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书知道噪声的来源,通过对噪声声波的探究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通过看书知道噪声的等级以及危害。
3、通过看书和讨论并结合生活实际,知道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请大家快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想想是为什么。
作为学生,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当课堂纪律很好的时候,我们对老师所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深刻,而当上课纪律较乱时,这节课的学习效果特别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结对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是 ,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是
。
2.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 ,符号是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 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dB
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
1:阅读教材42面内容并通过观看演示实验,了解同样是声音,为什么有的让人听到后心情舒畅,而有的让人听到却心烦意乱?了解什么是噪声,及噪声与乐音的区别。
分别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说说什么是噪声?噪声与乐音的区别是什么?
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图可知图甲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乙是 的波形,理由是 。
2:阅读教材43面内容并观看视频介绍,了解噪声的等级及划分和噪声的危害。
噪声等及用什么来的划分?,举两例不同等级的噪声危害的程度。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3:阅读教材44面,并动手做教材上想想做做实验,通过学生讨论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控制噪声从哪三个方面着手?请各举一例。
四、展示引导学习:
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三个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
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并说出做这些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3、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4、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
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教室周围植树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不会变化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 )
A.如图,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如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
C.如图,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如图,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的
5.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6.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
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
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我市各校加强了艺术教育。如图所示是某校学生正在兴趣课堂上用古筝弹奏乐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的乐曲声是由学生的手指振动产生的
B.指导教师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来的
C.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乐曲声对邻班正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同学而言是乐音
8.汽车经过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如图所示,其中65.0dB指汽车喇叭声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汽车司机经常鸣笛来提醒路人注意安全,说明___________;在学校周围经常看到“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_。
9.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队夺得金牌,中国国歌响彻会场。国歌声是由扬声器纸盆 ___________产生的。射击过程中,运动员佩戴耳塞是从 ________减弱噪声。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___________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10.手碟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两名瑞士人菲力·霍那和萨宾娜·谢雷于2000年所创,可以说是现如今最年轻的乐器,因其独特纯净空灵的声音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演奏时用手击打不同部位,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手碟的声音很空灵,它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乐音。
11.2021年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杨倩为中国代表团获得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并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如图所示,在射击过程中,杨倩佩戴了耳塞,目的是从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2.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对于集中精力正在思考的诗人来说,“人语响”属于___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
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A
6.B
7.B
8. 响度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声源处减弱噪声
9. 振动 人耳处 气体
10. 音调 不一定
11.人耳处
12. 振动 噪声
甲
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