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七上历史实用趣味备课(课件+视频)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导入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目标导学,新知探究
趣味课堂,视频观看
框架构建,知识小结
课堂检测,直击中考
基本环节
导入
①八佾之舞,舞队分8行,每行8人,共由64人组成。八佾之舞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属宫庭乐舞中的最高规格。
②季氏是卿大夫,只能用四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篇》
季氏在家庙的庭前举行天子所专享的八佾之舞,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季氏为什么敢违犯周礼、犯上作乱呢?
注: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
1
学习目标
2
3
知道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认识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变化。
识记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周幽王
西周灭亡
周平王东迁洛邑
始建东周
东 周
春 秋
战 国
BC475年~BC221年
BC770年~BC476年
“春秋”源自于孔子整理修订的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春秋早期形势图
结合课本目录思考,春秋早期形势图与西周形势图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发展
西周形势图
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经济 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出现
青铜业、 、 、煮盐业、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出现了 , 使用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阅读教材P29页,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铁制农具和牛耕
冶铁业
纺织业
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
根据材料思考铁农具有哪些优点,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从早期人类到春秋时期生产工具的变化有何意义?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农具
铁制农具
铁器坚利,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盐铁论·水旱》
早期人类
原始农耕
夏商周时期
春秋以后
易断
笨重
易磨损
坚硬、耐用、便利、省力。
促进农业深耕细作,有利于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
铁器时代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齿耙
锸
锄
镰
“春秋之期,民用铁器耕作。”
——《管子》
春秋时期的牛尊
“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牛),为畎亩(田间,田地)之勤。
——《国语·晋语》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已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逐步推广
【史料实证】
铁农具和牛耕使用
私田产生
精耕细作
公田荒废
诸侯势力壮大
周王室衰微
分封制逐步瓦解
观察两幅图片思考,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找一找周在哪里?
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
背景
表现
影响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逐步瓦解
诸侯 分封土地,周王室管辖地区 。
诸侯 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诸侯 定期向天子纳贡。
结合视频内容及教材P30,补充表格内容
周王室地位 ,诸侯势力崛起,竞相 。
分封制
不再
不再
缩小
不再
下降
称霸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注释: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分封制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什么政治特点?它使得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三:诸侯争霸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并结合课本P30内容填充下列表格
原因
名义
先后称霸的霸主
①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自身利益展开斗争
尊王攘夷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王-周王室
夷-夷狄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知识延伸
吴VS越
晋VS楚
晋VS楚
晋楚-邲之战
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
晋楚-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晋文公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吴越争霸
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材料一:“齐国是东方一个大国,临海,盛产鱼盐矿藏,经济富庶。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①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富庶
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③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号令诸侯
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小组
讨论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春秋争霸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诸侯国的数量由一百多个锐减到二十几个了。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
春秋战国期间的混战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各诸侯国为了不被吞并,纷纷实行改革来提高自己的国力。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结合材料思考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何影响?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坚持什么原则?
推动各国变法图强,促进了社会变革。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大国兼并小国,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全面
【历史解释】
辩证
客观
发展
下面的成语典故大家都知道么?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箭之仇
竭泽而渔
厉兵秣马
秦晋之好
兵不厌诈
管鲍之交
止戈为武
卧薪尝胆
兔死狗烹
成语小课堂
框架构建,知识小结
促进
尊王攘夷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晋楚城濮之战、邲之战、吴越争霸
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
有利于局部统一、民族交融和社会变革
名义
主要霸主
战役
影响
铁农具和牛耕
生产力提高
分封制瓦解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经济发展
政治变革
课堂检测,直击中考
1. (2022年陕西)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铁农具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2.(2022年四川眉山)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C.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A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