______地(填数字),帆船在正面顶风航行时会采用“Z”字形线路,上述四地应该采用“Z”字形线路航行的是______地(填数字)。
(2)图中④地两艘帆船遭遇暴风雨,因桅杆折断而被迫退出比赛,桅杆折断的自然原因是处在______带(填风带名称),受______(填洋流名称)影响,风浪大。
【答案】 ② ③ 西风 西风漂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详解】(1)北半球夏季,图中②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风浪最小。①处于东北信风控制区内,③处于东南信风控制区内,④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内,风浪都比较大。第二问,注意“顶风航行”这一关键信息。观察图中四地帆船的航行方向并结合所学风带知识可知,③地航行方向是向东南方向,但是该纬度为东南信风控制区,帆船在此段的航行为逆风航行,适宜采用“Z”字形线路。①处航向向南,风向为东北风,基本顺风,②处,如前面所述,盛行上升气流,风速很小,④处航向向东,风向为西北风,基本顺风,可见这三地都不是顶风航行。
(2)图中的④地位于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力强,并形成自西向东流动的西风漂流,该洋流流经的海域风高浪急,多暴风雨,所以桅杆容易折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局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压带、风带中( )
A.甲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B.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乙风带为南半球中纬西风带 D.乙风带为北半球低纬信风带
2.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3、F2、F1依次为( )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4.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属于北半球同一风带的是( )
A.甲、丁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6.与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雨季形成有关的风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分布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甲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面四幅图为某地近地面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四个风带位于北半球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④
10.①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3>P2>P1 B.P2>P3>P1 C.Pl>P3>P2 D.Pl>P2>P3
12.此时a点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3.该国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④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填“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图。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形成原因是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____风,B地盛行____风。
(4)北半球夏季,B地盛行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
(5)季风的形成原因有____和____。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下图所示,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甲所示季节,a处气压(高压或低压)及形成原因。
(2)说出图乙所示季节,b处气压(高压或低压)及形成原因。
(3)a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b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
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2)7个气压带
④_____,⑤_____,⑥_____,⑦_____
(3)6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⑧_____,⑨_____,⑩_____,
(4)季节移动规律:随________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1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其终年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3)简述图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0.(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7月1日,参加“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的帆船从法国某海港出发,一个月后穿过赤道,经过230天完成环球航行。
材料二 下图为“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
(1)帆船环球航行经过①②③④四地,风浪最小的是______地(填数字),帆船在正面顶风航行时会采用“Z”字形线路,上述四地应该采用“Z”字形线路航行的是______地(填数字)。
(2)图中④地两艘帆船遭遇暴风雨,因桅杆折断而被迫退出比赛,桅杆折断的自然原因是处在______带(填风带名称),受______(填洋流名称)影响,风浪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