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08:18: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 )
A.东南、暖流 B.西北、寒流 C.东南、寒流 D.西北、暖流
2.甲附近海域( )
A.海水的盐度和密度都很大 B.不易受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D.比同纬度的海水蒸发旺盛
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局部地区洋流分布图,受②洋流影响( )
A.南极圈出现不冻港 B.其流经海区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C.其流经海区不会形成海雾 D.其流经海区不会终年结冰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面四图是“洋流流经某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在图中,表示北半球寒流流经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5.在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流经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是( )
①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 ②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④受千岛寒流影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
B.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
C.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多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
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据报道,4月在加拿大小镇费里兰一座巨大的冰山慢慢漂浮而至。该镇是观赏这座冰山的最佳地点。当地居民称,这座冰山高40多米,漂到当地后就基本停滞不动。费里兰镇长表示,这座冰山从周边地区吸引来大量好奇的人们。为了看冰山,有人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此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费里兰镇可能位于图中哪处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9.将冰山搬运到此的洋流是( )
A.阿拉斯加暖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东格陵兰寒流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30°N附近海域为西风漂流
1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阻隔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加快
C.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增湿作用 D.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
12.墨西哥湾(甲)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13.(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P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①位于温带地区 ②位于大陆架附近 ③有寒暖流交汇 ④有河流注入海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原理及规律,是学好自然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为某循环运动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若该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表示我国夏季风的是 (  )
A.环节① B.环节②
C.环节③ D.环节④
15.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 (  )
A.①为暖流
B.②沿岸可能降温减湿
C.③为寒流
D.④沿岸可能增温增湿
二、综合题
16.(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太平洋中有这么一个“作品”,叫“太平洋垃圾补丁”或是“垃圾漩涡”——这是个基本上由废物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的版图,它东起美国加州海岸900海里处,向西横跨北太平洋,到达日本海岸附近。面积约有2个美国那么大,有总重量超过1亿吨的废弃物。
(1)如果有一批垃圾来自日本东海岸,请画出其到达垃圾场甲位置时的大致线路,并说出其借助的洋流。
(2)指出甲海域“垃圾漩涡”旋转的方向,并简要分析说明大量塑料垃圾在此聚集的主要原因。
17.(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甲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
(2)图示①②海区可能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
(3)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甲图示环流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②开罗正值多雨时节;
③正是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武汉市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将达最小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的是________.
18.(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根据下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
(2)图中“△”表示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航海家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第一次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第二次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带来什么影响?
19.(2019·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⑤处为______渔场,图中⑧处为______渔场,成因是______。
(2)按洋流的性质划分,②④分别是______流、______流;⑤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分别是______。
(3)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不利的影响是______。
(4)图中①⑤⑥⑦洋流主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形成的是______,其中洋流①的名称是______,其中⑤的成因是______。
20.(2019·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6日,一艘油轮在长江口外160海里处与一艘货轮意外相撞,燃烧数日后于14日沉入海底。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再下图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
(1)图中M处海底50m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_______;N处海底地形属于_______。
(2)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_______(高低);淮北盐场_______季产盐量最大。
(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等
(4)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原因是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 )
A.东南、暖流 B.西北、寒流 C.东南、寒流 D.西北、暖流
2.甲附近海域( )
A.海水的盐度和密度都很大 B.不易受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D.比同纬度的海水蒸发旺盛
【答案】1.B 2.B
【分析】1.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读图可知,甲处海水等温线向西北凸出,所以该处洋流向西北流,即由高纬海区流向低纬海区,性质为寒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甲附近海域纬度低,海水温度高,密度小,A错误;甲处洋流向西北流动,因此易受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北部石油泄漏对其影响不大,B正确;该海域不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错误;受寒流影响,海水温度下降,蒸发作用减弱,D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值凸出,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值凸出,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局部地区洋流分布图,受②洋流影响( )
A.南极圈出现不冻港 B.其流经海区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C.其流经海区不会形成海雾 D.其流经海区不会终年结冰
【答案】D
【详解】②洋流是西风漂流,是寒流。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不会出现不冻港,且南极圈没有不冻港,A错;西风漂流流经海区没有形成世界性大渔场,B错;夏季寒流流经海区会形成海雾,C错。由于洋流流动性较强,流经海区会不会终年结冰,D对;故选D。
【点睛】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面四图是“洋流流经某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在图中,表示北半球寒流流经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5.在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流经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答案】4.C 5.D
【分析】4.北半球海水温度越往北越低,②④错误;洋流的流向和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北半球寒流由北向南流,可判断等温线应向南弯曲,①错误,③正确。故选C。
5.南半球海水温度越往南越低,①③错误;南半球暖流由北向南流,海水等温线应向南弯曲,②错误,④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值凸出,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值凸出,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是( )
①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 ②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④受千岛寒流影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
B.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
C.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多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
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
【答案】6.A 7.B
【分析】6.奥伊米亚康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北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并在谷地中停滞积聚,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①正确;奥伊米亚康深居内陆,冬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小,②正确;北大西洋暖流对圣彼得堡影响较大,但无法对奥伊米亚康产生直接影响,③正确;千岛寒流对奥伊米亚康的影响很小,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7.该地纬度高,夏天昼长可达21小时,夜晚非常短,A不符合题意。该纬度较高,当地土地都是永久冻土,C不符合题意。该地降水大部分以降雪的形式存在,D不符合题意。该地气候大陆性特征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非常大,B不可信,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奥伊米亚康被称为“地球寒极”。该地气候严寒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纬度: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且白昼时长短,所以接受的太阳辐射少;2.地势:地处东西伯利亚地区,海拔高,气温低;3.地形:处于山地环绕的盆地之中且地形北低南高,南下冷气流至此抬升并积聚,使盆地内部更加寒冷;4.海陆位置:地处大陆内部,受陆地冷气团影响,降温快。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据报道,4月在加拿大小镇费里兰一座巨大的冰山慢慢漂浮而至。该镇是观赏这座冰山的最佳地点。当地居民称,这座冰山高40多米,漂到当地后就基本停滞不动。费里兰镇长表示,这座冰山从周边地区吸引来大量好奇的人们。为了看冰山,有人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此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费里兰镇可能位于图中哪处位置( )
A.甲 B.乙 C.丙 D.丁
9.将冰山搬运到此的洋流是( )
A.阿拉斯加暖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东格陵兰寒流
【答案】8.D 9.B
【分析】8.甲乙两地附近有从低纬流向高纬的阿拉斯加暖流,不可能出现冰山。丙丁两地附近海域有自北冰洋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可能携带冰山到此丙丁处。而材料中附近居民对冰山比较好奇,说明该地纬度较低见到冰山概率小,丁地可能性更大。另外冰山到小镇附近就基本停滞不动,也符合丁地附近海域洋流交汇处的特征。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9.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丁处应该是此次冰山出现的位置,比较容易得出是拉布拉多寒流将冰山带到此处。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高纬地区的寒流会将冰山代入中低纬地区,影响航运安全等。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30°N附近海域为西风漂流
1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阻隔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加快
C.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增湿作用 D.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
12.墨西哥湾(甲)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答案】10.C 11.B 12.C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本题考查洋流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反气旋型),B错误;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C正确。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
11.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A错误;顺洋流航行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B正确;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减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寒暖流交汇处及有上升流分布的海区,多形成著名的渔场,D错误;。故选B。
12.本题考查海洋污染与洋流系统之间的关系。墨西哥湾附近有墨西哥暖流流经,墨西哥湾海底石油发生泄漏,受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欧洲西海岸。故选C。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地理意义表现在:
(1)对全球热量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2)对气候影响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减温、减湿的作用。
(3)对海洋生物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及有上升流分布的海区,多形成著名的渔场。
(4)对航海影响:顺洋流航行快;逆洋流航行相反。
(5)对海洋环境影响:加快污染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
13.(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P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①位于温带地区 ②位于大陆架附近 ③有寒暖流交汇 ④有河流注入海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分析】本题通过局部海陆分布图,考查影响海洋渔场分布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读图,P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大陆架附近,根据图中的纬度信息判断,P处位于温带,温差季节变化大,海水易出现扰动而使盐类物质上升,渔业资源丰富,故①②④正确;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P处并无寒暖流交汇,故③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若能先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P处并无寒暖流交汇,其实很快就能排除ABC三个选项。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原理及规律,是学好自然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为某循环运动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若该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表示我国夏季风的是 (  )
A.环节① B.环节②
C.环节③ D.环节④
15.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 (  )
A.①为暖流
B.②沿岸可能降温减湿
C.③为寒流
D.④沿岸可能增温增湿
【答案】14.C 15.A
【解析】14.若该图示意海陆间循环,①为径流,②为蒸发,③为水汽输送,④为降水,而夏季风把水汽从海洋输送到陆地,属于水汽输送环节。故答案选C项。
15.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大洋洋流,则①为北赤道暖流;②为日本暖流,③为北太平洋暖流,④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答案选A。
二、综合题
16.(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太平洋中有这么一个“作品”,叫“太平洋垃圾补丁”或是“垃圾漩涡”——这是个基本上由废物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的版图,它东起美国加州海岸900海里处,向西横跨北太平洋,到达日本海岸附近。面积约有2个美国那么大,有总重量超过1亿吨的废弃物。
(1)如果有一批垃圾来自日本东海岸,请画出其到达垃圾场甲位置时的大致线路,并说出其借助的洋流。
(2)指出甲海域“垃圾漩涡”旋转的方向,并简要分析说明大量塑料垃圾在此聚集的主要原因。
【答案】(1)参考洋流来划。借助的洋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2)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进入北太平洋海域的塑料垃圾,随洋流进入太平洋环流系统中。由于该系统处于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带上,中部海域风力小或无风,因此,海洋塑料垃圾大多在洋流系统内部汇聚并缓慢地旋转。
【分析】本题以海洋垃圾为材料背景,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垃圾到达甲海域,需要借助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2)由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可知,甲海域“垃圾漩涡”旋转的方向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原因是进入北太平洋海域的塑料垃圾,随洋流进入太平洋环流系统中。由于该系统处于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带上,中部海域风力小或无风,因此海洋塑料垃圾大多在洋流系统内部汇聚并缓慢地旋转。
17.(2018·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甲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
(2)图示①②海区可能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
(3)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甲图示环流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②开罗正值多雨时节;
③正是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
④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武汉市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将达最小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的是________.
【答案】(1)北
(2)①②
(3)A
(4)D
【详解】(1)甲海域洋流围绕副热带海域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属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洋流。
(2)图示①为寒暖流交汇处,暖流带来水汽遇冷的洋流,气温降低容易形成雾;②海区为寒流,降温也可能出现海雾。
(3)甲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甲图示环流方向相反,呈逆时针方向,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①对;开罗属于地中海气候,正值多雨时节,②对;南极地区气温高,为极昼,正是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③对;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武汉市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将达最大值,④错误。选择A。
(4)乙图中C洋流中部水温高,两侧水温低,从高温向低温区流动,是暖流;D洋流中部水温低,两侧水温高,从低温向高温区流动,是寒流,D能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
18.(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根据下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
(2)图中“△”表示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航海家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第一次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第二次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2)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3)A路线逆流,B路线顺流。(第一次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 洋,花费时间较长;第二次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花费时间较短)(4)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详解】(1)都柏林在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湿增温明显;圣约翰斯受在美洲大陆东侧,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减湿减温明显。
(2)图中“△”是美洲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A路线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逆流而行速度慢,花费时间较长;B路线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流航行速度快,花费时间较短。
(4)污染物受洋流的影响,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同时洋流把污染物带到更远的海域扩大污染范围。
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影响气候,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寒流流经减温减湿;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的渔场;顺流航行速度快,节省时间;洋流一方面扩大污染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
19.(2019·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⑤处为______渔场,图中⑧处为______渔场,成因是______。
(2)按洋流的性质划分,②④分别是______流、______流;⑤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分别是______。
(3)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不利的影响是______。
(4)图中①⑤⑥⑦洋流主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形成的是______,其中洋流①的名称是______,其中⑤的成因是______。
【答案】 秘鲁 北海道 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寒 暖 降温减湿 加速污染物净化 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⑦ 日本暖流 上升补偿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⑤处位于南美洲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秘鲁渔场。⑧处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北海道渔场。
(2)洋流按性质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图中②为千岛寒流,属于寒流,④为北赤道暖流,为暖流性质。⑤为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3)洋流可以加速污染物净化,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读图可知,⑦为西风漂流,是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①为日本暖流。而⑤为秘鲁寒流,是在离岸风的影响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影响:
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
③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④海洋污染:
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⑤航行。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20.(2019·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6日,一艘油轮在长江口外160海里处与一艘货轮意外相撞,燃烧数日后于14日沉入海底。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再下图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
(1)图中M处海底50m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_______;N处海底地形属于_______。
(2)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_______(高低);淮北盐场_______季产盐量最大。
(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等
(4)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原因是_______。
【答案】 长江(和钱塘江)泥沙在海底沉积 大陆架 高 春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过度捕捞 冬季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1)由于M地位于长江的入海口,由于泥沙的淤积,导致海洋深度变浅从而导致等值线向深海区域弯曲。N处位于200海里以内,属于大陆架部分。
(2)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高;淮北盐场在春季降水最少,蒸发旺盛,产盐量最大。
(3)渔业资源的减少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一方面,人类排污量过大和海上石油资源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石油泄漏,从而导致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从而影响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受冬季风西北风和沿岸洋流向南流的影响,所以无动力状态的油轮向东南方向漂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