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08:44: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利马是秘鲁共和国首都,是一座出了名的“无雨之城”,在利马郊区一个距海岸仅0.5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最可能是( )
A.积雪融水 B.雾气
C.冰川融水 D.雨水
2.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
A.海风 B.下垫面状况
C.山地冰雪 D.洋流
3.关于用网采集的水源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水源中盐分较大
B.干预了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
C.集水网的材料应选用网格较大、吸水性较好的棉线
D.采集到水源最多的时间是清晨
【答案】1.B 2.C 3.D
【分析】本题以秘鲁南部的蓄水池为背景,考查了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水资源的收集,考核了学生知识储备量和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以分析出当地居民是利用大网收集当地大气中水汽来获取水资源。
1.秘鲁受沿岸寒流影响,气候温和干燥,降水很少,但是大雾天气很多,一年中有半年时间是大雾天气,空气湿润。为了解决淡水问题,当地居民用大网,使雾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收集淡水资源.B正确。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都不需要用网收集,此类水资源都可以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A、C、D项错。故选:B。
2.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当地收集的水资源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受海风、下垫面和洋流影响,BCD都是影响因素,不会是山地冰雪。故选:C。
3.用网采集的水源是空气中的水汽,属于淡水,A错误;用网采集的水源是干预了水循环环节当中的水汽输送环节,B错误;集水网的材料应选用网格小,吸水性较差的材料才能更好的捕捉水汽并集流并引流导蓄水池,C错误。清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利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是采集到水源最多的时间,D正确。故选D。
【点睛】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
4.(2022·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以下河流在一年中有桃花汛和雨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 )
A.长江 B.淮河
C.塔里木河 D.松花江
【答案】D
【详解】在一年中有桃花汛和雨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正值桃花盛开,也叫桃花汛。夏季受锋面雨带影响,形成雨汛。D对。长江、淮河只有夏季雨汛,A、B错。塔里木河夏季是冰川融水形成的汛期,C错。故选D。
【点睛】
(2016·江西景德镇·高二期末)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河流域及相关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6.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冬季河水结冰,原因最可能是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A.纬度低 B.流速快 C.流量小 D.河水盐度低
7.与长江相比,圣劳伦斯河
A.流量更大 B.冰期较短
C.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D.航运价值更高
【答案】5.C 6.B 7.C
【解析】5.河流结冰期的长短取决于低于0℃的时间,根据右图分析,蒙特利尔气温低于0°C的月份是12月至次年3月,大约4个月,所以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4个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读图可知,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纬度较高,A错;水流速度快,冲击力大,摩擦力也大,河流不容易结冰,B正确;河流流量小,水少蓄能少,更易结冰,C错;两段河水盐度无明显差异,D错。故选B。
7.长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圣劳伦斯河气候资料显示该区域年降水量大致1000mm左右,所以两河水量差异较小,A错误;圣劳伦斯河冬季气温低于0℃的时间大约4个月,结冰期较长。长江位于亚热带地区,没有结冰期,B错误;与长江相比,圣劳伦斯河受上游五大湖影响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C正确;圣劳伦斯河结冰期较长,航运河段短,航运价值比长江低,D错误。故选C。
【点睛】河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气温、降水),流域植被覆盖状况、地势起伏和土质等。气候的影响最主要,降水影响河流水量的大小汛期的长短、汛期出现的季节;气温影响河流冬季是否结冰。
(2022·江西上饶·高二期末)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乙附近世界著名渔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为北海道渔场 B.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而形成
C.寒暖流交汇而形成 D.沿岸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9.关于甲、乙两股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寒流、乙为暖流 B.甲、乙都是暖流 C.甲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D.乙洋流为风海流
10.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城市处于少雨季节的是( )
A.上海 B.伦敦 C.开普敦 D.旧金山
【答案】8.B 9.C 10.D
【解析】8.读图可知,乙附近世界著名渔场为秘鲁渔场,A错误;乙附近海域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沿岸地区有上升补偿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饵丰富,形成渔场,B正确、C错误;沿岸气候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故选B。
9.读图可知,甲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乙为秘鲁寒流,A、B错误,C正确;甲、乙两股洋流都是补偿流,D错误。故选C。
10.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北半球为夏季,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A不符合题意;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B不符合题意;开普敦地处南半球,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南半球正值冬季,开普敦多雨,C不符合题意;旧金山地处北半球,也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正值少雨期,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洋流分布规律: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3、40°S—60°S附近,形成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2022·浙江嘉兴·高二期末)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月,甲地的盛行风及其成因分别是( )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西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2.下列有关洋流对乙、丙地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受暖流影响,气压低 B.乙地受寒流影响,风力大
C.丙地受暖流影响,降水多 D.丙地受寒流影响,温度高
【答案】11.D 12.C
【解析】11.判读甲地盛行风,先过甲地等压线作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近地面的风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大约左偏45°,可得出甲地为西北风,A、B、C错;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此刻受低压控制,说明此刻为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也跟随向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因此,甲地1月份西北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对。故选D。
12.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乙为西澳大利亚寒流,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A、D错;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因此,乙地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晴天多,大气稳定,风力小,B错;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丙地受暖流影响,降水多,C对。故选C。
【点睛】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13.(2022·广东·盐田高中高二阶段练习)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有( )
①短波辐射②蒸发③对流④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详解】海洋通过地面长波(不是短波)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还通过蒸发和降水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潜热输送,再通过热对流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因此②、③、④正确,①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4.(2021·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气候变冷使得秘鲁寒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B.“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的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
C.“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东南亚地区,使该地区产生的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现象使印度洋西海岸的非洲东部发生水灾
【答案】B
【详解】“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海岸冷洋流区(即秘鲁寒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B正确。“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东南信风偏弱,上升补偿流减弱,水温升高而引起的,A错误。“厄尔尼诺”现象使东南亚地区降水减少,C错误。“厄尔尼诺”使非洲南部和东部降雨急剧减少、干旱增多,D错误。故选B。
15.(2020·河南·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
A.赤道处以北海域水温比常年高 B.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
C.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答案】D
【分析】
【详解】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几摄氏度,赤道处以北海域水温比常年高,A可能出现。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BC可能出现。秘鲁渔场由于被厄尔尼诺暖流遏制了冷海水的上泛,导致深海中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通过上泛海水输送到海面,造成鱼类因缺少铒料而大量死亡。D不可能出现。故选D。
【点睛】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利利湖(见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海岸地势多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1)比较加利利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
(2)分析加利利湖的主要补给类型。
(3)简述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没有河流流出,湖水盐度高,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处于板块张裂边界,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
(3)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风沙灾害増多;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资源减少;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等。
【分析】本题以加利利湖为材料,涉及河湖的水文、补给形式、湖泊水量变化的影响,考查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1)
湖泊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量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盐度高低等方面。加利利湖位于约旦河中游,有河流流出,可以起到排盐的作用,是淡水湖。区域降水年际变化小,水量年际变化较小;死海是约旦河的终点,没有河流流出,大量的矿物质被河水携带至湖泊;气温高,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湖水盐度高。死海夏季蒸发量大,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
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包括河流补给、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结合图文材料信息可知,加利利湖靠近地中海,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冬季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
(3)
湖泊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对气温、降水、生物资源和水源等方面的影响,可结合加利利湖水量减少进行分析。湖泊是内陆湖,该地本身气候干旱,湖泊水量减少,加剧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湖泊对周围气候调节作用减弱,气温日较差变大;气候干旱,河床裸露,风沙灾害増多;湖水水量减少,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导致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资源减少;湖泊是淡水源,水量减少加剧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等。
【点睛】
17.(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和天气有严重影响,出现时秘鲁北方降水可能增多。为防灾减灾,2015年秘鲁成立“厄尔尼诺现象应急行动中心”。
(1)据图甲,分析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
(2)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
【答案】(1)由于信风减弱,冷海水上涌减弱,导致秘鲁寒流变弱,赤道附近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海水升温;该海域海水升温后,近洋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而太平洋西岸气压相对较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西风,风力吹拂西太平洋暖海水自西向东流,遏制了秘鲁寒流的北上,加剧了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水温的升高。
(2)水温升高,喜冷水的鱼群因不适应水温而逃离;海水上泛减弱,大量营养盐类不能带至表层,鱼类的饵料减少,导致鱼群逃离;海水中的溶解氧随水温升高而减少,大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分析】本题以厄尔尼诺现象为背景,涉及海水的运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的素养。
(1)在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区域,东南信风盛行。赤道表面东风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那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海平面降低,下层冷海水上涌,导致这里海面温度的降低。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这种在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即为厄尔尼诺现象。
(2)
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主要与水温升高有关。秘鲁渔场的鱼类多为喜冷水的鱼类,由于水温升高,东南信风减弱,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减弱,冷海水上升减弱,海水表层营养物质减少,饵料减少,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大量鱼类缺氧死亡。
【点睛】
18.(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却饱和而形成的;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海域中,最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海域,理由是____。
(2)简析上述海域夏季海雾更容易发生的原因。
(3)图示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答案】(1) ② ②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2)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当暖湿的季风经过较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
(3)(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分析】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知识的调用与运用能力。
(1)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地区,季节为夏季;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地区,季节为冬季。与①海域相比,②海域易出现海雾。
(2)
该海域海雾夏季多发的原因从盛行风向及下垫面状况进行分析。夏季该海域主要吹东南季风,暖湿的季风遇到较冷的洋面,水汽容易凝结形成海雾。
(3)
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该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充足。
【点睛】
19.(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____。
(2)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处,原因是____。
(3)考虑到海气作用,相比于乙海域上空,甲海域附近的大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____。
【答案】 温度值:大部分区域水温在10℃~30℃之间;温度变化: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温度差异:表层水温西高东低;表层(50~200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25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小。 甲 甲处水温比乙处高,蒸发量更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空气温度更高,湿度更大,上升作用明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洋水温的分布特点、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和海气作用等相关知识点。
【详解】(1)描述水温的分布特点应从水温大致范围、温度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从水温大致范围看,由图示资料可看出,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大部分居于10°-30℃之间;水温整体随海水深度增加而降低。从温度变化趋势看,表层(指50-200米)海水水温整体西高东低,且随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指250米以上)海水温度变化小。
(2)外海和大洋海水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由图中可知,甲海域海水温度整体高于乙,则相对而言,甲海域蒸发量高于乙(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甲海域盐度更高。
(3)海气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如动量、热量、质量、水分的交换,以及海洋环流与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等。据图可知,甲区域海水温度高,向大气输送更多热量和水汽,使甲区域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上升运动明显。
20.(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海洋】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
(2)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__处,原因是______。
(3)考虑到海气作用,相比于乙海域上空,甲海域附近的大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______。
(4)当水温高于4℃时,温度越高,密度越小。若仅仅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行如下判断:海面下的丙处有一艘关闭发动机悬停在固定深度的的潜水器,在几个小时后该潜水器的位置应比原来位置偏______(东、西)。
【答案】(1)温度值:大部分区域水温在10~30℃之间;
温度变化: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温度差异:表层水温西高东低;表层(50—200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25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小。
(2)甲 甲处水温比乙处高,蒸发量更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空气温度更高,湿度更大,上升作用明显
(4)西
【分析】该题立足于等值线图,重点考查学生四大基本能力。
【详解】(1)描述水温的分布特点应从水温大致范围、温度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由图示资料可看出,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大部分居于10°-30℃之间;水温整体随海水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指50-200米)海水水温整体西高东低,且随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指250米以上)海水温度变化小。
(2)外海和大洋海水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由图中可知,甲海域海水温度整体高于乙,则相对而言甲海域蒸发量高于乙(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甲海域盐度较高。
(3)海气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如动量、热量、质量、水分的交换,以及海洋环流与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海面风场对海洋的强迫、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等。据图可知,甲区域海水温度高,向大气输送更多热量和水汽,促使甲区域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上升运动明显。
(4)根据题干,温度越高,密度越小,由图可知,丙海域气温西高东低,若丙处有一艘关闭发动机悬停在固定深度的的潜水器,则几小时后,由于西部海域密度低于东部,海水向西运动,潜水器会比原来位置偏西。
【点睛】1.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1)气候:外海和大洋盐度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降水大于蒸发,盐度降低,反之升高;
(2)径流量: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
(3)洋流:暖流流经海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寒流反之;
(4)融(结)冰:高纬度海区结冰时盐度升高,融冰时盐度降低。
(5)综合因素:某些海区的盐度变化,需要将以上几条综合起来考虑。例如,盐度最高的海域并不在降水最少的极地地区,而是在降水偏少、蒸发偏大、河流注入也少的副热带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并不中降水最多的赤道附近,而在降水丰富、蒸发较小、河流注入较多的波罗的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利马是秘鲁共和国首都,是一座出了名的“无雨之城”,在利马郊区一个距海岸仅0.5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最可能是( )
A.积雪融水 B.雾气
C.冰川融水 D.雨水
2.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
A.海风 B.下垫面状况
C.山地冰雪 D.洋流
3.关于用网采集的水源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水源中盐分较大
B.干预了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
C.集水网的材料应选用网格较大、吸水性较好的棉线
D.采集到水源最多的时间是清晨
4.(2022·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以下河流在一年中有桃花汛和雨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 )
A.长江 B.淮河
C.塔里木河 D.松花江
【答案】D
【详解】在一年中有桃花汛和雨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春季
(2016·江西景德镇·高二期末)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河流域及相关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6.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冬季河水结冰,原因最可能是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A.纬度低 B.流速快 C.流量小 D.河水盐度低
7.与长江相比,圣劳伦斯河
A.流量更大 B.冰期较短
C.水位季节变化较小 D.航运价值更高
(2022·江西上饶·高二期末)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乙附近世界著名渔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为北海道渔场 B.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而形成
C.寒暖流交汇而形成 D.沿岸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9.关于甲、乙两股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寒流、乙为暖流 B.甲、乙都是暖流 C.甲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D.乙洋流为风海流
10.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城市处于少雨季节的是( )
A.上海 B.伦敦 C.开普敦 D.旧金山
(2022·浙江嘉兴·高二期末)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月,甲地的盛行风及其成因分别是( )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西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2.下列有关洋流对乙、丙地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受暖流影响,气压低 B.乙地受寒流影响,风力大
C.丙地受暖流影响,降水多 D.丙地受寒流影响,温度高
13.(2022·广东·盐田高中高二阶段练习)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有( )
①短波辐射②蒸发③对流④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2021·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气候变冷使得秘鲁寒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B.“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的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
C.“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东南亚地区,使该地区产生的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现象使印度洋西海岸的非洲东部发生水灾
15.(2020·河南·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
A.赤道处以北海域水温比常年高 B.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
C.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利利湖(见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海岸地势多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m,水清而味甜,盛产鱼类。水面常平静无波,但时有狂风巨浪。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是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1)比较加利利湖与死海水文特征的差异。
(2)分析加利利湖的主要补给类型。
(3)简述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17.(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和天气有严重影响,出现时秘鲁北方降水可能增多。为防灾减灾,2015年秘鲁成立“厄尔尼诺现象应急行动中心”。
(1)据图甲,分析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
(2)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
18.(2021·全国·高二单元测试)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却饱和而形成的;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海域中,最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海域,理由是____。
(2)简析上述海域夏季海雾更容易发生的原因。
(3)图示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19.(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____。
(2)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处,原因是____。
(3)考虑到海气作用,相比于乙海域上空,甲海域附近的大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____。
20.(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海洋】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
(2)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__处,原因是______。
(3)考虑到海气作用,相比于乙海域上空,甲海域附近的大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______。
(4)当水温高于4℃时,温度越高,密度越小。若仅仅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行如下判断:海面下的丙处有一艘关闭发动机悬停在固定深度的的潜水器,在几个小时后该潜水器的位置应比原来位置偏______(东、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