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2022-2023统编版七上历史实用趣味备课(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2022-2023统编版七上历史实用趣味备课(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9 09:55:58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七上历史实用趣味备课(课件+视频)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导入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目标导学,新知探究
趣味课堂,视频观看
框架构建,知识小结
课堂检测,直击中考
基本环节
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黄帝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种植,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柏树。
黄帝陵
导入
远古的传说
第3课
1
认识到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目标
2
3
了解华夏族的形成和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
知道尧舜禹的禅让制,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五六千年前,中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大都进入了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根据课本目录,找出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部落首领人物。
部落
联盟
炎帝黄帝
出现
早期国家
发明
联盟
禅让制
嫦娥奔月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你知道史前时期的这些神话与传说么?
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
部落 战役名称 结果 影响
黄帝VS炎帝
炎黄部落VS蚩尤部落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炎黄联盟形成
阪泉之战
黄帝胜
炎黄联盟胜
华夏族逐渐形成,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涿鹿之战
当时黄河流域比较有名的部落有哪几个?部落之间展开攻伐,不断合并,请根据课本P14-P15,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炎帝、黄帝、蚩尤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蚩尤
打架、战神
【时空观念】
姓:公孙(姬)
号:轩辕氏
土德之瑞
姓:姜
号:神农氏
种五谷,尝百草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3)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对华夏始祖的崇敬之情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热爱自豪之感
黄帝部落
涿鹿之战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蔬菜
制作生产工具
阅读教材,找出炎帝的发明有哪些?并按照提示进行归类。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音乐历法
制作陶器
会纺织
会煮盐
教人们交换物品
制作乐器琴瑟
具有最早的天文和立法知识
目标导学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找出黄帝的贡献有哪些?
黄帝的发明
其下属的发明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
会炼铜,发明弓箭
嫘祖养蚕缫丝
隶首发明算盘
仓颉造字
伶伦制作音律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真实历史
过去发生的事情
远古传说
考古证明
文字记载
证实
事实与传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暂时不可信的内容。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口耳相传
夸张记述
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
你认为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是真是假?请结合史料进行说明。
从这些考古发掘文物中可以看出,炎黄时期的人们懂得挖井、养蚕,造船、音律、制作陶器等。远古时代存留下来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骨笛
水井遗址
蚕茧标本
彩陶盆
独木舟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三:尧舜禹的禅让
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思考,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哪几个部落联盟首领?他们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通过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舜禹
传位
传位



实质: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阅读教材P17思考,尧舜禹在位时是如何管理和发展部落的?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鼓励人们开垦荒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通过疏通的方式治理黄河水患
问题探究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人物:大禹
方法:疏导
品质:创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启示:要有创新意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等。
材料歌颂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采用了什么方法使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空前规模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墙、布局规整的墓地、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成组成套的礼器......一切迹象都表明,4000多年前,陶寺就进入了国家阶段,进入了文明社会。
陶寺龙盘
陶寺遗址平面示意图
青铜器
乐器
文字
知识延伸——陶寺遗址
远古的传说
阪泉之战
发明
战役
涿鹿之战
炎黄联盟形成
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华人—“炎黄子孙”
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③教人们通商交换
④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禅让制
含义
实质
人物
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尧、舜、禹(大禹治水)。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②嫘祖养蚕缫丝;隶首发明算盘;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
框架构建,知识小结
课堂检测,直击中考
1.(2022年黑龙江大庆)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
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2022年江苏南通)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艰苦奋斗精神 B.无私奉献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民族主义精神
C
B
3.(2022年河南)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
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
B.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C.人文初祖,拓土开疆
D.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