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对应学生用书第10~11页)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铁农具土地私有制奴隶主贵族封建专制统治法家相地而衰征土地私有封建土地私有制尽地力之教法经旧的奴隶主贵族法家学说尚武精神 (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社会大变革和转型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1.经济上
(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
(2)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
(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
(2)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阶层。
(3)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强化地主阶级专政。
(4)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潮流。3.军事: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战乱不断,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4.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也呼唤领袖人物的出现,在时代潮流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游离之外,都应顺应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二、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有哪些
1.背景相同: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都是在愈演愈烈的争霸战争推动下产生的。
2.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的胜利。
3.措施类似: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
4.性质、代表利益、指导思想相同:都是一场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化运动。
5.结果和影响类似: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将同一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或将不同性质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时,可以从背景、目的、措施、性质、结果和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对应学生用书第11~12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和贵族使用的牛形酒容器
材料二材料三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的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探究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哪一新气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为此秦国采取了怎样的积极对策?
(3)为什么郭沫若称“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本质特征。
【思路点拨】第(1)问根据材料应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和关系。第(2)问根据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总结出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的特征。积极对策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即可回答。第(4)问需结合“大变革”的含义进行理解。答案:(1)新气象: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产生了新的阶级力量。
(2)特征: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走向崩溃。对策:实行变法。
(3)百家争鸣的出现。
(4)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点此进入演练广场课件15张PPT。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对应学生用书第13页)课标要求: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法家学说秦孝公答案:(1)变法图强。法家思想。
(2)个人因素: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时代因素:士人热衷于游说诸侯,追求建功立业。?井田土地私有度量衡富国强兵二十等爵制世卿世禄制连坐法县制中央集权答案:(1)军功授爵制度。
(2)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法经 (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一、商鞅变法的特点
1.原因:商鞅变法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2.核心内容:鼓励“农战”,实行“法治”。
3.实质: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4.地位: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5.影响: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商鞅变法的特点可以从原因、内容、实质、地位、影响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总结。 二、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
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商鞅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其改革打击了旧势力,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两幅图片:【探究问题】 (1)从图一、二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据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一是生产工具——铁制农具,它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图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回答时要结合课本进行分析。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点此进入演练广场课件17张PPT。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课标要求: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贵族秦惠文王富国强兵血缘宗法中央集权土地私有制答案:变法的历史局限。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一、全面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政治: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加强了中央集权。
(2)经济: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2.历史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改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甚至会付出沉重代价,只有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2.商鞅变法得到统治者支持,并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3.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行之有效。
4.商鞅变法态度坚决,不惧权贵,执法如山,而且取信于民。
5.建立县制,且强调法治,使新法在地方得以顺利的贯彻执行。
6.秦国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商鞅变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改革涉及利益调整,会有重大阻力。改革要有合适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是否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像商鞅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于光辉的改革事业。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探究问题】 (1)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会有哪些阶级或阶层怀着喜悦的心情观看商鞅变法法令?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归纳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社会效果?
(3)商鞅变法有什么历史作用?
【思路点拨】 第(1)问“喜悦”与否,要看是否能够从中获益。因此,解答该问的思路是分析商鞅变法措施内容的作用,理解从中获益者是哪些人。第(2)问通过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进行归纳概括即可,不需要延伸。第(3)问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应包含其性质、地位。性质、地位的认定注意从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认识来确定。注意从变法的积极方面,进行总体评价,不要采用列举法。答案:(1)新兴地主、农民和军人。原因:“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农民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有利于提高军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和新兴地主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管理。
(2)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良了社会风气;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成为称霸诸侯的强国。
(3)历史作用:商鞅变法是一次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最为成功的社会变革。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创建了新制度;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国力壮大,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此进入演练广场点此进入单元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